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华

作品数:18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脂肪栓塞
  • 8篇栓塞
  • 5篇脂肪栓塞综合...
  • 5篇栓塞综合征
  • 4篇肿瘤
  • 4篇肺癌
  • 3篇脂肪
  • 3篇综合征
  • 3篇肺肿瘤
  • 3篇分子
  • 3篇复习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氧化酶
  • 2篇气管
  • 2篇氢气

机构

  • 18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石家庄市疾病...

作者

  • 18篇李亚华
  • 14篇陈刚
  • 6篇赵瑞贞
  • 6篇王东昌
  • 5篇赵云霞
  • 4篇赵志芳
  • 4篇田凤军
  • 3篇董运芳
  • 3篇郝建东
  • 2篇卢炜
  • 2篇任士卿
  • 2篇王丽飞
  • 1篇邵娟
  • 1篇张秀果
  • 1篇王玲娇
  • 1篇王纯玲
  • 1篇王金成
  • 1篇李淑青
  • 1篇王金城
  • 1篇李旭泽

传媒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国际呼吸杂志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肌酶肌钙蛋白ID-二聚体肺CT变化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比较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患者与同期同类型骨折患者(对照组)各时间段肌酶、肌钙蛋白I(Tnl)、D-二聚体(D-dimer)、肺CT的变化,观察各项指标与病情变化之间的联系。方法35例患者根据Gurd提出的诊断标准确诊为FES,其中31例抢救治疗成活,监测发病后≤24h及3、5、7d时肌酶、TnI、血凝分析,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检查发病3d内和2周内肺CT。对比各项检查指标变化及其之间的联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5例FES患者肌酶均升高,31例经抢救治疗成活患者中28例≤24h达高峰,35例TnI、D-dimer、纤维蛋白原(Fib)也均升高;两组患者肌酶、TnI、Fib、D-dim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CT在急性期呈点片状、絮状、暴风雪样高密度影,随病情好转肌酶、胸部影像、临床症状的好转是同步的。结论骨折后发生FES的患者肌酶、TnI、D-dimer、Fib均比对照组增高,其数值随病情好转下降,与肺部影像吸收好转相一致。测定肌酶、TnI、D-dimer、Fib可为该病诊断、观察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李亚华陈刚郝建东赵瑞贞董运芳卢炜
关键词:肌酶肺CT
肺脂肪栓塞致ARDS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肺脂肪栓塞所致ARDS是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主要死因。其发病机制有机械阻塞理论、肺循环障碍凝结理论、生物化学刺激炎症反应理论、基因发病机制。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有激素、低分子肝素、血管活性药物等。本文就此作一综述,以期为探明其发病机制和防治作出提示。
李亚华陈刚
关键词:脂肪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药物治疗
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及胸CT、肺功能随访被引量:3
2011年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指脂肪颗粒阻塞血管腔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无头部外伤的脑部症状和皮肤黏膜出血点。现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199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根据Curd和Wilson提出的诊断标准,确诊为FES的38例患者,在其发病期间进行了x线胸片,胸、头CT、血气分析检查,对33例痊愈出院半年以上者进行了胸CT、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李亚华陈刚赵瑞贞董运芳郝建东陈勇
关键词:脂肪栓塞综合征X线胸片CT激素治疗随访
氢气干预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氢气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16 只BALB/c雑性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氢气组,氢气组给予吸入60%氢气+40%空气2 h/d处理,干预4周后结束实验,测量癌体的体积及重量,采用苏木精-伊...
王东昌赵云霞赵志芳李亚华王丽飞陈刚
关键词:氢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化酶2肺肿瘤
飞管插管指示气囊损伤后的应急处理并文扶复习
2014年
气管插管技术在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而气管插管指示气囊的管理则是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护理的重要内容。如护理不当或操作失误,导致内气囊压力过高,会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如缺血、坏死、溃疡和炎症,甚至发生食管气管瘘;而压力不足则易导致气道漏气,造成潮气量不足、误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严重的并发症。我科曾收治一名患者,在为患者更换衣物时误损伤指示气囊,我们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避免了重新插管,为患者赢得了抢救时间,同时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患者的费用,现报道如下。
董运芳张秀果刘红梅赵云霞李亚华王东昌田凤军
关键词:应急管理气管插管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鉴别肺癌患者肿瘤热与感染性发热的价值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鉴别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热与感染性发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性粒细胞正常)96例,将患者分为3组:血源性感染组21例,局部感染组49例,肿瘤热组26例。对各组PCT和CRP测定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源性感染组、局部感染组PCT、PCT/CRP较肿瘤热组明显升高,血源性感染组CRP较肿瘤热组明显升高,局部感染组与肿瘤热组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曲线下面积得出PCT/CRP为最佳判断指标。在鉴别肿瘤热与局部感染时,PCT/CRP的截断值为0.005 5,其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96.2%;在鉴别肿瘤热与血源性感染时,PCT/CRP的截断值为0.005 0,其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92.3%。结论在诊断感染方面,PCT/CRP、PCT优于CRP,其中PCT/CRP是鉴别肿瘤热与感染性发热较好的指标。
赵志芳李旭泽赵云霞李亚华王东昌陈刚
关键词:发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质
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3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及其转归。方法:对200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3例典型代表的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治疗等多方面资...
王亚东赵彩彦周俊英田凤军李亚华
氢气干预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 探讨氢气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16只BALB/c雄性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氢气组,氢气组给予吸入60% 氢气+40% 空气2 h/d处理.干预4周后结束实验,测量瘤体的体积及重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氢气组瘤体的体积及重量显著减小,氢气组 Ki-67、COX-2、VEGF的mRNA、蛋白表达显著减少,且其病理形态及细胞异质性相对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氢气干预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生长,其机制与抑制Ki-67、COX-2、VEGF表达有关.
王东昌赵云霞赵志芳李亚华王丽飞陈刚
关键词:氢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化酶2肺肿瘤
呼吸机使用中脂肪栓塞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2008年
李亚华田凤军王金成任士卿
44例多发骨折后脂肪栓塞合征的监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指脂肪颗粒阻塞血管腔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无头部外伤的神经症状和皮肤出血点.现对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44例FES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根据Gurd等[1]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确诊,全部做了胸X片,30例做了胸CT,与其呼吸系统症状进行对比观察.
李亚华陈刚赵瑞贞
关键词:骨折后多发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诊断标准呼吸系统症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