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德
- 作品数:57 被引量:274H指数:12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湖南石门地区灯影组沉积环境与成岩特征被引量:2
- 1992年
- 湖南省石门县杨家坪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主要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生物化石组合、沉积序列等标志,该区灯影组可划分为局限台地潮坪相、台地边缘浅滩相、台地边缘礁相、台地前缘斜坡相、盆地边缘相5种不同的沉积相带,其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胶结作用、白云石化、溶解作用、硅化作用、破裂和充填作用等。所经历的成岩环境为海底潜流、大气淡水潜流、浅埋藏、深埋藏和表生成岩环境。最后对该区碳酸盐岩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论述。
- 胡明毅朱忠德郭成贤
- 关键词:沉积环境成岩作用碳酸盐岩
- 湖北宜昌下奥陶统分乡组藻-海绵礁被引量:8
- 1995年
- 新发现的藻-海绵礁产于下奥陶统分乡组上部,时代相当于Tremadocian晚期。与礁有关的主要为碳酸盐颗粒岩、泥岩等岩相。沉积层序表明藻-海绵礁是一个由浅变深的演化序列,以沙浪底形为礁基,并在生长过程中强化了此一形态。粘结、障积作用为主,构成Calathium-藻群落;藻-Pulchrilamina-Archaeoscyphia群落。
- 朱忠德姜衍文刘秉理胡明毅肖传桃
- 关键词:海绵礁早奥陶世地层
- 科学大洋钻探的成就和深远影响
- 1995年
- 本文对过去25年来DSDP/ODP的运行作了概要的历史性回顾,指出大洋钻探是全新的地学思维——全球地质学的摇篮、遍及世界各大洋的总长度182km的深海岩芯为全球板块构造学说提供了直接证据;孕育了古海洋学,为全球演化、高分辨率全球地层学、深海沉积理论、全球事件及世界油气资源的分布和成因等重大地学课题提供了巨量信息。对新世纪大洋钻探的前景作了展望。
- 姜衍文朱忠德吴智勇
- 关键词:大洋钻探油气资源海上油气田
- 轮南-巴楚地区奥陶系生物礁储层特征被引量:24
- 2002年
- 塔里木盆地轮南巴楚地区奥陶系生物礁赋存于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和上奥陶统桑塔木组 ,主要造礁生物为瓶筐石 ,其次为海绵类、苔藓虫类和有柄棘皮动物类。礁体规模较小 ,形态多样 ,礁体一般由礁基、礁核和礁盖三部分组成。含礁层系储层物性总体比较差 ,以低孔低渗或低孔中渗为特征 ,但是礁基、礁盖储层物性明显好于礁体本身。礁体储层类型为裂缝型或孔隙裂缝型储层 。
- 胡明毅朱忠德贺萍张俊王青春
- 关键词:生物礁储层奥陶系塔里木盆地
- 塔里木盆地北部中、晚奥陶世生物礁新发现被引量:11
- 2000年
- 朱忠德刘秉理王泽中肖传桃胡明毅李相明
- 关键词:中奥陶世晚奥陶世生物礁塔里木盆地
-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中奥陶统生物礁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03年
- 轮南地区中奥陶统含礁层系位于一间房组。生物礁主要类型为 Calathium 障积丘,瓶筐石为最主要的造礁生物。礁体形态多样,规模较小,厚度为2.2~10m。含礁层系储集空间类型较多。储层物性的统计结果显示,礁核、礁盖和礁基的孔隙度平均值分别为1.54%、3.21%和1.70%;渗透率大部分都高于0.1×10^(-3)μm^2,最高值分别为54.4×10^(-3)μm^2、24.66×10^(-3)μm^2和613×10^(-3)μm^2。这表明含礁层系储层物性总体比较差,以低孔隙度/低、中渗透率为特征,但礁基、礁盖的储层物性明显好于礁核。储层类型以裂缝型和裂缝一孔隙型为主,孔隙型储层不发育。导致这种储集物性的原因一方面与礁体沉积相有关,另一方面与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和压实、压溶作用等成岩作用的改造有关。
- 贺萍胡明毅朱忠德王青春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中奥陶统生物礁储层储层特征
- 湘西北地区早奥陶世生物礁成礁模式被引量:1
- 2003年
- 湘西北地区露头区早奥陶世生物礁发育,主要造礁生物有蓝绿藻(包括 Cyanobacteria 和 Girvanella)、Pulchrilamina、Calathium、Batostoma、Archaeoscyphia。主要礁岩类型有障积岩和粘结岩,主要生物礁类型有障积礁和粘结礁。根据生物礁生长发育特征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奠基阶段、生长阶段和灭亡阶段。部分生物礁生长阶段形成的岩石类型上下不同,成礁方式也不同,据此可将生长阶段分为两期。根据生物礁上覆岩石类型的不同可推测其死亡方式是属淹死型还是属渴死型;根据围岩和礁岩的接触关系的不同,可形成追赶型和并进型两种生物礁埋藏模式。相对海平面的变化控制着生物礁的生长、发育、死亡和埋藏,海平面的上升和下降可形成生物礁不同的发育、死亡和埋藏模式组合。
- 杨威朱忠德刘秉理李相明肖传桃
- 关键词:早奥陶世生物礁
- 瓶筐类(Calathids)化石几个疑难问题的讨论被引量:4
- 2005年
- 根据采自扬子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大量calathids化石的研究,对其硬体构造,生物体定向和生活方式及分类归属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描述了Calathium (Calathella) yangtziensis,Calathium bachuensis,Calathiumelongates 等3个新种。认为此类生物具有多孔的双层体壁,孔道系统与中腔构成清楚的水流循环体系,与海绵类或古杯类类似,应属低级的底栖滤食性动物。在分类学上应与receptaculitids(托盘类)解除隶属关系,不应再将其视为一种托盘藻类,而应归属多孔动物(广义的)门的Soanitidae科。
- 刘秉理朱忠德李相明
- 关键词:疑难问题化石新疆塔里木盆地多孔动物生物体分类学
- 中扬子台地早奥陶世生物礁
- 朱忠德刘秉理肖传桃胡明毅杨威杨相明郭成贤
- 该项目属石油地质学科,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49372116)。新发现并查明了鄂西、鄂西南、湘西北、鄂东南等地露头区早奥陶世生物礁70余处。确认了分乡组等三个产礁层位。揭示了生物礁形态多样、层位固定和空间...
- 关键词:
- 关键词:石油地质
- 中扬子台地下奥陶统含礁层系层序地层研究被引量:10
- 2003年
- 运用露头层序地层学原理与方法,将中扬子台地早奥陶世含礁地层划分为4个II型层序,并阐述了各层序的体系域特征和形成的沉积动力学机制以及海平面变化对沉积、生物迁移、生物礁及环境的控制作用。认为在含礁层序形成过程中,存在着4个海平面变化旋回,第一旋回为两河口期早至中期,第二旋回为两河口期晚期至道保湾期早期,第三旋回为道保湾期早至晚期,第四旋回为大湾期早至中期,其中两河口期存在着3个次一级的旋回,第一旋回发生于分乡组二段(鲕粒段);第二旋回发生于分乡组三段(互层段);第三旋回发生于分乡组四段(夹层段);识别出3个平衡型碳酸盐体系和一个滞后型碳酸盐岩沉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分乡组与红花园组生物礁均形成于高海平面时期。由于海平面变化过程中存在多个次一级的旋回,致使本区生物礁具有厚度和规模小、数量多和分布广等特点。
- 肖传桃朱忠德李相明
- 关键词:层序地层奥陶纪体系域生物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