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维茹

作品数:42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1篇低压舱
  • 6篇飞行
  • 6篇飞行员
  • 4篇信号
  • 4篇氧气系统
  • 4篇海拔
  • 3篇信号转换
  • 3篇窒息
  • 3篇气体流量
  • 3篇气体压力
  • 3篇缺氧
  • 3篇吸气
  • 3篇急性高原
  • 3篇急性高原反应
  • 3篇减压病
  • 3篇测试环境
  • 3篇测试装置
  • 2篇电磁阀
  • 2篇电流
  • 2篇电图

机构

  • 42篇空军航空医学...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空军装备研究...
  • 1篇空军后勤部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2篇施维茹
  • 36篇顾昭
  • 32篇刘晓鹏
  • 31篇王桂友
  • 28篇温冬青
  • 21篇肖华军
  • 21篇于立华
  • 20篇薛利豪
  • 20篇殷东辰
  • 18篇臧斌
  • 10篇陈娟
  • 10篇付丽珊
  • 9篇吴建兵
  • 9篇石立勇
  • 9篇张岩
  • 8篇孙晓艳
  • 7篇涂磊
  • 5篇邓昌磊
  • 3篇刘敏
  • 3篇韩学平

传媒

  • 10篇中华航空航天...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航空军医
  • 1篇空军总医院学...
  • 1篇空军医学杂志
  • 1篇2009北京...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多路模拟吸气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模拟吸气装置,其包括第一舱;第二舱,第二舱内的气体压力低于第一舱的气体压力;气路模块,将第一舱与第二舱连通,包括设置在第一舱内的能够实现气体多进一出的第一多通结构,将第一多通结构的第一出气口与第二舱连...
肖华军王桂友藏斌顾昭刘晓鹏殷东辰于立华陈建章薛利豪石立勇施维茹温冬青
文献传递
飞行员缺氧训练监测要求与技术的探讨被引量:5
2019年
飞行员缺氧训练始终受到国内外航空医学研究领域重视。为保证训练效果和安全,结合我军目前实施的飞行员缺氧训练,对国内外飞行员缺氧训练方法、监测手段和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在训练全过程应监测受训飞行员的生理参数、工作能力变化,同时,也要监测飞行员训练使用的低压舱、供氧面罩等相关设备的物理参数。
韩学平梁丽萍于立华施维茹张岩
关键词:飞行员低压缺氧
压力冲击模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冲击模拟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气源模块,用于提供气体;压力调节模块,与所述气源模块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气体的压力,并将调节后的所述气体输送至可变容积气室模块;所述可变容积气室模块,与所述压力调节模...
王桂友温冬青李玉亮顾昭施维茹于立华张岩吴建兵涂磊刘晓鹏薛利豪殷东辰张慕哲张莉莉苏芳臧斌韩学平
文献传递
飞行员低高度迅速减压训练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研究低高度迅速减压训练方法 的训练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以187名男性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为对象,采用序贯试验设计,随机分为减压供氧组(A组,93人)和减压不供氧组(B组,94人).每批次试验A组和B组各1人参加,首先低压舱以30~40 m/s速度上升至起爆高度2500 m,并停留1~3 min,待心率稳定后,进行减压准备.各项准备就绪后,开始减压,低压舱在0.48 s内迅速减压至5500 m高度.在此高度停留1~2 min后,低压舱以10~20 m/s速度下降至地面.下降过程中高度低于4000 m后停止供氧.试验过程中记录飞行员不同时期的血氧饱和度、ECG(标准肢体Ⅱ导联)和减压瞬间的肺内减压峰值.低压舱试验完成后进行胸部X线透视检查并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试验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对迅速减压训练效果的评价. 结果 A组血氧饱和度在供氧期间始终维持在99%左右,停止供氧后出现明显下降,然后,随着高度降低逐渐回升;B组血氧饱和度则与高度呈现明显负相关的变化.ECG分析显示:两组飞行员心率在减压前均持续上升,在减压即刻达到最大值,A组(87.87士15.97)次/min,B组(91.29±2.78)次/min,减压后则明显降低;肢体Ⅱ导联T波振幅在减压即刻,即心率最大时显著降低,A组(0.19±0.11)mV,B组(0.20士0.12)mV.肺内减压峰值为(139士11)mm H2O(1 mm H2O=9.8 Pa).全部飞行员减压试验后胸部X线透视检查未见异常.调查问卷结果 显示100%被调查人员认为该方法 能较真实模拟飞机增压座舱发生迅速减压的情景,并有效提高飞行员迅速判断是否发生迅速减压的能力. 结论 飞行员低高度迅速减压训练方法 具有明确的训练效果和肯定的安全性.
邓昌磊肖华军付丽珊陈娟刘晓鹏臧斌顾昭王桂友施维茹
关键词:减压病航空
航空生理训练与气压损伤性航空病
目的:研究提出低压舱模拟低压差、低高度暴露、低空加压供氧生理训练方案。 方法:①降低传统迅速减压模拟训练的初高度及终高度,起爆高度2500 m,迅速减压终高度5500 m;②迅速减压压差由3.0 kg/cm2缩...
肖华军邓昌磊臧斌刘晓鹏付丽珊顾昭陈娟施维茹
关键词:航空生理训练低压舱
文献传递
体表测量指数与急性高原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2013年
人体对高原缺氧环境的耐受能力有明显个体差异,研究表明个体差异除家族遗传性因素以外,还与个体的年龄、性别、体型、身体状况、心肺功能、体内激素和酶活性、心理因素以及吸烟等生活习性相关[1-8].世居平原地区人群进入高原地区工作生活,由于缺氧会引起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严重影响作业能力,严重者更有可能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并发症[5].因此在进入高原地区前,筛选出AMS易感者加以针对性的训练或进入高原地区后给予重点关注,对减轻AMS反应程度、保持作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殷东辰施维茹温冬青顾昭王桂友刘晓鹏罗永昌
航空生理训练与气压损伤性航空病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提出低压舱模拟低压差、低高度暴露、低空加压供氧生理训练方案。方法(1)降低传统迅速减压模拟训练的初高度及终高度,起爆高度2500m,迅速减压终高度5500m;(2)迅速减压压差由3.0kg/cm。缩小到O.25kg/cm2,迅速减压峰值小于500mmH2O;(3)改进加压供氧调节器,调整真空膜盒元件,实现低空4000±200m接通加压供氧,
肖华军邓昌磊臧斌刘晓鹏付丽珊顾昭陈娟施维茹
关键词:气压伤
体表参数预测急性高原反应易感者的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严重影响人员作业能力,因此对急进高原人群进行合理医学保障、减轻急进高原后AMS反应程度、尽快习服高原环境是保障其作业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此,我们拟通过一些容易测量的体表参数与AMS反应程度的比较分析,探讨一种适合群体使用的简易的AMS易感者筛选指标。1对象和方法 (1)对象:26名志愿者,均为男性,年龄(33.6±9.4)岁。
殷东辰罗永昌施维茹温冬青顾昭刘晓鹏
关键词:急性高原反应易感者体表AMS
一种多路模拟吸气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模拟吸气装置,其包括第一舱;第二舱,第二舱内的气体压力低于第一舱的气体压力;气路模块,将第一舱与第二舱连通,包括设置在第一舱内的能够实现气体多进一出的第一多通结构,将第一多通结构的第一出气口与第二舱连...
肖华军王桂友藏斌顾昭刘晓鹏殷东辰于立华陈建章薛利豪石立勇施维茹温冬青
文献传递
高空空投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及其医学保障措施
2011年
目的针对高空空投作业环境特点,制订空投人员选拔标准及医学保障对策,确保空投作业人员安全,为高空空投作业及空降部队医学保障提供参考。方法分析高空空投环境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因素,制订人员选拔标准并实施医学保障防护措施。结果提出遂行高空空投作业人员医学保障具体措施:(1)制订作业人员缺氧耐力选拔方法及标准;(2)研究制订全程医学保障措施;(3)有针对性开展宣传教育活动;(4)认真做好空中应急突发事件处置预案;(5)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各种保障措施落实到位。结论应严格落实高空空投作业人员选拔和伴随保障措施,制订详细的应急事件处置预案,确保高空空投作业人员安全。
殷东辰陈娟付丽珊施维茹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