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艳梅

作品数:50 被引量:579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建筑科学
  • 1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理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3篇机械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5篇列车
  • 14篇振动
  • 9篇铁路
  • 8篇轨道交通
  • 8篇高架
  • 7篇桩基
  • 7篇环境振动
  • 6篇地基
  • 6篇建筑
  • 5篇地面振动
  • 5篇桥梁
  • 5篇桩基础
  • 5篇建筑物
  • 5篇教学
  • 4篇地基土
  • 4篇运行列车
  • 4篇基土
  • 4篇荷载
  • 4篇高速铁路
  • 4篇场地土

机构

  • 50篇北京交通大学
  • 4篇石家庄铁道学...
  • 3篇中铁桥隧技术...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苏州市职业大...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石家庄铁道大...
  • 1篇北京奥科瑞检...
  • 1篇中铁大桥科学...

作者

  • 50篇曹艳梅
  • 21篇夏禾
  • 6篇马蒙
  • 5篇陈建国
  • 5篇贾影
  • 3篇于桂兰
  • 3篇李喆
  • 3篇杨超
  • 3篇王昆鹏
  • 2篇肖军华
  • 2篇魏鹏勃
  • 2篇杨林
  • 2篇王浩宇
  • 2篇高飞
  • 2篇安宁
  • 2篇张楠
  • 2篇徐艳秋
  • 2篇李兵
  • 2篇郭薇薇
  • 2篇战家旺

传媒

  • 5篇振动与冲击
  • 5篇铁道学报
  • 4篇振动工程学报
  • 3篇工程力学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岩土力学
  • 1篇教学研究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声学技术
  • 1篇山西建筑
  • 1篇运城学院学报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4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列车对周围地面及建筑物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05
2004年
通过铁路桥梁和铁路线路附近的两次现场试验,研究列车对周围地面和邻近建筑物的振动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作为桥墩的点振源,还是作为线路的线振源,铁路附近地面环境和建筑物地板的振动均随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大,随距线路的距离增加而减小,但在距线路一定的距离存在着一个振动放大区。对于多层建筑物,较高楼层的振动大,轴重大的列车引起的振动较大;实测铁路附近的楼房地板振动很大,已经超过了我国环境振动控制标准的规定。
夏禾张楠曹艳梅
关键词:列车建筑物振动
一种组合式桥梁减隔振支座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桥梁减隔振支座,是一种滚柱‑摩擦阻尼‑磁流变组合式桥梁减隔振支座,是在传统支座的基础上添加减振及耗能原件—支撑板、滚柱、磁流变阻尼器、摩擦阻尼器、铁芯等,其主要功能在于减弱桥梁横竖双向振动。本支座有多...
王浩宇赵占棚李兵曹艳梅
文献传递
交通对邻近地面及建筑物振动的影响与传递规律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为探究振动在地面及建筑物内传递规律,在北京交通大学芳华园中利用建筑物模型进行了现场测试。利用力锤敲击产生的激励力所产生的振动,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振动响应分析,通过计算在地面及建筑物上的传递比,讨论振动在地面及建筑物中传播的总体规律。该结果对如何减轻交通引起的建筑物振动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李东海李博洋金恒翔曹艳梅
关键词:振动
运行列车对周围建筑物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9
2008年
研究了运行列车对建筑物振动的影响规律。测试时,客车的速度范围为40~115km/h,货车为26~57km/h。测试结果表明:建筑物的振动总的趋势是随与振源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列车车速的提高而增大;相同车速的货车比客车引起的速度振级大5~15dB;对6层建筑物,楼板振动沿层高呈增大趋势,顶层的竖向振级比底层大2~6dB,横向振级比底层大10~15dB;房间中央的楼板振动大于边角和楼梯楼面的振动;楼外地面的速度振级比楼内地面大2~10dB,其差值随振级的增大逐渐变小。列车对附近建筑物的振动影响比较严重,超出了有关标准的规定,应引起重视。
陈建国夏禾曹艳梅魏鹏勃
关键词:列车建筑物振动
基于Betti-Rayleigh动力互易定理求解移动荷载引起的地基土振动被引量:10
2009年
基于Betti-Rayleigh动力互易定理,论证了地基土Green函数的互易性,推导了移动荷载引起的地基土振动解析解,进而推证出移动常力荷载和移动简谐荷载作用下地基土表面振动在波数-频率域内和空间-时间域内的解析表达式,并采用Matlab对其进行数值计算。通过互易定理的使用将振源的移动问题变换为地面上受振点的移动问题,使移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振动响应的解析表达式大大简化。最后结合某地基土参数对移动的单位常力荷载和单位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地面振动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移动常力荷载引起的地面振动属于典型的低频振动;移动简谐荷载作用下地基土表面出现波动的Doppler效应,且地面上受振点的振动频率范围由最上层地基土的Rayleigh波波速控制;地面上的受振点距振源较近时,地基土表面R波对振动的贡献明显高于P波和S波,而当受振点距振源较远时,P波对振动的影响较明显。
曹艳梅夏禾
关键词:土力学移动荷载地基土振动
“3E+3E”工程化教学理念下的结构力学一流课程建设被引量:2
2022年
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铁道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重要桥梁。北京交通大学结构力学获批2020年首批国家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标志着结构力学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针对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教学团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性卓越人才为目标,以提高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为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提出“感性入手,理性探究”的“3E+3E”工程化教学理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从课程思政的承载、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教学实践表明,“3E+3E”工程化教学理念不仅为“课程思政”和“两性一度”的融合提供了新思路,而且为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为“传授式”教学向“探究式”教学转变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曹艳梅于桂兰向宏军徐艳秋贾影石志飞
关键词:工程化教学立德树人
用边界元-有限元法研究高架结构辐射噪声被引量:18
2012年
高架结构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部分,其引起的结构辐射噪声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边界元Helmholtz积分公式和有限元流固耦合系统理论,推导了结构振动加速度与辐射声压之间的声传递向量,该传递向量可通过单元辐射叠加法求得,结合采用直线电机车辆的北京首都机场快轨线某段高架桥梁段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计算的声压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声压频谱分布及变化趋势吻合较好,该方法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辐射噪声的预测研究。
高飞夏禾曹艳梅安宁
关键词: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噪声治理
一种组合式桥梁减隔振支座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桥梁减隔振支座,是一种滚柱‑摩擦阻尼‑磁流变组合式桥梁减隔振支座,是在传统支座的基础上添加减振及耗能原件—支撑板、滚柱、磁流变阻尼器、摩擦阻尼器、铁芯等,其主要功能在于减弱桥梁横竖双向振动。本支座有多...
王浩宇赵占棚李兵曹艳梅
高速铁路高架桥周围场地振动反应谱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基于达朗贝尔原理、无限周期结构理论以及具有完全匹配层的薄层法-容积法建立了高速列车-周期性桥梁结构-群桩基础-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半解析-半数值方法以预测和评价高架轨道交通引起的周围场地振动,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程序实现及有效性验证。进一步提出了场地振动反应谱的概念,并通过算例分析了不同行车速度、场地卓越周期以及地表不同接收点的场地振动反应谱特性,进而得到高速铁路周围环境振动基于规范容许值的阈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场地地面不同接收点的垂向位移最大值和振级响应均随场地卓越周期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振级响应在局部位置处出现了放大现象;以地面位移最大值为指标的场地振动反应谱能反映振动的变化速率,而以总体振级VLz为指标的场地振动反应谱则能反映场地卓越周期、与桥墩中心线距离以及行车速度对场地振动响应的局部特性,因此在场地反应谱中对评价指标的选取应综合考虑。本文所提出的场地反应谱和振动阈值图不仅可以为拟建构筑物提供满足不同振动限值所需的距离参考,而且可以为既有构筑物受到的高架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影响进行评价。
曹艳梅杨林李喆李东伟
关键词:环境振动高架轨道交通
运行列车引起地面振动的理论模型及振动特性分析被引量:19
2009年
根据车辆动力学、轨道动力学及地基土振动Green函数,建立了列车-轨道-地基土相互作用理论分析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车辆自身的振动,而且考虑了由轴重荷载组成的准静态激励力和单一波长轨道不平顺引起的轮轨间动态激励力。列车模型、轨道模型和地基土模型之间分别通过轮对-钢轨之间的Hertz接触和轨枕-地基土的动力平衡关系进行耦合。根据该模型通过一算例对地面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移动的单位常力荷载和单位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地面振动分析了车速和地基土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运行列车引起的地面振动特性与荷载移动速度和地基土特性紧密相关,列车移动速度线和地基土频散曲线的相交频率是引起地面振动放大的一种共振频率;运行列车存在临界速度,且临界速度接近地基土模型中的最小表面波波速;轮轨接触表面不平顺引起的动激励力振源对地面振动的高频成分产生较大的影响。
曹艳梅夏禾陈建国
关键词:运行列车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地面振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