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压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病变
  • 1篇低温透析
  • 1篇低血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药物治疗
  • 1篇依那普利
  • 1篇人血
  • 1篇人血液
  • 1篇妊娠
  • 1篇妊娠高血压
  • 1篇妊娠高血压综...
  • 1篇妊娠期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作者

  • 5篇戴永红
  • 4篇章喜俊
  • 2篇黄捷波
  • 1篇付源
  • 1篇姚晓梅
  • 1篇刘兰玲

传媒

  • 2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2006年
章喜俊黄捷波戴永红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液透析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戴永红章喜俊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透析性脑病透析失衡综合征脑血管病变
米多君加低温透析防治老年人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1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多种透析方法在老年人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治疗6个月以上、入选前2个月内的透析过程中有超过2/3的透析次数中发生低血压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例,所有观察对象均先按原透析方案行3周的透析,共129例次作为对照组(D组),后随机分为三组:米多君组(A组)、低温透析组(B组)及米多君+低温透析组(C组),每种治疗方法实施9周,共387例次,平均129例次/组。观察透析前、后血压、心率,透析过程中每30min测血压、心率,并计算平均动脉压(MAP),测量患者透析前后体温,观察并记录低血压发生的次数及时间、伴随症状、相关不良反应以及采取的护理干预。结果在降低低血压发生率方面,C组优于A组优于B组;在预防效果方面,C组最佳,A组、B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在稳定透析中的低血压方面,A组、B组效果相当,C组效果最佳。结论对于老年人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选用米多君+低温透析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减少IDH的发作频率,保证透析的正常进行,而不良反应却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付源戴永红章喜俊黄捷波
关键词:米多君低温透析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氯沙坦对肾保护的疗效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 2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 1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肾小球病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选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氯沙坦为代表药物 ,并选择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2 7例 ,继发性肾小球病变 44例。随机配对分为卡托普利组 (Cap) 2 6例 ,依那普利组 (Ena) 2 5例 ,氯沙坦组 (Los) 2 0例。观察疗效 12 0d ,并分别作治疗前与治疗后 3 0、60、90d以及停药后3 0d的尿蛋白定性、定量、肾功能、尿钠、尿钾、血尿素氮、血肌酐 (Scr)、肌酐清除率 (Ccr)、血、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平均动脉压 (MAP)等的测定。结果 :三组病人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尿蛋白、尿β2 -微球蛋白和肌酐清除率均明显降低 ,但停药后恢复至治疗前水平。治疗中血肌酐、尿蛋白选择指数无明显变化 ,三组之间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三组药物对肾小球疾病患者均有肾脏保护作用且无明显差异。
姚晓梅戴永红
关键词: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氯沙坦肾小球病变肾保护药物治疗
爱西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8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我院2004年1月起采用新型广谱高分子吸附剂一爱西特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患者84例,现报道如下。
章喜俊刘兰玲戴永红徐金波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爱西特疗效观察慢性肾衰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