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江潮

作品数:23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手术
  • 9篇切除
  • 8篇切除术
  • 7篇胆囊
  • 7篇胆囊切除
  • 6篇胆囊切除术
  • 6篇腹腔
  • 5篇胆管
  • 5篇术后
  • 5篇腹腔镜
  • 5篇腹腔镜胆囊
  • 5篇腹腔镜胆囊切...
  • 3篇胆管造影
  • 3篇胆总管
  • 3篇胰胆管
  • 3篇胰胆管造影
  • 3篇造影
  • 3篇手术治疗
  • 3篇逆行
  • 3篇腹腔镜胆囊切...

机构

  • 22篇重庆市涪陵中...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涪陵区人民医...

作者

  • 23篇曾江潮
  • 15篇隆洪木
  • 10篇徐来喜
  • 9篇刘刚
  • 7篇陈先锋
  • 6篇万建华
  • 6篇范德庆
  • 4篇许仲平
  • 3篇王吉明
  • 2篇周亚东
  • 2篇何振平
  • 1篇王晓波
  • 1篇余少鸿
  • 1篇刘刚
  • 1篇周亚东
  • 1篇王晓波

传媒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临床误诊误治
  • 3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联合DC-CIK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肝癌根治性切除术联合DC-CIK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对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4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DC-CIK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肝癌切除术和肝动脉介入治疗,DC-CIK组在此基础上给予DC-CIK治疗。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共随访3年,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OL)、细胞因子和AFP等计量资料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1~3年生存率(OS)、复发率和毒性反应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两组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采用生存函数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3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C-CIK组患者术后3年时复发率低于对照组(69.1%比47.6%,P=0.046);无疾病进展时间显著延长[(48.9±2.9)比(38.9±3.4)月,P=0.034]。两组患者术前AF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周时DC-CIK组患者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DC-CIK组术后12周时CD4^+T细胞、CD4^+/CD8^+、CD3^+CD56^+NKT细胞显著增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OL评分、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根治术切除联合DC-CIK治疗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
隆洪木仲平王吉明陈先锋曾江潮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DC-CIK
68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不放置T管治疗经验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胆总管切开后不放置T管的适应症。方法 总结 6 8例胆总管探查后不放置T管 ,一期缝合的经验教训。结果  6 3例术后恢复良好 ,3例出现胆漏 ,1例术后早期出现黄疸 ,1例术后残余结石。结论 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不放置T管在临床上可行 ,应用指征 :(1 )胆总管探查阴性 ;(2 )术前经B超或CT、ERCP检查无肝内胆管结石 ;(3)胆总管下段能通过 5mm金属探子 ;(4 )胆道镜检查胆管无残余结石 ;(5 )
隆洪木范德庆徐来喜万建华刘刚曾江潮
关键词:胆总管
应用双极电凝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随着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下简称LC)的广泛开展与深入研究,钛夹等异物引起的并发症逐渐被临床医生所认识,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微创外科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免钛夹LC主要为丝线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使用可吸收夹、单极电凝处理3种,但均有不足。我们在临床实验基础上应用ERBE BiClamp(免钛夹)处理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并完成100例的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隆洪木何振平徐来喜陈先锋曾江潮刘刚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免钛夹临床医生微创外科丝线结扎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00例体会被引量:1
2003年
范德庆徐来喜隆洪木曾江潮万建华刘刚
关键词: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囊良性疾病手术方式手术治疗
胆囊切除术后黄疸17例分析
2006年
曾江潮
关键词:术后黄疸胆囊切除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腹腔内大出血四例被引量:3
2003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病的流行术式,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范德庆何振平徐来喜隆洪木曾江潮万建华刘刚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内大出血胆囊结石胆囊炎
术前使用缓泻剂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使用缓泻剂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无症状组和急性炎症组,每组再随机分为服用泻剂组及未服用缓泻剂组,分别观察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对于无症状胆囊切除组,术前使用缓泻剂与不使用缓泻剂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急性炎症组,使用缓泻剂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不使用缓泻剂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疾病是否为急性炎症期是影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术前使用一定剂量的缓泻剂有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尽早恢复。
陈先锋隆洪木徐来喜王晓波范德庆曾江潮刘刚周亚东
关键词:胃肠活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中B超定位下经肝胆管取石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与评价术中B超定位下经肝胆管取石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手术指征及优劣性。方法总结2002~2006年29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经肝胆管取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无胆管损伤及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93%,残石率为10.34%。结论术中B超定位下经肝胆管取石结合肝叶切除对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主要适用于Ⅱb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
余少鸿王晓波范德庆陈先锋周亚东万建华曾江潮刘刚隆洪木徐来喜
关键词:术中B超
结肠癌破溃致脾脓肿一例误漏诊回顾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结肠癌破溃致脾脓肿的误漏诊原因,总结防范措施。方法:回顾1例结肠癌破溃致脾脓肿的诊治经过。结果:患者反复腹痛6个月,按粘连性肠梗阻处理效果不佳,渐次出现咳嗽、深呼吸及左侧卧位时腹痛加重,并伴发热、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及畏寒、肛门坠胀感,诊断为脾脓肿、脾周围炎、脓毒血症,予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无好转。经剖腹探查术及病理诊断:结肠中分化腺癌侵及肌层、脾脓肿。结论:结肠癌破溃可导致脾脓肿,对发作性慢性腹痛的中青年患者应警惕结肠癌。
曾江潮
关键词:结肠肿瘤脓肿脓毒血症
微波固化联合不规则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年
目的 探讨微波固化联合不规则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效果及术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微波固化+不规则肝切除术组(A组,n=26)和单纯行不规则肝切除术组(B组,n=22).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术后电话随访,分析两组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3天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时,A组与B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2%(5/26)显著低于B组的50.0%(1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单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分级、肿瘤分化程度、术中微波固化、肝硬化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肝硬化是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微波固化联合不规则肝切除在治疗肝细胞性肝癌中,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输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曾磊曾江潮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微波固化肝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