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萍 作品数:17 被引量:60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温血高钾持续灌注心肌保护在心脏移植中的应用 2004年 目的 探讨温氧合血持续灌注对被移植离体心脏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移植心脏取回后立即行温氧合血高钾 (钾浓度 10~ 2 0mmol/L)持续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保护心肌 ,升主动脉开放前停止。结果 3例移植心脏均自动复跳 ,复苏后心功能良好。结论 温氧合血高钾持续灌注可减少晶体用量 ,缩短供心的缺血时间 ,获得完善的心肌保护效果。 李平萍 周庆玲 陈忠堂 孙强 张永善关键词:持续灌注 心肌保护 温血 移植心脏 心脏移植 钾浓度 氯胺酮对大鼠大脑皮层和丘脑突触体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动态观察氯胺酮对大鼠大脑皮层和丘脑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32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麻醉组、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10ml·kg- 1,其余各组均为腹腔注射氯胺酮 10 0mg·kg- 1。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 10min断头 ,麻醉组、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分别在大鼠翻正反射消失后 10min、翻正反射恢复后和完全清醒后断头 ,取双侧大脑皮层和丘脑匀浆 ,离心 ,制备粗制突触体 ,用分光光度法测Na+,K+-ATP酶活性。结果 大鼠氯胺酮 10 0mg·kg- 1腹腔注射能明显降低大脑皮层和丘脑Na+,K+-ATP酶活性 ,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 32 8%和 31 4 % (P <0 0 5 ) ,而在翻正反射恢复后和动物完全清醒后Na+,K+-ATP酶活性恢复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5 )。结论 Na+。 张志龙 李彦东 张来柱 李士云 李平萍 张继跃关键词:氯安酮 大脑皮层 丘脑 ATP酶 颅内动脉瘤手术的麻醉 1996年 颅内动脉瘤手术的麻醉李平萍(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宁272129)颅内动脉瘤是动脉内腔局部的扩张,动脉壁的局部脆弱,内部压力增加而引起的一种瘤状突出。起病急,症状重,给麻醉带来一定困难。我院采用了术前、术中及术后血压控制的方法,成功地进行了颅内动脉瘤... 李平萍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手术 巨大动脉瘤 硫喷妥钠 心血管反应 控制性降压 维持麻醉 磷酸肌酸钠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CP)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房间隔缺损(ASD),或室间隔缺损(VSD)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CP停搏液组和冷晶体高钾停搏液组。2组患儿均于体外循环(CPB)前、主动脉阻断10 min、转流结束后,术后2 h和术后12 h,抽取中心静脉血2 mL,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分别记录临床观察指标(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手术结束后及术后12 h多巴胺用量)。结果:CP组临床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2组CK-MB和cTnI浓度均于主动脉阻断后开始上升,于转流结束后达高峰,与CPB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实验组主动脉阻断后各时点升高的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心内直视术中,应用含CP的停搏液对婴幼儿心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安国营 张洪宇 李平萍 孙卓祥 乔衍礼 刘宏生 张来柱 褚衍林 陈忠堂关键词:磷酸肌酸 婴幼儿 心脏外科手术 心肌保护 婴幼儿体外循环炎性因子的变化及其对心肌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炎性因子浓度的变化及其对心肌损伤的研究。方法 20例施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患儿分别在转流前(TI),转流结束后20 min(T2),术后2 h(T3),术后6 h(T4),术后12 h(T5)测定血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黏附因子(sICAM-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激酶(CK)、肌酐蛋白(cTnI)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浓度。结果 CPB结束后T3、T4、T5时间CKMB、CK、LDH血浆浓度较T1时间均明显增高(P<0.05),T3时间cTnI血浆浓度较T1时间明显增高(P<0.05)。CPB结束后T2、T3、T4、T5时间IL-6、TNF-α、MDA血浆浓度较T1时间明显增高(P<0.05),T3、T4、T5时间sICAM-1血浆浓度较T1时间明显增高,而SOD血浆浓度较T1时间明显降低(P<0.05)。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心肌功能存在损害,其机理可能与体外循环术后再灌注损伤,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释放导致心肌及内皮损伤有关。 李平萍 刘高利 程前进 褚衍林 马黎明 武广华 李传文 李祥 陈国庆关键词:体外循环 婴幼儿 细胞因子 IL-6、TNF-α及sICAM-1在婴幼儿体外循环肺损伤中的表达及超滤干预效果 2011年 目的 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机理及改良超滤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20例)、改良超滤组(M组,20例).M组在转流结束后应用改良超滤.分别在转流前(T1),转流结束后20 min(T2),术后2 h(T3),术后6 h(T4),术后12 h(T5)及术后24 h(T6)测定记录呼吸停顿压(Ppause)、潮气量(TV)、呼吸频率(F)、吸入氧浓度(FiO2)和吸气比例(insp )并测量动脉血浆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粘附因子(sICAM-1)浓度.结果 两组体外循环术后较术前肺静态顺应性(Cstat)、氧合指数(OI) 明显降低,肺泡-动脉氧分压(AaDO2)明显增加,在T3、T4 、T5时间M组Cstat、OI明显高于C组;AaDO2明显低于C组.IL-6、TNF-α及sICAM-1浓度术后均明显升高,sICAM-1浓度高峰较迟.在T2、T3、T4、T5时间IL-6、TNF-α及sICAM-1浓度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术后肺功能损害可能与CPB术后大量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及黏附因子合成与分泌导致肺毛细血管内皮损伤有关.改良超滤可迅速滤出水分,提高胶体渗透压,改善患儿肺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具有良好肺保护作用,但无明显降低血浆中炎性因子浓度的作用. 马黎明 褚衍林 乔衍礼 武广华 李平萍 张来住 刘宏生 程前进 李祥 张洪宇 陈国庆 郑善光 刘高利 安国营 孙卓祥 董海新关键词:体外循环 超滤 改良超滤联合平衡超滤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IL-6,TNF-α,sICAM-1血浆含量和心功能影响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心肌损害机理及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对心肌保护效果。方法: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C)、改良超滤组(M)和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组(U)。M组在转流结束后应用改良超滤,U组在转流开始后进行平衡超滤,转流结束后进行改良超滤。分别在转流前(T1)、转流结束后20min(T2)、术后2h(T3)、术后6h(T4)、术后12h(T5)和术后24h(T6)测量动脉血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黏附因子(sICAM-1)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酐蛋白(CTn-1)、脑利钠肽(BNP)的浓度。结果:IL-6、TNF-α及sICAM-1体外循环术后浓度三组均明显升高,U组的IL-6、TNF-α及sICAM-1浓度明显低于M组和C组。SOD体外循环术后浓度三组均降低,U和M组较C组降低明显;MDA体外循环术后浓度C和M组增高,U组无明显增高;CTn-1、CK-MB体外循环术后血浆浓度三组均较术前增高,U和M组较C组增高明显;BNP体外循环术后血浆浓度U和M组较术前明显降低,U组和M组明显低于C组。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心肌损害可能与大量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及心肌再灌注损伤有关。联合应用平衡超滤和改良超滤可降低血浆中的炎性因子及脑利钠肽的浓度,对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有一定作用,但无明显减轻心肌急性损伤作用。 李祥 马黎明 褚衍林 乔衍礼 武广华 程前进 张洪宇 李平萍 张来柱 刘宏生 孙立新 董海新关键词:体外循环 婴幼儿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两种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对苏醒及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6例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术中采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持续泵入维持麻醉;对照组术中采用芬太尼持续泵入维持麻醉。所有患者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插管时,观察组SBP、DBP、MAP、HR分别为(89.1±8.9)、(74.9±3.6)、(76.7±7.5)mm Hg、(83.6±8.7)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94.4±9.4)、(80.1±8.1)、(80.8±6.5)mm Hg、(89.1±9.3)次/min],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35、3.40、2.37、2.48,均P<0.01)。观察组苏醒时间为(13.36±2.42)min,拔管时间为(12.53±3.61)min,明显低于对照组[(20.28±3.81)、(19.16±4.64)min],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8.99、6.50,均P<0.01)。观察组术后苏醒质量评分[(4.26±0.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72±0.46)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41,P<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式用于OPCABG手术较芬太尼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苏醒快,质量佳。 李平萍 李传文 孙庆燕关键词:舒芬太尼 丙泊酚 芬太尼 血液动力学 苏醒质量 心脏二次手术的体外循环体会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总结心脏二次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体会。方法实施心脏二次手术患者15例,其中经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10例,股动-静脉插管4例,升主动脉-腔房管1例。均在浅中低温下行体外循环。15例均采用4∶1氧合血心肌保护液。结果体外循环时间超过120 min 6例,心脏自动复跳8例,除颤后复跳7例。术中行超滤10例。术后1例因脑出血死亡,2例自动出院,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二次手术患者具有病史长,病情重,心功能差,ECC时间长等特点,采取综合的心肌保护措施,加强血液保护,及时的超滤是心脏二次手术的ECC管理的关键。 李传文 李平萍 李宪卿 孙庆燕关键词:体外循环 老年病人的硬膜外麻醉体会 1996年 老年病人的硬膜外麻醉体会李平萍(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随着年龄增加,机体的形态和脏器功能呈退化性改变,老年人重要脏器如心、肺、肾的功能及贮备能力降低,对异常状态的应激能力及恢复能力也降低,所以在麻醉过程中对麻醉药的耐受性也降低。术前病人合并其他疾病明显... 李平萍关键词:老年人 硬膜外阻滞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