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鹤孙

作品数:213 被引量:908H指数:1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1篇期刊文章
  • 39篇专利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4篇理学
  • 35篇医药卫生
  • 30篇一般工业技术
  • 23篇化学工程
  • 14篇电子电信
  • 12篇电气工程
  • 8篇生物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7篇丝素
  • 21篇纳米
  • 20篇川芎
  • 20篇川芎嗪
  • 18篇丝素蛋白
  • 16篇抗凝血性
  • 14篇电化学
  • 12篇等离子体
  • 12篇金刚石
  • 12篇金刚石薄膜
  • 11篇细胞
  • 11篇离子
  • 10篇电化学沉积
  • 10篇灵芝
  • 10篇化学气相
  • 10篇改性
  • 9篇氮化碳
  • 9篇化学气相沉积
  • 9篇活性
  • 8篇膜材料

机构

  • 203篇北京理工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清华大学
  • 6篇苏州大学
  • 3篇北京服装学院
  • 3篇承德石油高等...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襄樊学院
  • 2篇烟台师范学院
  • 2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成都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213篇朱鹤孙
  • 60篇曹传宝
  • 40篇王松
  • 29篇杨新林
  • 26篇吕强
  • 21篇李荣志
  • 13篇马西兰
  • 12篇翟华嶂
  • 11篇汪浩
  • 11篇赵东旭
  • 10篇李超
  • 8篇林妮妮
  • 8篇张瑛
  • 7篇方鲲
  • 7篇李云政
  • 6篇李前树
  • 6篇唐森
  • 6篇酒金婷
  • 6篇江锦春
  • 6篇程忠玲

传媒

  • 13篇科学通报
  • 12篇高技术通讯
  • 1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0篇北京理工大学...
  • 7篇高等学校化学...
  • 7篇功能材料
  • 7篇Journa...
  • 6篇材料导报
  • 6篇精细化工
  • 5篇中草药
  • 5篇材料研究学报
  • 4篇物理学报
  • 4篇自然科学进展...
  • 3篇塑料
  • 3篇安全与电磁兼...
  • 3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分子科学学报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化工学报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8篇2007
  • 12篇2006
  • 22篇2005
  • 31篇2004
  • 20篇2003
  • 8篇2002
  • 7篇2001
  • 11篇2000
  • 20篇1999
  • 9篇1998
  • 8篇1997
  • 11篇1996
  • 7篇1995
2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超微金刚石涂层上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的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爆轰法合成的超微金刚石在化学气相沉积 (chemicalvapordepositionCVD)金刚石薄膜的过程中可以起到类似“晶籽”的促进成核的作用 ,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 (DCPlasmaJet)装置上进行的实验结果显示 ,在有UFD涂层的衬底上进行沉积可以使成核率提高 2~ 3倍 ,薄膜的形貌也与正常工艺得到的薄膜有所不同 .较高的衬底温度可能会使部分UFD发生氧化或无定形化 .进一步的研究应着眼于改善UFD的性质和降低基底温度 .
陈权翟华嶂恽寿榕朱鹤孙
关键词:超微粒金刚石薄膜化学气相沉积CVD
等离子体聚吡啶-金属基复合膜的醇-水混合液渗透蒸发分离
1992年
等离子体聚吡咯啶-金属基复合分离膜是一种水优先透过型高效分离膜,其分离系数(α)和渗透通量(J)分别达6.8和1.84kg/m^2h(88 wt-%EtOH,59℃),且连续操作数月后分离性能没有明显衰减。在醇-水混合液高浓度区,该膜表现出很强的循环处理能力:8.8kg/m^2h(88—92%)、6.84kg/m^2h(90.5—95.5%),9.89kg/m^2h(96—99%),与蒸馏法组合使用,可望成为一种实用的乙醇提取工艺。
李广涛朱传剑李荣志朱鹤孙
关键词:膜分离等离子体复合膜
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碳氮晶体薄膜被引量:4
2004年
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 ,以甲烷、氮气和氢气作为气源 ,在Si( 1 0 0 )衬底上成功地制备出了碳氮晶体薄膜 ,并对两种衬底温度下的薄膜性质进行了比较。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薄膜 ,可以看出晶型完整 ,结构致密 ,结晶质量较好。X射线能谱证明了碳氮是以C─N和CN共价键的形式存在 ,氮碳元素的原子比均为 1 .3。X射线衍射确定出在衬底温度为 90 0± 1 0℃时薄膜样品的主要晶相成份是α C3N4,β C3N4,赝立方C3N4,立方C3N4和一个未知相 (面间距d =0 .4 0 0 2nm) ,而在 95 0± 1 0℃时薄膜样品的主要晶相成份是α C3N4,β C3N4,赝立方C3N4,类石墨C3N4和一个未知相 (面间距d =0 .3 984nm)。喇曼光谱分析也证实了薄膜中主要存在α C3N4,β
江锦春程文娟张阳朱鹤孙沈德忠
关键词:晶体薄膜衬底温度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喇曼光谱晶相
中药有效成分川芎嗪缓释材料的制备
<正>中草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应用已有几千年历史。中草药毒副作用小并能够治疗一些令西医西药束手无策的疑难重症而逐步引起国际医学界的重视。但是中草药的传统水煎口服给药方式普遍存在药物在体内代谢快、半衰期短等缺点、须大量频...
李芊王松崔冬梅林妮妮朱鹤孙罗爱琴
关键词:川芎嗪药物释放
文献传递
灵芝破壁孢子与不破壁孢子的显微镜观察与生化测定比较研究被引量:30
1997年
首次对灵芝破壁孢子与不破壁孢子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显微镜下观察,破壁孢子粉与不破壁孢子粉的形态明显不同,采取水提、酸提、水煮三种不同的提取方式,破壁孢子粉提取液中还原糖与多肽含量都明显高于不破壁孢子粉,结果提示经过破壁处理后,灵芝孢子中的化学成分更容易被提取出来。
杨新林朱鹤孙赵东旭徐建兰匡群
关键词:灵芝孢子破壁还原糖多肽
不溶性丝素蛋白薄膜及丝素蛋白管的制备
一种制备不溶性丝素薄膜及管材的新方法,涉及生物高分子材料。选用氯化钙/水/乙醇三元溶液溶解丝素蛋白,经透析制备出20-100mg/ml的丝素蛋白水溶液。将水溶液在低于90℃轻微搅拌下浓缩至100-500mg/ml,此溶液...
曹传宝吕强朱鹤孙马西兰张瑛
文献传递
川芎嗪及其衍生物抗凝血活性的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夏承建王松朱鹤孙
关键词:川芎嗪衍生物抗凝血活性四甲基吡嗪
RGD抗体的研制和其在丝素膜中的应用
2003年
本研究应用双功能偶联剂小分子间苯二甲基二异氰酸盐 (m xylylen diisocyanate ,简称XDI)作桥梁 ,将短肽RGD(GLY ARG GLY ASP SER PRO LYS)粘附生长因子偶联到卵清白蛋白 (Ovalbumin ,简称OVA)载体上 ,对偶联物RGD OVA经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纯化和紫外光谱测定 ,确定RGD与OVA偶联比为 11∶1,用偶联物对兔子进行背部小剂量多点免疫注射 ,诱发出抗RGD抗体 ,利用得到的兔抗RGD抗体IgG包埋于丝素材料内 ,并借助抗原抗体的结合力 ,结合RGD在该丝素膜表面 ,对这种结合有RGD抗体的丝素膜进行培养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cell,简称EC)的试验 ,结果表明 ,结合有RGD的丝素膜与其对照组相比 ,细胞数量有显著提高。
李茂林杨新林朱鹤孙王松范翠红赵军孙立忠
关键词:RGD抗体半抗原丝素膜血管内皮细胞
生物医用胶原及其复合材料被引量:1
1995年
胶原作为哺乳动物中的主要的结构蛋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单一胶原易于制备,同时其侧键有很多活性基因,可与许多高分子材料以化学键结合形成复合材料。胶原及其复合材料作为生物材料有广泛的用途。综述了近年来胶原及其复合材料在诸如体外组织培养、创伤修复药物缓释和器官移植等生物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
孙珊寇同欣朱鹤孙
关键词:胶原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生物医学材料
The Effect of the Atmosphere on the Formation of Fullerene被引量:2
1995年
The effects of He, Ar and N2, as the working gas, on the formation of Fullerenes were studied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fferent inert gases greatly affect both the productivity and the composition of Fullerenes and for the same gas the different pressures also affect the productivity. It was also found that no Fullerenes can be obtained without a working gas. It indicates that the gas of a difinite pressure may be necessary to the formation of Fullerenes. A new possible mechanism of the Fullerenes formation was suggested.
唐光诗张恒建曹传宝李荣志朱鹤孙
关键词:FULLERENE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