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绍红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性疾病
  • 2篇炎症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逆向转...
  • 1篇点突变
  • 1篇凋亡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斑块
  • 1篇血清

机构

  • 8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教育部

作者

  • 8篇房绍红
  • 3篇于波
  • 3篇金茜
  • 2篇李晶波
  • 2篇张淑云
  • 2篇杜博
  • 1篇房绍红
  • 1篇邹海峰
  • 1篇郝艳秋
  • 1篇张崇友
  • 1篇孙博
  • 1篇孙博
  • 1篇李兴库
  • 1篇任志民
  • 1篇周志红
  • 1篇吴进荣
  • 1篇张晓元
  • 1篇施宇光
  • 1篇张浩强
  • 1篇马一鸣

传媒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JAK2V617F点突变与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JAK2V617F点突变与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MPD)的临床相关性,为MPD的基因学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JAK2V617F点突变。结果:102例的MPD患者中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9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2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37例、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MF)患者16例和分类不明的骨髓增殖性疾病(uMPD)患者19例,JAK2V617F突变阳性率依次为11%、71.4%、51.4%、75.0%、78.9%。结论:JAK2V617F点突变有助于不同类型MPD的诊断,在MPD疾病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金茜杜博李晶波张淑云房绍红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疾病JAK2V617F点突变AS-PCR
血清乳酸脱氢酶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
2009年
观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血清乳酸脱氢酶(serum lactate dehydroge-nase,sLDH)变化及sLDH与其他预后因素的关系,以探索其对CLL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4例CLL患者血清LDH,分析LDH与患者临床特征和ZAP-70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CLL患者的血清LDH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ZAP-70+与LDH升高与总生存期缩短相关(P<0.05)有关,但与淋巴细胞计数、年龄和性别无关。结论检测血清LDH有助于CLL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李晶波金茜房绍红于波海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乳酸脱氢酶
Irgm 1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GTP酶1(Irgm 1)对小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野生型(WT)、ApoE-/-Irgm 1+/+和ApoE-/-Irgm1+/-小鼠3个月,建立AS模型;取小鼠主动脉弓,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WT和ApoE-/-Irgm 1+/+小鼠血管AS斑块中Irgm 1的表达情况及部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WT和ApoE-/-Irgm 1+/+小鼠血管AS斑块中Irgm 1蛋白表达情况;Q-PCR方法检测WT和ApoE-/-Irgm 1+/+小鼠血管AS斑块中Irgm 1 m RNA表达情况;油红O染色观察ApoE-/-Irgm1+/+和ApoE-/-Irgm1+/-小鼠血管AS斑块形成情况;结果:与WT组相比,ApoE-/-Irgm 1+/+组小鼠主动脉弓AS斑块中Irgm 1+细胞明显增多,Irgm 1+细胞主要位于血管AS斑块的表面;与WT组相比,ApoE-/-Irgm 1+/+组小鼠血管AS斑块中Irgm 1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01),Irgm 1 m RNA表达显著增多(P<0.01);与ApoE-/-Irgm1+/-组相比,ApoE-/-Irgm1+/+组小鼠主动脉弓AS斑块面积显著增大(P<0.01);结论:Irgm 1能够促进血管AS斑块的形成。
吴进荣黄凯邹海峰张崇友马一鸣张浩强王丹丹房绍红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儿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对癫痫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影响,探讨LEV对癫痫患儿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有40例癫痫患儿和10例健康儿童。采用放免法测健康儿童及癫痫患儿发作72 h之内血清NSE的浓度,以此为标准对LEV治疗的癫痫患儿予8周评估。将4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成LEV组和VPA(丙戊酸钠)组,分别监测两组癫痫患儿在治疗前(0周)与治疗后2周、8周血清NSE浓度变化。结果干预前LEV与VPA两组的NSE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398),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P<0.01);治疗2周后,LEV组、VPA组的NSE指标均有所下降,与正常儿童间的血NSE指标差异均显著(P<0.01);治疗8周后,NSE值在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LEV组与正常儿童间的差异不显著(P=0.669),VPA组与LEV组及正常儿童组的差异显著(P<0.01),均高于二者的平均值。结论左乙拉西坦会降低癫痫患儿血清NSE的水平,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仇安丽任志民房绍红陈桂英郝艳秋
关键词:癫痫丙戊酸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褪黑素改善线粒体质量控制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褪黑素具有调节昼夜节律和内分泌节律、抗炎、抗氧化等生物学功能。衰老和受损线粒体是氧化应激的主要源头,线粒体质量控制对维持正常线粒体功能至关重要。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冠心病再灌注治疗的重要并发症,目前缺乏有效干预策略。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核心机制之一,靶向线粒体干预是再灌注损伤潜在治疗方向。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褪黑素从多种途径改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该文从线粒体质量控制出发,综述褪黑素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并探讨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王也王善杰房绍红于波
关键词:褪黑激素褪黑素受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RGM/Irgm1调节自噬和凋亡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免疫相关GTP酶(IRG)属于γ干扰素诱导性GTP酶家族成员,在γ干扰素介导的宿主抗感染和炎症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IRGM(人类)/Irgm1(小鼠)表达水平较低,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炎症刺激时,IRGM/Irgm1可被γ干扰素迅速诱导表达并迁移至细胞吞噬溶酶体膜上。目前人们对IRGM/Irgm1在疾病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炎性肠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等疾病中。IRGM/Irgm1可能通过介导细胞自噬和凋亡调控疾病的进展,但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明确。IRGM/Irgm1作为细胞自噬与凋亡共同的调节蛋白,对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起重要作用。
孙松郝欣然邹小乙万鑫张芳妮孙博孙博孙博
关键词:自噬凋亡
拉米夫定耐药变异株在急性HBV感染者中的流行调查
2009年
目的:调查YMDD变异株在急性HBV感染(AHB)中的流行情况,为指导AHB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HBV感染者321例(HBV DNA≥1.0×107copies/L),其中未开始治疗的AHB患者100例和拉米夫定治疗(100mg/d)不同时期的CHB患者221例.采集外周血标本,用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PCR融解曲线法(FH-PCR-MC)检测血清HBV YMDD及其变异,统计分析HBV YMDD变异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在AHB组,只检出HBV YMDD野生型,未检出变异型.而在CHB组,YMDD变异检出率为63.4%,其中YIDD占52.1%,YVDD占37.9%,YIDD+YVDD混合变异占10.0%;1年内、1-2年、2-3年、3-4年和4年以上疗程YMDD变异率分别为45%,66%,77%,75%和40%,YMDD变异检出率在两组中差异显著(χ2=112.3,P=0.00).结论:目前在用拉米夫定治疗的CHB患者中仍有较高比率的YMDD变异株存在,但尚未发现该变异株在AHB患者中流行.
李兴库周志红金茜杜博施宇光房绍红刘伟张淑云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急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YMDD变异聚合酶链反应
淋巴管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相关并发症是目前全球发病和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的脂质和炎性物质的沉积与流出为动态的过程。淋巴管作为胆固醇逆向转运、炎症因子及坏死物质排出和组织液引流的重要通道,近年来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就淋巴循环、淋巴管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进展及消退中发挥的作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蔡恒烜刘金鑫王善杰张晓元房绍红于波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淋巴管淋巴管内皮细胞胆固醇逆向转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