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康

作品数:26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数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电气工程
  • 12篇理学
  • 4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4篇铁电
  • 10篇铁电薄膜
  • 5篇溶胶
  • 5篇热释电
  • 5篇钛酸铅
  • 5篇锆钛酸铅
  • 5篇PB
  • 4篇光刻
  • 4篇ZR
  • 3篇电池
  • 3篇溶胶-凝胶法...
  • 3篇太阳能
  • 3篇太阳能电池
  • 3篇陶瓷
  • 3篇凝胶法制备
  • 3篇热释电系数
  • 3篇红外
  • 3篇钙钛矿结构
  • 3篇衬底
  • 2篇溶胶-凝胶

机构

  • 22篇苏州科技学院
  • 1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6篇李建康
  • 11篇姚熹
  • 2篇解振海
  • 2篇卢岩
  • 2篇臧涛成
  • 2篇侯芳
  • 2篇乔逸舟
  • 2篇林健敏
  • 2篇颜佳华
  • 2篇何剑
  • 1篇张良莹
  • 1篇汪静
  • 1篇赵帮岭
  • 1篇刘兴
  • 1篇张斌
  • 1篇陈世怡
  • 1篇李旭
  • 1篇黄孜诚
  • 1篇李杨
  • 1篇叶成根

传媒

  • 3篇红外
  • 3篇压电与声光
  • 2篇红外与毫米波...
  • 2篇功能材料与器...
  • 2篇电子元件与材...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桂林工学院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外热释电薄膜探测器敏感元的研究
2009年
红外探测器不论是在军事还是在民用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非致冷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由于具有光谱响应宽、无需致冷等显著优点,近年来成为红外成像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结构中最关键的部分是敏感元。本文采用半导体光刻工艺和化学腐蚀的方法成功地对钛酸铅(PT)铁电薄膜进行了刻蚀,同时采用剥离技术对相应的电极实现了图形化。
李杨张拓郑海川叶成根李建康
关键词:光刻红外
发挥共建项目优势,提高实验室层次被引量:2
2009年
苏州科技学院物理系在2005年和2008年连续两次获得财政部关于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项目的支持。通过建设,改善了我院物理系实验教学的条件,加强了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内涵,提高了整个实验室的层次。
李建康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性实验中央与地方共建
预退火工艺对Bi_(3.15)Nd_(0.85)Ti_3O_(12)铁电薄膜性质的影响
2009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Pt/Ti/SiO2/Si基片上制备了Bi3.15Nd0.85Ti3O12铁电薄膜。将薄膜分别进行每一层预退火、每二层预退火、每三层空气中500℃预退火10min,分别称为a、b、c组薄膜,最后都于氮气氛中680℃总退火0.5h。结果表明,预退火工艺对薄膜的铁电性能影响较大,而对取向基本没有影响。同时,a、b两组薄膜的铁电性能(2Pr分别为47.8μC/cm2和51.9μC/cm2)远远优于c组薄膜的铁电性(2Pr=28.7μC/cm2)。所有Bi3.15Nd0.85Ti3O12薄膜都呈现良好的抗疲劳特性。
侯芳臧涛成李建康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铁电薄膜
非致冷热释电红外探测器敏感元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非致冷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由于具有光谱响应宽、无需致冷等显著优点,近年来成为红外成像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结构中最关键的部分是敏感元。研究敏感元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采用半导体光刻工艺和化学腐蚀的方法成功地对PZT铁电薄膜进行刻蚀,同时采用剥离技术对相应的电极实现了图形化。
李建康姚熹
关键词:光刻
LaNiO_3衬底上Pb(Zr_xTi_(1-x))O_3铁电薄膜及梯度薄膜的制备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报道了在镍酸镧(LaNiO3,简称LNO)衬底上锆钛酸铅[Pb(ZrxTi1-x)O3,简称PZT]铁电薄膜及其成分梯度薄膜的结构、介电性能、铁电性能以及热释电性能.首先通过金属有机化合物热分解(MOD)法在Si(100)基片上制备出LaNiO3薄膜,再通过溶胶-凝胶(sol-gel)法,在LNO/Si(100)衬底上制备出Pb(Zr0.80Ti0.20)O3[PZT(80/20)]和Pb(Zr0.20Ti0.80)O3[PZT(20/80)]铁电薄膜及其成分梯度薄膜.经俄歇微探针能谱仪(AES)对制备的梯度薄膜进行了成分深度分析,结果证实成分梯度的存在.经XRD分析表明,制备的梯度薄膜为四方结构和三方结构的复合结构,但其晶面存在一定的结构畸变.经介电频谱测试表明,梯度薄膜的介电常数比每个单元的介电常数要大,但介电损耗相近.在10kHz下,梯度薄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分别为317和0.057.经电滞回线的测试表明,梯度薄膜的剩余极化强度比每个单元都大,而矫顽场却明显较小.梯度薄膜的剩余极化强度和矫顽场分别为29.96μC·cm-2和54.12kV·cm-1.经热释电性能测试表明,室温下梯度薄膜的热释电系数为5.54×10-8C·cm-·2K-1,高于每个单元的热释电系数.
李建康姚熹
关键词:锆钛酸铅热释电系数
不同衬底上Pb(Zr_(0.52)Ti_(0.48))O_3择优取向铁电薄膜的制备和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通过MOD法在Si(100)和Pt(111)Ti SiO2Si基片上制备出LaNiO3(LNO)薄膜.再通过修正的Sol gel法,在Pt(111)Ti SiO2Si,LNO Si(100)和LNO Pt Ti SiO2Si三种衬底上制备出具有择优取向的Pb(Zr0.52Ti0.48)O3铁电薄膜.经XRD分析表明,LNO薄膜具有(100)择优取向的类钙钛矿结构;PZT薄膜均具有钙钛矿结构,且在Pt(111)Ti SiO2Si衬底上的薄膜以(110)择优取向,在LNO Pt Ti SiO2Si和LNO Si(100)衬底上的薄膜以(100)择优取向.经场发射SEM分析和介电、铁电性能测试表明,在LNO Si和LNO Pt Ti SiO2Si衬底上的PZT薄膜的平均粒径、介电常数以及剩余极化强度均比以Pt Ti SiO2Si为衬底的薄膜大.
李建康姚熹
关键词:PZT铁电薄膜
水浴沉积法制备硫化镉薄膜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化学水浴沉积法制备了半导体薄膜硫化镉(CdS)太阳能电池材料,对影响成膜的因素以及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溶液的pH值以及薄膜的退火温度是影响成膜的重要因素。实验中pH值范围控制在10.5~10.8之间,最佳退火温度为400℃。另外退火时滴加CdCl2溶液并将其涂抹于薄膜表面,可以使薄膜在可见光范围的透过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林健敏解振海颜佳华乔逸舟曹元硕林英豪李建康
关键词:CDS薄膜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
一种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初步研究
2011年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与商用硅电池相比,由于具有转化效率较高、制作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简要介绍了DSSC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基本原理,重点分析了DSSC太阳能电池的关键组成和影响光电转化效率的因素。采用胶带涂覆法在柔性ITO衬底上制备了多孔纳米TiO_2薄膜,通过给其配置相应的染料和电解质组装成了柔性DSSC太阳能电池。经简单测试,该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性能为:开路电压>100 mV,短路电流>1.2 mA。
陈世怡黄孜诚李旭颜佳华林健敏乔逸舟何剑李建康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TIO_2薄膜
不同衬底上锆钛酸铅铁电薄膜及其成分梯度薄膜的制备和研究
李建康
关键词:铁电体铁电材料铁电薄膜锆钛酸铅
化学水浴法制备CdS薄膜退火工艺的研究
2014年
基于化学水浴沉积法以硫脲为硫源,醋酸镉为镉源,氨水作为缓冲剂,制备太阳能电池用半导体薄膜硫化镉(CdS),研究不同的退火温度和是否涂敷CdCl2溶液对CdS薄膜的影响。采用X线衍射仪、电子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对硫化镉薄膜的结构、形貌及光学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悬涂CdCl2溶液退火处理可明显改善CdS薄膜的结晶及其光学性质,最佳退火温度为400℃,退火时间为60min。
詹红李建康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退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