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燏
- 作品数:84 被引量:208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鮈亚科鱼类下咽骨和下咽齿的形态演化规律
- 鮈亚科鱼类是鲤科鱼类中形态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类群之一,它们中的大多数仅分布于东亚地区。本研究以39种鮈亚科鱼类的下咽骨和下咽齿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3个下咽骨特征(下咽骨形态、下咽骨咽骨匙骨内前肌附着区形态和下咽...
- 曾燏刘焕章
- 文献传递
- 一种研究鱼类栖息地适宜水文条件的实验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鱼类栖息地适宜水文条件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池,所述实验池包括水池和分隔壁,所述水池为长方形水池,多个所述分隔壁平行与水池长侧壁安装,多个所述分隔壁间间距相等,且分隔壁长度小于水池长度;阶...
- 秦强张富斌曾燏李锦杨坤李正阳罗洋
- 一种自动调节适合鱼类生活环境的装置
- 本发明属于鱼类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调节适合鱼类生活环境的装置,包括上端均敞口设置的框体和鱼缸,框体内滑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承载托,承载托上侧壁向下凹陷形成承载槽,鱼缸安装在承载槽内并与承载槽滑动连接,承载托下底面固...
- 张富斌秦强曾燏李锦杨坤龚怡萱刘欣
- 嘉陵江鱼类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被引量:16
- 2014年
- 嘉陵江系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水生生物资源丰富,特别是鱼类资源,随着能源供应与需求矛盾的日益突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嘉陵江上相继建立了多座航电工程,对鱼类资源带来较大的影响。本研究根据长期调查结果和相关历史文献,对嘉陵江鱼类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并针对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嘉陵江流域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曾燏陈永柏李钟杰
- 关键词:鱼类资源保护
- 一种鱼类标本形态固定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类标本形态固定装置,其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在一对成相对设置的内槽壁上可拆卸式匹配安装有两组固定件;鱼类标本放置于所述固定槽的内槽底且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限位。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
- 曾燏龚建涵郑羽晨吕振宇张倩
- 文献传递
- 一种珍稀特有鱼类培育用鱼苗繁育槽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属于鱼苗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珍稀特有鱼类培育用鱼苗繁育槽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繁育槽组件以及自动投料组件;繁育槽组件包括槽体本体,槽体本体中设有培育区、除杂区和夹层区,培育区和除杂区之间固定安装有水平隔板,除杂区...
- 秦强张富斌魏婷曾燏徐江浩月李鑫陈鹏
-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鱼类区系变化及资源现状被引量:2
- 2015年
- 于2013年8月和12月分别对四川省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标本622尾,隶属2目3科9种。渔获物分析表明:该保护区鱼类以鲤形目鲤科鱼类为主(占鱼类种数55.56%),主要由老第三纪原始类群和青藏高原类群两个区系组成,兼有少数东亚类群及北方冷水性鱼类分布;同历史文献资料相比,鱼类区系无明显变化;洛氏(Phoxinus lagowskii)和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为优势种群,分别占渔获物总数的60.13%、36.50%;鱼类小型化现象严重,部分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处于濒危状况;从适温性、栖息水层、食性等角度可将该保护区的鱼类划分为不同的生态类型。综合分析认为:保护措施不完善、小水电站的无序开发和鱼类资源的过度利用是该保护区鱼类资源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 张缓缓曾燏
- 关键词:鱼类区系鱼类资源
- 一种着生藻类多功能采集仪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着生藻类多功能采集仪器,其包括采集筒、自动旋转刷、取液器和抽气泵;所述采集筒包括外环壁、内环壁、抽气管、外壁吸盘、内壁吸盘和固定塞;所述自动旋转刷自由插装于所述采集筒内侧,其由旋转柱、安装于所述旋转柱上端的...
- 曾燏吕振宇龚建涵刘玉莹张倩肖瑾
- 文献传递
- 大渡河老鹰岩河段的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被引量:15
- 2016年
- 为了揭示大渡河老鹰岩河段的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沿河段自上而下对9个采样断面的藻类植物、浮游动物、底栖无脊椎动物、鱼类进行了采样分析;同时,结合河段实际情况利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不同生物类群的权值,并通过创建的水质生物综合评价指数(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dex,CEWI)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大渡河老鹰岩河段共采集到藻类植物6门31科56属105种,其中硅藻的物种数量最为丰富;整个河段藻类植物的平均细胞密度为17.9978×10~4 ind·L^(-1),平均生物量为0.446 3 mg·L^(-1);龙头石、礼约河和小水河的藻类种群密度最高;②浮游动物有3门11科12属26种,其中原生动物门最为丰富,占80.77%;整个河段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为40.89 ind·L^(-1),平均生物量为13.26×10^(-3)mg·L^(-1),整体群落组成较为简单,种类和数量偏少;③底栖无脊椎动物有6门14科14属14种,其中昆虫纲最为丰富,占57.16%;礼约河和小水河两条支流中的底栖动物相对分布较多;④水质整体CEWI均值为2.698 28,属轻度污染;各样点CEWI值与各单项水质评价指数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此外,松林河和南桠河属中度污染(13);其中,松林河的水质最差,CEWI值最小,达1.620 7;而礼约河的水质最优,CEWI值最高,达3.954 5;其余样点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轻度污染.
- 黄尤优曾燏刘守江马永红胥晓
- 关键词: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水质生物多样性
- 嘉陵江下游蛇鮈的两性异形与雌性个体生殖力被引量:13
- 2017年
- 为了解蛇鮈雌雄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外部形态差异及雌性个体生殖力情况,在繁殖期对嘉陵江下游(合川江段)共76尾蛇鮈样本的两性异形、性比及雌性个体生殖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嘉陵江下游蛇鮈繁殖群体的性比接近1∶1,且蛇鮈两性的体型大小相同,但局部特征(如头部和躯干部等)呈现出显著的两性异形,如成体雄性蛇鮈的头部、胸鳍和腹鳍均较雌性蛇鮈大,而躯干部的体宽、体高和躯干长则是雌性蛇鮈大于雄性蛇鮈,这可能是性选择长期作用的结果.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75.2%,但雌雄个体间形态特征相互重叠,无法将两者截然分开;利用判别函数对蛇鮈性别进行回判,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2.1%.蛇鮈雌性个体绝对生殖力在979~19979粒;且与体长和去内脏体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同历史资料相比,本研究中嘉陵江蛇鮈的生殖力增大显著,这可能是蛇鮈对种群资源量下降和水环境变化主动适应的结果.
- 胡月曾燏蒋朝明周材权
- 关键词:两性异形生态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