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新
- 作品数:181 被引量:588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Cu三晶体中各晶粒滑移系上切应力分析被引量:2
- 1999年
- 采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三晶体在单向拉伸载荷作用下弹性阶段的应力场,分析了三晶体中各晶粒主滑移系上的切应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当晶界平行于加载轴时,该晶界对其两侧晶粒有很明显的作用,较大程度的改变晶粒滑移系的形式,而且作用程度要超过三晶交点的作用,倾斜晶界则没有明显的作用.
- 任德斌彭兆行李守新王中光
- 关键词:滑移系有限单元法铜切应力
- 高周疲劳条件下高强钢临界夹杂物尺寸估算被引量:36
- 2005年
- 依据Murakami的“夹杂物等效投影面积模型”估算了在高周疲劳条件下一定硬度(或强度)高强钢的“临界夹杂物尺寸:.估算结果表明,随着钢硬度(或强度)的增加.“临界夹杂物尺寸”逐渐减小; “临界夹杂物尺寸”也受构件表面机加工粗糙度的影响,表面越光洁,这个尺寸也越小.从本文几种钢的实验数据以及其它已发表的数据都可以间接证明,估算的临界尺寸是合理的.
- 杨振国张继明李守新李广义王清远惠卫军翁宇庆
- Cu单晶中疲劳早期位错花样演化的观察与模拟被引量:7
- 2000年
- 采用离散的位错动力学方法,用计算机模拟循环形变单滑移取向Cu单晶中疲劳早期位错花样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并利用扫描电镜电子通道衬度(SEM—ECC)技术对其进行了观察.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实验观察较好地吻合.提出了在循环形变早期位错脉络的形成和演化是从同号的基体位错墙开始的,基体偶极子位错墙是两个异号基体位错墙合并的结果,在偶极子位错墙破碎并演化为基体脉络的过程中螺型位错段起到了重要作用等观点。
- 杨继红李勇李守新马常祥李广义
- 关键词:铜单晶
- 晶界取向差对双晶高温合金常温和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
- 2025年
- 采用双籽晶法制备一系列具有特定晶界取向差(GBs)的第二代双晶高温合金并分别在常温和760℃进行拉伸实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晶界组织并研究了晶界取向差对这种双晶高温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双晶合金的拉伸性能随着晶界取向差的增大而降低,但是在不同温度拉伸性能降低的趋势不同。常温抗拉强度随着晶界取向差的增大逐渐降低;760℃抗拉强度在晶界取向差小于8°时几乎不变,晶界取向差为8°~12°时极快地降低。常温拉伸断裂后的伸长率不随晶界取向差的变化而变化,760℃断后伸长率在晶界取向差为0°~4°和8°~12°时极快地降低。随着晶界取向差的增大,760℃拉伸断裂方式由类解理断裂转变为沿晶断裂,常温拉伸的断裂方式为解理断裂。最后用断裂机制能量模型定性解释了在760℃拉伸断裂机制的转变:随着晶界取向差的增大晶界结构逐渐复杂,晶界开裂能量门槛的降低和晶界能量积累速度的提高使拉伸断裂机制由类解理断裂转变为沿晶断裂。
- 马修戈吴庆辉庞建超刘增乾李守新李守新张哲峰
- 关键词:金属材料高温合金取向差
- 夹杂物尺寸和氢含量对高强钢在超长疲劳寿命条件下S-N曲线形状的影响
- <正>主要从断裂力学角度出发,配合实验结果,分析了夹杂物尺寸、氢含量与高强钢超长疲劳寿命的关系,进而讨论了夹杂物尺寸和氢含量是如何影响S-N曲线形状的,主要包括:(2)夹杂物尺寸和氢含量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 杨振国李守新
- 关键词:氢含量高强钢S-N曲线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总应变能变化量的金属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总应变能变化量的金属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利用滞回曲线计算总应变能,然后将不同机械应变幅下的总应变能作差以抵消无损伤弹性应变能对寿命预测结果的影响,最后将总应变能变...
- 邹成路庞建超高崇李守新张哲峰
- 82A和82B高强钢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对某钢厂生产的82A和82B高强钢进行了高周疲劳性能试验研究,得到了这两种钢的疲劳应力-寿命曲线(S-N曲线)及疲劳强度。用扫描电镜对试样的疲劳断口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对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后的82A钢的疲劳裂纹大多从表面缺陷处萌生,而夹杂物没有变性处理的82B钢的疲劳裂纹则从非金属夹杂物及表面缺陷处萌生,且从内部非金属夹杂物处萌生的疲劳断口呈"鱼眼"特征。讨论了非金属夹杂物对高强钢疲劳性能的影响。
- 杨俊王新华柳洋波李守新王万军于会香
- 关键词:高强钢夹杂物变性非金属夹杂疲劳断口
- 循环形变对超细晶铜室温拉伸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4年
- 研究了循环形变处理对等通道转角挤压方法(ECAP)制备的超细晶铜(UFG—Cu)室温拉伸行为的影响.与制备态 相比,循环形变处理后UFG—Cu的塑性变形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应力-应变曲线上出现流变应力的平台区,在此区域没 有应变硬化和颈缩发生,均匀延伸率由制备态的约2%提高到约6%.探讨了该阶段变形的机制以及导致这种变化的可能因素.
- 黄崇湘吴世丁李广义刘腾姜传斌李守新
- 关键词:等通道转角挤压超细晶铜循环形变
- 晶体取向对铜单晶体循环硬化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 2000年
- 研究了不同取向铜单晶体的循环硬化行为结果表明,晶体取向对双滑移和多滑移取向铜单晶 体的循环硬化行为有强烈的影响不同取向钢单晶体的初始循环硬化率 00.2与晶体中的位错反应模式、强 度以及交滑移机会密切相关临界双滑移晶体在循环硬化初始阶段呈现出独特的应变突发行为。
- 李小武王中光李守新
- 关键词:铜单晶体晶体取向位错位错
- 全文增补中
- 小口径穿甲试验靶板弹孔和残余弹体显微组织研究被引量:16
- 2002年
- 根据小口径穿甲试验结果 ,从材料微观结构的变化和分析研究靶板的抗力、损伤机制和穿甲弹的侵彻消耗过程 .利用扫描电镜和光学金相显微镜研究了 45 #钢靶板高速冲击穿孔的显微组织 ,从穿孔表面到靶板内部 ,可分为熔化快凝层、再结晶细晶层、形变层和正常基体组织 .在细晶层和形变层中 ,铁素体晶粒的变形量要远远大于珠光体的变形量 ,部分珠光体开裂 ,其周围形成微裂纹或微孔洞 .侵彻过程中残余弹体的显微结构变化和质量侵蚀消耗仅局限在头部 3~ 4mm的狭小区域内 .
- 丛美华黄德武段占强李守新
- 关键词:靶板显微组织结构熔化韧窝穿甲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