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玲

作品数:33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建筑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城市
  • 8篇教学
  • 6篇人居
  • 6篇山水
  • 6篇自然山水
  • 6篇城市规划
  • 5篇城乡
  • 4篇生态
  • 4篇教学探索
  • 4篇课程
  • 4篇城乡规划
  • 4篇传承
  • 3篇古代城市规划
  • 2篇地形数据
  • 2篇人居环境
  • 2篇人居建设
  • 2篇人文
  • 2篇体格
  • 2篇自然力
  • 2篇文化

机构

  • 3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包头职业技术...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山西林业职业...
  • 1篇西京学院
  • 1篇西安市勘察测...
  • 1篇兰州财经大学

作者

  • 32篇朱玲
  • 14篇李小龙
  • 13篇王树声
  • 4篇徐玉倩
  • 3篇李欣鹏
  • 3篇李岚
  • 2篇陈超
  • 2篇邸玮
  • 2篇岳邦瑞
  • 2篇高元
  • 2篇石璐
  • 1篇陈超
  • 1篇尤涛
  • 1篇张倩
  • 1篇徐萌
  • 1篇田莉
  • 1篇王代赟
  • 1篇王燕
  • 1篇严少飞
  • 1篇庄元

传媒

  • 10篇城市规划
  • 2篇建筑与文化
  • 1篇规划师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华中建筑
  • 1篇经济地理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放复合·多元宜居--资源共享背景下居住空间单元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探索
在当前城市规划转型的时代背景之下,面对开放封闭小区与街区制的倡导,针对我校居住空间单元规划与设计课程,基于资源共享背景之下,以开放、复合的教学思维转型打开新视野,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指导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引导学生顺...
朱玲张倩
关键词:共享教学探索
城市历史空间格局的保护与现代传承路径探析--以陕西省富平县为例
中国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与魅力,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城市人居智慧,累代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空间格局。这些历时性的空间格局,体现了城市发展演进中的空间规律,更是城市的活态化遗产,亟需保护利用与传承复兴。以城市演进过程中历史空间格局...
朱玲李小龙刘梦
关键词:人居建设现代传承
生态脆弱区县域生态系统服务综合管控分区模拟与优化——以陕西陇县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明晰生态脆弱区县域单元内多元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异特征与综合管控路径,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践行生态文明战略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陕西陇县为例,评估县域空间2000年、2010年、2020年5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值,识别服务供给高值区及权衡关系、权衡协同变化趋势;结合OWA方法,筛选出综合最优的管控情景并给出优化建议。[结果](1) 2000—2020年,县域多项服务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2)生境质量的高值聚集区分布与自然保护地位置一致;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热点区主要分布于南北部林草高覆盖区域;食物供给的热点区沿千河主河道分布。(3)生态休闲与食物供给服务在东南镇、温水镇、天成镇权衡空间扩张较为明显。水源涵养和生境质量的协同空间在西南部呈扩大趋势。(4)选取能够响应“供给高值区、权衡协同变化区”管控需求的模拟情景9作为最优管控模式,其中管控优先级最高的“关键保护与修复区”占县域面积的13.9%。[结论]生态脆弱区县域生态系统服务管控不仅应注重对服务供给高值地区的保护,还应关注局部服务权衡加剧、协同减弱的现象,适时调控地域发展导向,探索综合可持续管控模式。
丁禹元席愉王玉岳邦瑞朱玲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脆弱区县域
城市小型公共空间设计中场所、行为与建构的规划与营造--城乡规划专业·设计基础Ⅲ课程教学改革与规划设计实践
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 日益增长,城乡规划行业对于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多元化需求愈加突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积极应对,其中第五学期"城市规划设计基础Ⅲ课程"作为本科专业教学体系中专业基础阶段...
邸玮张增荣陈超朱玲
汾渭平原历史城址分布规律及自然适宜性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中国本土城市规划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秩序为第一要义.深度剖析历史城市选址的自然适宜性特征与规律,探索其背后的科学机理,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以历史时期城市营建与自然环境关系较为密切的汾渭平原为研究区域,选取该区域7个典型历史时期的428个城市样本,运用地理探测器与自然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分析并论证了自然环境因子对历史城市选址的影响关系,构建了区域历史城市自然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揭示了区域历史城市时空分布规律及其自然环境适宜特征.结果表明:(1)自然环境对于汾渭平原地区历史城址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且多因子交互下存在明显增强特征,其中高程、地表起伏度、土壤类型以及距离水系的垂直距离为影响城市选址的主导因子,地势平坦高爽、邻水、土壤熟化度高、覆盖层厚的自然特征为其重要前提;(2)历史时期自然环境适宜程度与城址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特征,区域整体自然适宜性以渭河、汾河、涑水河为轴向两侧递减,历史时期内城市分布基本集中于适宜区域与较适宜区域,且伴随演进城市选址的范围逐渐扩大,表明区域城市选址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力与改造力逐渐提升.
朱玲顾子卓孙亚洲唐小敏徐萌
关键词:历史城市
襟湖:一种湖城一体格局的建构模式被引量:2
2018年
何谓“襟湖” 在结合自然山水的中国城市规划实践中.有一种依附大面积湖池.建立城市格局的规划模式.古人称之为“襟湖”,另有“拥湖”“枕湖”“联湖”等语汇记载.
朱玲王树声李岚李小龙
关键词:体格自然山水
方域萃景:一种集萃胜概彰显地域特质的风景营造观被引量:2
2023年
1.何谓“方域萃景”中国本土风景营造素来重视对区域风景体系的统筹经营,强调立足区域环境的整体视野,遍察山水人文格局,整合一方名胜资源,建构具有标志性、共识性、地域性的区域特色景群,形成“集山川之大美”“聚一方之胜概”的人居环境格局。由此逐渐形成了“方域萃景”的风景营造传统,历史文献中亦有“景聚多方”“群胜具萃”“万景俱集”“景萃四境”等诸多记载,皆具此意。
朱玲王树声李小龙谢妮楠
关键词:共识性区域环境人居环境历史文献风景
控引襟带:一种凭依江河的整体营城模式被引量:5
2018年
1.何谓“控引襟带” 中国江河众多,积累了深厚的凭依江河的治国营城智慧,“控引襟带”便是其中的重要一例。《辞源》所释:“襟带”即衣襟和腰带,比喻贴近之处,亦有江河形势险要之义:“控引”即“控制”、“掌握”。从现存的历史文献来看,“控引襟带”一词运用于中国古代规划中,着重表达凭借江河形势,规划布局城市,以利于国家及区域的控制和治理,同时创造出独特的江河城市格局和意象。例如“襟带江河”、“枕江带城”、“江河环护”、“江河控带”等诸多语汇都体现了这个特点。
李小龙王树声朱玲李岚
关键词:江河规划布局历史文献
通络:一种以水系贯通城市空间脉络的规划方法被引量:6
2017年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历来注重引水入城,以满足生产生活之需,并善于以水系为线索贯联空间脉络,形成超越个体的整体格局,进而把控城市秩序、组织人居生活。“通络”便是整体格局构建的一种重要方式。
李小龙王树声朱玲徐玉倩
关键词:古代城市规划脉络水系城市秩序体格
农业多元价值导向的适农社区设计策略初探
2017年
随着近几年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房地产建设的冒进,耕地受到侵蚀,而现行的用地制度导致农业被完全划分到建设用地之外。社区作为城市最小单元成为农业融入城市的一个切入点。在此背景下文章提出适农社区的概念,通过总结相关理论,分析农业的多元价值,从农业与社区功能提升,农业与社区空间整合两方面提出设计策略,希望为社区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张洁璐雷祺朱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