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晏亮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省胸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多药
  • 2篇顺铂
  • 2篇细胞
  • 2篇耐多药
  • 2篇结核
  • 2篇积液
  • 2篇恶性
  • 2篇分枝杆菌
  • 2篇杆菌
  • 1篇心包
  • 1篇心包积液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亚群
  • 1篇药敏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耐药
  • 1篇顺铂治疗

机构

  • 8篇江西省胸科医...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8篇晏亮
  • 4篇刘艳
  • 1篇杨银妹
  • 1篇刘阳
  • 1篇陈开森
  • 1篇李瑶
  • 1篇王彩纹
  • 1篇刘珍琼

传媒

  • 2篇江西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肿瘤标志物应用于肺癌检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用于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肿瘤标志物检验,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肺癌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均高于非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的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CEA、NSE、Cyfra 21-1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实施肿瘤标志物检验,具有显著价值。
晏亮刘艳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肺癌疾病诊断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组采用顺铂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注射液胸腔灌注。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肿瘤标志物及血清T细胞亚群。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CEA、CA125及CA19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斑蝥酸钠维生素B_(6)与顺铂联合胸腔灌注,近期疗效较佳,加强抗癌抑癌效应,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机体免疫力可受到保护并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熊鑫史芳杨银妹李瑶晏亮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顺铂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的意义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对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对2017年3月-2O19年11月住院的MDR-TB患者53例(A组),同期门诊初次菌阳性患者80例(B组)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分析。结果将A、B两组患者入院其外周血中的CD3值、CD4值及CD4/CD8比值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均予以2个月的治疗后,复测A组显示其中49例痰检转阴的患者的CD3以及CD4/CD8比值同治疗前比较,上升明显(P<0.05),另4例病灶增多的患者,其外周血中CD3、CD4值,包括CD4/CD8比值均较前降低(P<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水平影响治疗疗效,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王彩纹刘珍琼贾枫罗海晏亮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T细胞亚群
江西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基因突变特征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江西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中链霉素耐药的分子特征,探究北京基因型结核与链霉素耐药基因(rpsL、rrs和gidB)突变及链霉素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及江西省胸科医院2021年1-12月分离的非重复耐多药结核菌106例,检测其耐药表型、是否为北京基因型及与链霉素耐药基因rpsL、rrs和gidB突变的关系。χ^(2)检验rpsL、rrs和gidB基因突变与北京基因型及表型关系。结果106例耐多药结核菌中链霉素耐药76例,其中58例rpsL 43A>G突变,8例88A>G突变,5例rrs突变,3例gidB突变。任何rpsL、rrs和gidB基因突变与表型耐药的符合率为89.6%,特异度及敏感度分别为86.7%和90.8%。北京型结核菌分离率为88.7%,其耐药基因突变主要集中于rpsL和rrs,非北京型菌耐药突变则主要集中于gidB;北京型菌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P=0.013),但表型耐药无差异。结论rpsL、rrs和gidB基因突变与表型耐药符合率较好,可采用分子生物学直接检测耐药基因预判菌株耐药性;结核菌型与链霉素耐药特征具有紧密联系。
于圣铭夏良华詹佳欢刘思琦王伟晏亮陈开森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菌北京基因型
顺铂、丝裂霉素交替灌注治疗恶性心包积液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顺铂(DDP)、丝裂霉素(MMC)交替心包腔灌注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腔置管闭式引流心包腔积液,确诊为恶性心包积液后即腔内隔日交替注入DDP 20mg·d-1×5次、MMC 2mg·d-1×5次,共10d(即DDP 100mg、MMC 10mg),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25例(83.3%),好转(PR)3例(10.0%),无效(NC)2例(6.7%),总有效率为93.3%。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反应(18例)和骨髓抑制(5例),一般为Ⅰ—Ⅱ度,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2例患者伴有胸痛。结论 DDP、MMC交替腔内灌注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艳晏亮
关键词:顺铂丝裂霉素
HIV/AIDS原发性耐药状况分析
2022年
分析HIV/AIDS患者HIV基因分型及抗病毒药物原发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20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就诊的86例初治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血液样本,检测其HIV 基因分型及耐药情况。结果 86例核酸序列样本中总共检测出10种HIV基因分型,各基因亚型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CRF01_AE型 48例(55.8% )、B+C混合型14例(16.3%)、CRF07_BC型9例(10.5%)、B+CRF01_AE型4例(4.7%)、CRF08_BC型3例(3.5%)、C型2例(2.3%)、CRF55_01B型2例(2.3%)、CRE-5501B型2例(2.3%)、A型1例(1.1%) 、B型1例(1.2%);28/86例(32.6%)患者共检测出34个耐药位点(DRMs),最常见的耐药位点为非核苷类似物(NNRTIs)的V179D/E(17/34,50%);22/86例(25.6%)被判定为潜在耐药,6/86例(7.0%)被判定为原发耐药,其中4例对非核苷类药物(NNRTIs)、1例为核苷类药物(NRTIs)、1例为蛋白酶类药物(PIs)耐药。结论 目前在我院初治艾滋病患者中基因型以CRF01_AE型为主;原发耐药处于中等水平状态,但潜在耐药水平较高,因此仍需加强治疗前耐药基因监测。
陈宇陈小龙刘阳晏亮涂小云
关键词:艾滋病耐药
液体培养分枝杆菌及药敏实验诊断HIV/TB双重感染患者临床价值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江西省南昌市HIV/TB双重感染患者分枝杆菌特征、菌株特性及耐药情况,为流行病学分析、临床确诊及治疗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取HIV/AIDS疑似感染分枝杆菌患者标本139例(痰标本130例,局部组织等9例,去除重复),采取抗酸染色和菌株分离。将分离出的抗酸菌株传代培养,行菌种鉴定同时做一线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139份标本分枝杆菌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为6.5%(9/139)。分离培养出分枝杆菌40株阳性率达28.8%(40/139),经过鉴定显示其中含结核分枝杆菌(MTB)38株,占95.0%,非结核分枝杆菌(NTM)2株占5%。38株MTB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为:异烟肼(INH)7.89%、利福平(RFP)10.52%、链霉素(SM)2.63%、乙胺丁醇(EMB)0.0%,总耐药率为10.52%。结论 MTB感染在南昌HIV/TB双重感染的患者中占主要比例,情况不容忽视;临床应对HIV/TB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一线药物耐药情况重视,合理用药。
刘艳晏亮
关键词: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药物敏感性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合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在肺周围型肿物诊治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合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在肺周围型肿物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100例江西省胸科医院肿瘤科100例肺周围型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形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观察组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联合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间、穿刺气胸与出血。结果观察组获得结果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二次取材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合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在肺周围型肿物诊治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临床价值,能够缩短获取结果的时间,为患者病情判断提供参考。
刘艳晏亮
关键词:穿刺时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