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八例治疗分析
- 1999年
- 何钢朱朝阳邓春华曾金云郑克立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髓样脂肪瘤外科手术
- 饮酒后膀胱自发性破裂2例
- 1996年
- 膀胱自发性破裂在临床中罕见,我院近年收治的两例膀胱自发性破裂均发生于饮酒后,现报告如下:例1:男,四十五岁,饮酒3小时后出现排尿困难,腹痛,腹胀,查体:一般情况可,T:37.3℃,BP18/10kPa,心肺听诊正常,腹肌紧张满腹压痛,反跳痛不明显,可叩出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经导尿引流出三十毫升血性尿液.
- 朱朝阳张娉婷
- 关键词:自发性破裂饮酒后膀胱右下腹心肺听诊交感神经兴奋
- 一氧化氮与前列腺增生膀胱颈梗阻关系的研究
- 2000年
-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前列腺增生(BPH)膀胱颈梗阻(BPO)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存在BPO及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NO合酶(NOS)活性及NOS神经。结果:BPH组织中的NOS活性,NOS神经的长度密度均较正常前列腺组织明显降低;NOS活性,NOS神经的Lv与BPH患者的症状评分及反映BPO客观指标的尿动力学参数相关。
- 朱朝阳马远方
- 关键词:一氧化氮前列腺增生膀胱颈梗阻
-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2例XGP临床特点。本组患者常见症状为腰痛、发热、消瘦、血尿。12例中7例尿细菌培养阳性。术前诊断XGP3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XGP2例。结果10例行肾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12例均为XGP。平均随访3.2年未见复发。结论XGP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扫描对弥漫型XGP诊断意义较大,局限型需与肾癌相鉴别,必要时穿刺活检或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治疗上应根据临床分期选择肾部分切除术或肾切除术,同时配合应用抗生素。
- 李晓东孙光李铁强杜信毅朱朝阳
- 关键词:肾盂肾炎黄色肉芽肿
- 前列腺肉瘤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总结对前列腺肉瘤(PS)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PS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年龄13~50岁,平均29岁;均为原发性肉瘤。其中6例施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TPE).3例施行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PTM),1例予放疗、化疗,另2例未治。结果:PS占同期前列腺恶性肿瘤的3.9%,PS发病年龄轻,以排尿困难为主要症状。施行TPE者术后生存期15~25(平均22)个月.较PTM及放疗、化疗者长。结论:早期诊断并施行TPE治疗PS效果较好。
- 朱朝阳邓春华曾金云郑克立丘少鹏梅骅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肉瘤
- α-受体阻断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5
- 1999年
- 目的 探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Terazosin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用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尿动力学检查及核素尿路前列腺扫描等方法评价其疗效。结果。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治疗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尿动力学参数及尿液前列腺内返流程度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能改善后尿道高压及其尿液前列腺内返流,有助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 邓春华朱朝阳梁宏钟婉媚
- 关键词:Α-受体阻断剂前列腺炎尿动力学
- 沉默Robo基因对人膀胱移形上皮癌细胞T24增殖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研究Robo蛋白在人膀胱移形上皮癌细胞(T24)中的表达及沉默Robo基因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两组,对照组(不转染载体)和转染组(转染复合载体),每组20例。对照组体外培养T24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印迹检测是否有Robo蛋白的表达及其表达亚型;转染组利用RNA干扰技术,寻找表达基因的沉默位点,构建合理的表达载体,转染T24细胞,免疫荧光化学观察细胞转染结果,蛋白质印迹来检测该表达基因沉默后蛋白表达的变化,MTT检测该表达基因沉默后细胞存活率变化。【结果】1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显示T24细胞中有Robo1和Robo4表达,且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3和P=0.241),而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中无表达,蛋白质印迹证实了免疫组化结果(P=0.205)。2沉默Robo基因后,T24细胞中Robo1和Robo4的表达受到抑制,尤其是Robo1的表达几乎受到全部抑制(免疫荧光P=0.002,蛋白印迹P=0.0001),MTT法检测显示Robo1干扰组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及Robo4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12和P=0.023)。【结论】T24细胞中存在Robo1和Robo4两种蛋白受体,沉默Robo基因后,Robo1的表达和T24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
- 王晗姚狮章朱朝阳程晓晖田素民李国营
- 关键词: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
- 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
- 1998年
- 朱朝阳邓春华曾金云郑克立梅骅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外科手术老年人
- 可控回结肠膀胱术4例报告
- 1995年
- 膀胱全切术后或膀胱功能丧失后,尿流改道术式有多种:一种术式的优点主要看其术后生活质量好,对病人损伤小。近10年国内报告了多种可控代膀胱术式,其中以可控回结肠膀胱术式被多家医院采用。我院1994年1月-8月对4例病人施行本术式,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50岁、21岁、56岁、46岁;除21岁女性病人为外伤性尿道闭锁,其余3例均为膀胱癌。 1·2 手术方法 ①膀胱全切术后(21岁女病人未做膀胱切除)。②探查腹腔,切除兰尾。③距回音12cm处截断回肠。④游离盲、升结肠及肝曲并截取30cm结肠。⑤回横端端吻合并闭合系膜裂孔。⑥用链霉素溶液和甲硝唑溶液冲洗所截取回结肠段。⑦沿系膜对侧结肠带纵行剪开盲结肠并以3个0肠线连续折叠缝合,使之成囊袋状。⑧将两侧输尿管於结肠囊袋后壁结肠带上行抗返流吻合,并置入输尿管支架管20cm,固定防滑脱。经回肠输出段引出。
- 张帆李铁强朱朝阳杜信毅李晓东付家炎苑文福
- 关键词:膀胱术结肠带医院外科膀胱全切术后抗返流结肠粘膜
- 膀胱粘液性腺癌2例报告
- 1995年
- 膀胱粘液性腺癌是膀胱癌中软少见且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我院自1989年10月至1994年8月共收治膀胱肿瘤112例,其中膀胱粘液性腺癌:例。现报告如下: 例1 :女,18岁,农民。间断性全程肉眼血尿一年,伴尿频、尿急、尿痛.间有腐烂坏死样组织及粘液状絮状物排出,无发烧.体检:轻度贫血貌。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蛋白(++);B超;膀胱前壁6.2×3.5 ×5.4cm,中强回声团。膀胱镜检查:膀胱内有絮状物飘浮。膀胱顶后壁肿瘤6×5cm,无蒂、菜花状,基底部广.周围粘膜不光滑。IVP示:膀胱充盈缺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膀胱顶后壁约6×6×5cm,菜花状,基底宽广,中央部有溃烂.盆腔双倒髂动脉旁淋巴结增大,质硬.术后诊断;膀胱肿瘤T4。病理诊断:膀胱粘液性腺癌Ⅱ级,浸润膀胱全层. 淋巴结(盆腔)转移。
- 杜信毅李铁强张帆朱朝阳李晓东苑文福
- 关键词:粘液性膀胱镜检查移行上皮絮状物膀胱部分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