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磊
-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轻工技术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内插转子的管内流动数值模拟与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MRF模型和力矩平衡法数值模拟了内插转子的管内流动,比较了内插叶片型转子和直线型转子后的速度场、流阻及其机械能耗散。结果表明,固液接触面积过大和转子转速过快是导致内插叶片型转子阻力增加较大的主要原因。与叶片型转子相比,直线型转子的特殊结构使固液接触面积减小、转速降低,因此,流阻的增幅显著减小。同时转子的转动可增强壁面处的扰动,增大壁面处流体速度梯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化换热和除垢抑垢能力。
- 朱晓磊孟继安李志信
- 内插直线型转子的管内流动与换热实验研究
- 2014年
- 实验研究了内插不同结构参数直线型转子的管内流动阻力和传热特性,结果表明,由于中空的结构形式,直线型转子可增大壁面处流体速度梯度,增强扰动,从而在阻力增加不大的条件下,实现强化换热和除垢抑垢。减小螺旋叶片角度、优化直线段形状、设置凸起等方式有助于提高内插转子的管内综合换热性能,三正三反交替布置为较优的转子排列方式。
- 朱晓磊周红孟继安李志信
- 关键词:强化换热
- 一种兼顾低温腐蚀与余热利用的烟气综合节能减排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顾低温腐蚀与余热利用的烟气综合节能减排系统,烟气管道内,烟气经由SCR催化剂层依次进入空气预热器及除尘器,SCR催化剂层前的水平烟道内设有喷嘴系统,喷嘴系统与碳酸钠溶液供给系统相连;SCR催化剂层后侧与...
- 崇培安朱晓磊王璞熊显巍李剑宁陶丽丁士发朱一飞
- 烟气余热回收中填料喷淋换热器的实验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在供热机组低温烟气余热回收中,基于传统的混合式换热器(空腔喷雾型换热器)换热能力不足且流动阻力过大的问题,采用所提出的填料喷淋换热技术,设计了新型的填料喷淋型换热器。分别搭建了缩比模型实验台和商业测试实验台,获得并验证了烟气(空气)与淋水在换热器内的分布特性、阻力和传热特性。结果表明,填料喷淋型换热器风速与淋水密度均匀性好,流动阻力小,换热能力强。应用于某供热锅炉其工程运行结果显示,与空腔喷雾换热器相比填料喷淋换热器的余热回收能力提高30%,凝结水回收能力提高20%,进出口压差降低55%,风机功耗降低50%,水泵功耗降低57%。填料喷淋换热技术具有优良的流动与传热传质特性。
- 朱晓磊张磊孟继安
- 关键词:填料烟气传热余热利用
- 燃气锅炉烟气余热的深度回收与利用
- 2016年
- 燃气锅炉排出的白烟温度为60~90摄氏度,属于低品位余热资源。烟气中水蒸气的质量含量达10%以上。采用喷淋填料换热和热泵技术,可深度回收烟气显热和潜热用于供热。若排烟温度降至30摄氏度以下,锅炉热效率可提高10%以上,同时,可吸收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回收冷凝水,具有节能、减排和节水的综合效益。
- 孟继安朱晓磊钟达文隋晓峰赵岩李志信
- 关键词:烟气余热燃气锅炉锅炉热效率余热资源热泵技术氮氧化物
- 多股流换热器的(火积)耗散热阻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在分析多股流换热器特点的基础上,考虑流体在通道出口非等温混合产生的(米积)耗散,将板翅式多股流换热器的(火积)耗散分为通道换热(火积)耗散和混合(米积)耗散两部分,定义了多股流换热器的(米积)耗散热阻。通过对不同通道排列下的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计算,发现多股流换热器换热量与其(米积)耗散热阻一一对应,(米积)耗散热阻越小,换热量越大。在对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通道进行排列时,应采用冷热通道间隔布置的形式,并使冷热通道的换热负荷相近。
- 朱晓磊张勤孟继安李志信
- 关键词:多股流换热器热阻
- 600MW机组凝汽器壳侧数值模拟与应用被引量:9
- 2019年
- 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数值研究了仿生双连树型管束及双峰型管束凝汽器壳侧的流动与传热特性。数模拟结果表明,仿生双连树型管束比双峰型管束的向心流动更明显,涡流更少且影响范围更小,空气聚集减弱,传热系数更为均匀。在600MW热负荷的设计工况下,HEI标准的设计背压应为4.9kPa,双峰型管束和仿生双连树型管束的数值模拟计算背压分别为5.37kPa和4.67kPa。邹县5号机组的工程试验测量仿生双连树型管束的背压为4.77kPa,与数值模拟结果相近,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都验证了仿生双连树型管束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 钟达文孟继安朱晓磊李志信
- 关键词:传热管束布置多孔介质
- 转子结构参数对管内阻力与换热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研究了内插不同结构参数直线型转子的管内流动阻力和传热特性,结果表明,直线型转子在阻力增加1~1.5倍的前提下,强化换热30%~50%,分析发现,15°螺旋叶片角、凸形直线段截面结构以及与换热管内径相当的回转直径的直线型转子能在阻力增加不大的情况下显著强化换热。
- 朱晓磊孟继安李志信
- 关键词:强化换热结构参数
- 填料内饱和湿空气-水的流动与换热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以饱和湿空气模拟烟气,实验研究了饱和湿空气-水在模拟喷淋填料塔内的流动与换热.结果表明,内置不同结构和材料的填料时,随着饱和湿空气进口温度的增加,饱和湿空气的流动阻力降低,换热增强;随着喷淋水流量和饱和湿空气流速的增大,阻力与换热均增加.通过对比发现,填料的亲水性越好,热导率越大,饱和湿空气的流阻越小,换热特性越好.
- 朱晓磊隋晓峰孟继安李志信
- 关键词:填料强化换热
- 基于遗传算法的复合材料桁架杆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桁架杆作为高效结构件,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以及城市工程等领域,例如Zeppelin 飞艇,等桁架,桥梁。由于服役环境较为苛刻,这就需要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复合材料桁架...
- 朱晓磊朱凌雪刘彬
- 关键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屈曲载荷热膨胀系数遗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