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德
- 作品数:73 被引量:276H指数:9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大豆F<,2>代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及其与其它农艺性状相互关系的多元分析
- 朱洪德
- 栽培措施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8年
- 采用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高油大豆品种、密度、施肥水平、播期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油大豆的脂肪、蛋白质及蛋脂总量主要受品种自身的遗传因素影响,其次是播期的影响;而施肥水平对高油大豆的产量影响较大;17种氨基酸中,除丝氨酸、胱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受品种因素影响较大外,其它14种氨基酸及氨基酸总量均受播期因素影响较大,而各种脂肪酸含量主要是由品种自身的遗传因素控制的。
- 冯丽娟朱洪德于洪久
- 关键词:高油大豆施肥水平播期
- 高油高异黄酮大豆垦鉴豆43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06年
- 垦鉴豆43号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研所育种室1997年以垦鉴豆7号为母本,垦农5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2006年3月审定推广.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且综合性状优良,一般667m2产210kg以上,高产达270kg.
- 朱洪德谢甫绨费志宏张军朱桂英
- 关键词:配套栽培技术异黄酮高油有性杂交综合性状适应性
- 腐霉菌侵染条件下大豆下胚轴中PAL和POD活性的变化被引量:3
- 2012年
- 以对腐霉菌抗性不同的6个大豆品种为材料,测定接种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matum)后下胚轴的中的PAL和POD活性,分析大豆与腐霉菌互作过程中,不同抗性品种下胚轴中PAL和POD的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种腐霉菌后,抗病品种下胚轴的PAL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再次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感病品种的PAL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抗感性品种接种腐霉菌后下胚轴的POD活性均不断升高;抗病品种POD活性增加速度、PAL和POD活性峰值均高于感病品种。
- 于洪久朱洪德刘丽君唐晓飞魏崃
- 关键词:腐霉菌大豆下胚轴
- 大豆主要品质性状遗传及其配合力分析被引量:5
- 1994年
- 利用7个脂肪与蛋白质含量不同亲本的12个组合,研究了脂肪、蛋白质及总量含量的遗传特点及其配合力和遗传力等参数.结果表明:①三性状均是数量性状,F_2呈常态分布,与中亲值几乎相等,且用中亲值预测更可靠。②脂肪、蛋白质含量均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而总量含量则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均存在,且后者略占优势.③脂肪与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力估值较高,从F_2代起可对其直接选择,而总量含量则不宜在F_2代进行直接选择。
- 朱洪德余建章周可金徐敏李贺
- 关键词:大豆甘油三脂配合力遗传力
- 高油大豆新品种垦农20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 2005年
- 朱洪德朱桂英费志宏张军
- 关键词: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选育大豆病虫害适应性种植面积
- 不同种植密度对抗线虫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提高抗线虫大豆品质,指导其生产应用,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抗胞囊线虫品种和密度对大豆品质(蛋白质、脂肪含量)、产量及产量相关指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线虫3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在此密度下该品种产量最高,品质较好;适合抗线虫9号的种植密度为30.0万株·hm-2,在此密度下增产明显,品质最好;适合抗线虫322865的种植密度为37.5万株·hm-2,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 刘冰朱洪德李肖白任翠梅崔洪秋刘德福杨柳
- 钾肥对大豆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9年
-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黑土、白浆土上施钾量对大豆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大豆产量。两种土壤上施钾量(x)与产量(y)呈二次回归关系,黑土:=2516.1+6.6307x-0.0242x2(R2=0.8475);白浆土:=2453.1+4.2819x-0.0140x2(R2=0.9836)。由试验结果得出黑土上种植大豆的最高施钾量应控制在140kghm-2以下,白浆土上最高施钾量不宜超过150kghm-2。随大豆生育期的推进,两种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的变化趋势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开花期达到最高值,施钾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低于不施钾处理;两种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先下降后略有升高并趋于稳定,不施钾处理的速效钾含量则一直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施钾促进了大豆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
- 曾玲玲张兴梅朱洪德刘德福何淑平王伟利
- 关键词:大豆黑土白浆土土壤养分
- 黑龙江省中熟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被引量:8
- 2014年
- 对黑龙江省1981-2010年间育成的30个中熟大豆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中熟大豆产量在30年间的品种改良过程中提高了32.67%,平均每年增加1.09%、增产22.38 kg·hm^-2,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增加是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提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是黑龙江省未来大豆高产育种工作的主攻目标。
- 费志宏薛盈文刘梦红朱洪德
- 关键词:大豆农艺性状
- 甜高粱响应苏打盐碱胁迫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为从蛋白质水平揭示甜高粱适应苏打盐碱胁迫的分子机制,以耐性较强的甜高粱品种M-81E为材料,通过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测定苏打盐碱胁迫下植株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处理条件下,所鉴定的44个差异表达蛋白质有30个上调表达,14个下调表达,主要涉及物质和能量代谢、信号转导及转录调控等功能;GO分析表明,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氧化还原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碳代谢、光合生物碳固定、糖酵解和次级代谢物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参与各种代谢通路。苏打盐碱胁迫4 h后,处理组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GSH-Px酶活性无明显变化,而P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并且此时丙二醛和H_2O_2含量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推测在胁迫初期POD是清除活性氧的主效酶;各种抗氧化酶在胁迫16 h时活性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当胁迫24 h时,各种酶活性仍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丙二醛和H_2O_2含量剧增。
- 戴凌燕杜吉到张玉先朱洪德殷奎德
- 关键词:甜高粱胁迫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