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双菲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三尖瓣
  • 3篇肺动脉
  • 3篇肺动脉高压
  • 2篇血管
  • 2篇三尖瓣返流
  • 2篇青年男性
  • 2篇急性高原
  • 2篇健康青年男性
  • 2篇返流
  • 1篇动脉压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检...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室
  • 1篇心室肌
  • 1篇心室肌复极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分子
  • 1篇血管重构

机构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8篇李双菲
  • 6篇黄岚
  • 5篇武晓静
  • 4篇覃军
  • 3篇杨特
  • 3篇李相俊
  • 2篇刘曦
  • 2篇徐佰达
  • 1篇卢巍
  • 1篇叶建宁
  • 1篇余洁
  • 1篇邓梦杨
  • 1篇康华利
  • 1篇郑双锦
  • 1篇张继航
  • 1篇卞士柱
  • 1篇唐才发
  • 1篇李黔宁
  • 1篇常成
  • 1篇郑薇

传媒

  • 4篇军事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健康青年男性急性高原暴露时三尖瓣返流的特点及与AMS的关系
研究背景:  三尖瓣返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普遍存在于健康人群。因年龄、种族和性别的不同,三尖瓣返流的发生率也不同,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男性多于女性。在国外,三尖瓣...
李双菲
关键词:三尖瓣返流急性高原病青年男性病理关系
文献传递
急性高原暴露时肺动脉压变化对体能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暴露时肺动脉压变化对体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012年7~8月,以231名健康男性青年为研究对象,根据高原暴露情况分为平原组(n=135)、急进高原组(n=96),观察平均肺动脉压(MPAP)变化对体能( PWC170)的影响并分析生命体征、心功能指标变化在其中的作用。结果①急进高原组MPAP、右心室(RV)-Tei指数较平原组显著升高[MPAP:(23.07±6.85)mmHg vs (14.93±3.88)mmHg,P<0.01;RV-Tei:0.27±0.06 vs 0.19±0.05,P<0.01],PWC170较平原组显著降低[(807.86±133.22) kg· m/min vs (1003.33±168.11)kg· m/min,P<0.01];②急性高原暴露后肺动脉压增高组PWC170显著低于肺动脉压正常组[(726.97±102.47)kg· m/min vs (846.43±129.39)kg· m/min,P<0.01],RV-Tei显著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0.31±0.07 vs 0.25±0.05, P<0.01)。 PWC170与 MPAP 呈负相关:R =-0.41, P <0.01;PWC170与 RV-Tei 呈负相关:R=-0.30,P<0.01。结论急性高原暴露时肺动脉压增高是体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肺动脉压增高导致右心功能降低有关。
杨特武晓静李双菲李相俊覃军黄岚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
高原暴露健康青年人群心室肌复极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原暴露在不同海拔及不同习服时间的健康青年男性心室肌复极的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择143名初次进入高原的健康青年男性,由同一人分测在海拔500 m、进入海拔3700 m高原24 h、海拔4400 m习服7 d、海拔4400 m习服50 d心电图的变化。结果与海拔500 m比较,进入海拔3700 m 24 h内、海拔4400 m习服7 d,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显著升高(P<0.01),经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经心率校正的T波峰末间期(TpTec)显著延长(P<0.05),氧饱和度显著降低(P<0.05),QT间期、T波峰末间期(TpTe)显著缩短(P<0.05)。与海拔500 m比,海拔4400 m习服50 d后,氧饱和显著降低(P<0.05),仍未恢复到平原水平,收缩压、舒张压、QTc、QT、V3TpTe、V3TpTec间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高原暴露健康青年男性心室肌复极时程显著增加,习服后心室肌复极时程又逐渐恢复到平原水平,提示随着高原环境停留时间的延长,心室肌复极变化会随着机体适应和调节得到一定的恢复。
徐佰达卢巍余洁覃军张继航李双菲黄岚
关键词:心室肌复极QT间期QTC间期
不同时间高原暴露人群脑血管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参数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平原人群在高原不同暴露时间脑血管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参数的差异。方法收集世居平原、急进高原、高原初步习服以及完全习服人群的人口学资料以及5条脑血管的TCD检查结果,比较上述人群各血管参数的差异性。结果 4组人群之间TCD检查参数显著不同(P<0.01)。世居平原人急进高原后,脑血流速度急剧增加,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阻力指数(resistent index,RI)降低,在高原短期习服后,血流速度以及PI和RI均逐渐恢复,长时间习服后多数脑血管的血流速度恢复至平原水平,部分血管血流速度低于平原值(双侧大脑中动脉和右椎动脉)。结论不同高原暴露时间对世居平原人群脑血流影响不同,高原完全习服对脑血流速度与PI、RI的影响具有不一致性。
卞士柱李黔宁李明唐才发叶建宁徐佰达李双菲郑双锦黄岚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血流速度
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临床意义及长期预后被引量:3
2014年
三尖瓣反流普遍存在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和健康人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以功能性和继发性多见。当反流量少时常被误认为是良性病变,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原发疾病治愈或改善后,三尖瓣反流就可以随之消失。但是近来发现,即使微量的三尖瓣反流也往往与原发疾病的预后相关,对三尖瓣反流又有了新认识。现主要对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及临床预后进行综述。
李双菲黄岚武晓静
关键词:三尖瓣反流长期预后
健康青年男性急进高原肺动脉高压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急性高原暴露条件下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 )的危险因素。方法从2012年6~8月共纳入552例世居平原非藏族健康青年男性,乘飞机(2 h)从海拔450 m平原地区急进到海拔3700 m地区,收集24 h内人口学资料(吸烟、饮酒、高原暴露史、身高、体质量、年龄),测定血氧饱和度(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血压、心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收缩压( 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 ,PASP),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H的危险因素。结果 PH发生率为23.10%,PASP升高组与正常组相比,SaO2[(86.10±3.44)%vs(89.09±2.65)%]显著性降低(P<0.01),而吸烟、饮酒、高原暴露史、体质量指数(21.48±2.34)kg/m2 vs(21.55±2.21)kg/m2、年龄(22.45±4.08)岁vs(22.78±4.00)岁、收缩压(118.70±10.28)mmHg vs(118.21±11.17)mmHg、舒张压(78.68±9.17) mmHg vs(78.15±9.87) mmHg、心率(85.66±15.40)次/min vs(85.41±12.61)次/min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aO2降低(OR:0.711,95%CI:0.647~0.782,P<0.01)是PH的危险因素。结论非藏族健康青年男性急性高原暴露后,SaO2降低是PH的危险因素,而吸烟、饮酒、高原暴露史、体质量指数、年龄、血压、心率并不是PH的危险因素,为筛选、预防PH提供理论依据。
李相俊武晓静覃军杨特李双菲刘曦黄岚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青年男性
急性缺氧对健康人三尖瓣返流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急性缺氧和短期缺氧适应对三尖瓣返流的影响。方法从2012年5~9月共入选176例健康青年男性。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采集急性缺氧(氧浓度12%)前后三尖瓣返流的相关参数(返流面积、返流压差、最大返流速度),分析急性缺氧前后三尖瓣返流发生和缓解的情况。结果与常氧组相比,急性缺氧组三尖瓣返流率(76%vs 48%)、返流压差(25.65 mmHg vs 19.33 mmHg)、最大返流速度(251.38 cm/s vs 220.62 cm/s)明显升高,而返流面积无明显差异。与急性缺氧组相比,缺氧2周组三尖瓣返流率(50%vs 76%)、返流压差(20.83 mmHg vs 25.65 mmHg)、最大返流速度(225.69 cm/s vs 251.38cm/s)明显下降,而返流面积则无明显差异。结论急性缺氧促进并加重三尖瓣返流,而短期的缺氧适应可以逆转该过程。
李双菲武晓静杨特李相俊覃军刘曦黄岚
关键词:三尖瓣返流缺氧
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时对肺血管壁Jagged2/Notch3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时肺血管壁Jagged2/Notch3信号分子表达的变化,探讨Jagged2/Notch3信号在肺动脉高压发生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溶剂对照组(S组)和野百合碱模型组(M组),每组15只,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野百合碱50 mg/kg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溶剂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溶媒。4周时通过HE染色观察肺血管重构,通过右心导管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 PAP)和右心室收缩压(RVSP)。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肺血管壁Jagged2/Notch3/Hes5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和溶剂对照组相比,4周时野百合碱模型组的血管壁显著增厚,中膜厚度百分比增加(P<0.01);此外野百合碱模型组的m PAP和RVS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和溶剂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Jagged2主要表达于肺小动脉内膜,Notch3、Hes5主要表达于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与溶剂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相比,野百合碱模型组肺小动脉的Jagged2、Notch3和Hes5表达显著增高。结论:Jagged2/Notch3信号分子的激活可能在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常成靳鹏郑薇康华利邓梦杨李双菲武晓静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野百合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