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彩东

作品数:135 被引量:391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甘肃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13篇科技成果
  • 10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127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37篇肝炎
  • 36篇乙型
  • 33篇乙型肝炎
  • 33篇病毒
  • 22篇慢性
  • 21篇肝炎病毒
  • 20篇乙型肝炎病毒
  • 18篇色谱
  • 18篇细胞
  • 16篇高效液相
  • 15篇液相色谱
  • 15篇色谱法
  • 15篇相色谱
  • 15篇慢性乙型
  • 15篇高效液相色谱
  • 14篇液相色谱法
  • 14篇慢性乙型肝炎
  • 13篇感染者
  • 10篇外周
  • 10篇外周血

机构

  • 133篇兰州市第二人...
  • 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甘肃省人民医...
  • 3篇甘肃中医药大...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医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甘肃省医学情...
  • 1篇甘肃省科学技...
  • 1篇甘肃省药品检...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甘肃省肿瘤医...

作者

  • 134篇李彩东
  • 62篇吴斌
  • 40篇田鹏飞
  • 40篇张伟
  • 35篇段正军
  • 27篇王信
  • 21篇潘新波
  • 20篇李惠军
  • 18篇陈锡莲
  • 14篇王聪庆
  • 14篇杨勇卫
  • 9篇丁丽
  • 8篇刘学梅
  • 7篇师彦平
  • 7篇梁新宇
  • 6篇王艳红
  • 5篇许筠
  • 5篇徐杰
  • 5篇徐家玥
  • 4篇李惠新

传媒

  • 24篇国际检验医学...
  • 7篇中国药师
  • 7篇西部中医药
  • 5篇中国中医药信...
  • 5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国现代应用...
  • 3篇甘肃中医学院...
  • 3篇实用肝脏病杂...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西北药学杂志
  • 2篇肝脏
  • 2篇兰州医学院学...
  • 2篇实用中医药杂...
  • 2篇中国药房
  • 2篇甘肃医药
  • 2篇中国药业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年份

  • 5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0篇2017
  • 8篇2016
  • 19篇2015
  • 12篇2014
  • 17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8
  • 3篇2007
  • 1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7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病毒载量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HBV携带者(ASC)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变化的规律,探讨T淋巴细胞与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ALT及TBil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75例HB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SC组(112例)、CHB组(63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84例作为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同时检测肝功能指标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SC和CHB组TGF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CD4+与CD8+T淋巴细胞比值显著降低(P<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P<0.05或P<0.01)。ASC与CHB组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均降低,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升高,CD4+与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降低。结论 TGFβ可能参与了CHB的发病过程,其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T淋巴细胞、抗原递呈细胞成熟分化的抑制等多个环节发挥作用。
李彩东吴斌陈锡莲田鹏飞段正军
关键词:T淋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
肝泰片质量标准研究
2008年
目的建立肝泰片质量标准。方法对珠子草、甘草进行薄层鉴别研究,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没食子酸在4.16~41.6μg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31%,RSD为0.69%(n=5)。结论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李彩东吴斌师彦平
关键词:没食子酸高效液相色谱
抗肝纤对CCl_4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997年
目的:研究抗肝纤的保肝作用。方法:小鼠皮下注射CCl_4、抗肝纤灌胃6d后,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肝糖原含量和戊巴比妥纳睡眠时间,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抗肝纤16、8、4g(相当生药)·kg ̄(-1)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较对照组降低42.2,33.7,18.7%,肝糖原含量增加137.0,109.9,58.0%,并显著缩短CCl_4肝损伤小鼠戊巴比妥纳睡眠时间。抗肝纤对CCl_4致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也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抗肝纤对CCl_4致小鼠实验性急性肝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吴斌陈义秦存林李彩东
关键词: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中医药疗法
HBV感染者HBV血清标志物水平与HBV DNA及肝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HBV免疫学标志物(HBsAg、HBeAg、HBeAb、HBcAb)定量水平与HBV DNA载量和肝功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HBV携带者60例(ASC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CHB组)、肝硬化患者60例(LC组)、肝癌患者60例(HCC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运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HBsAg、HBeAg、HBeAb、HBcAb定量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肝功能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HCC组中HBsAg定量水平、HBV DNA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表达最高,CHB组HBsAg和HBeAg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r=0.342,P=0.000;r=0.436,P=0.000),HBeAb定量与HBV DNA载量呈负相关(r=-0.227,P=0.001),ALT水平与HBeAg定量呈正相关(r=0.200,P=0.000),ALT水平与HBeAb定量呈负相关(r=-0.156,P=0.001)。结论 HBV血清标志物定量水平与HBV DNA和ATL有一定的相关性,三者结合可作为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
李惠军吴斌李彩东
关键词:血清标志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某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及其与患者肝功能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患者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PCR法检测532例慢性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并同时测定其肝功能。结果 532例不同临床类型慢性HBV感染者中,B型168例(31.58%),C型320例(60.15%),B/C混合型32例(6.02%),未分型12例(2.25%)。甘肃地区慢性HBV感染者中,以C基因型为主,其次为B基因型,部分以B/C混合型存在。感染C基因型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高于B型感染者,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其清蛋白水平低于B型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肃地区病毒性肝炎以C基因型为主,以C基因型为主,其次为B基因型,部分以B/C混合型存在。
李彩东吴斌田鹏飞段正军
关键词:基因型聚合酶链反应肝功能试验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MIF、IL-17和IL-10水平变化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外周血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IL-17和IL-10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肝癌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IF、IL-17和IL-10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1.9±1.4)ng/ml]比,ASC组、CHB组、LC组和HCC组外周血MIF水平均显著升高[分别为(5.7±2.8)ng/ml、(10.5±4.1)ng/ml、(17.7±7.4)ng/ml、(19.8±9.9)ng/ml,P<0.01],其中HCC组最高,ASC组最低;与健康对照组[(4.4±2.2)ng/ml]比,ASC组、CHB组、LC组和HCC组外周血IL-17水平均显著升高[分别为(8.6±4.3)ng/ml、(20.7±6.6)ng/ml、(23.4±15.1)ng/ml、(16.0±8.7)ng/ml,P<0.01或P<0.05],其中LC组最高,ASC组最低;与健康对照组[(12.9±4.6)ng/ml]比,ASC组、CHB组、LC组和HCC组外周血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分别为(237.2±72.9)ng/ml、(184.68±59.0)ng/ml、(356.6±150.8)ng/ml、(287.9±88.8)ng/ml,P<0.01],其中LC组最高,CHB组最低。结论 MIF、IL-17和IL-10在慢性HBV感染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可作为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李彩东杨勇卫田鹏飞李惠军吴斌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白介素-17白介素-10
HBV感染者IL-4水平变化及与临床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变化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HBV携带者(ASC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LC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HCC组)和5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4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1.64±0.17)ng/mL]比较,HBV感染者CHB组、LC组和HCC组外周血IL-4水平均显著升高[(4.18±0.48)、(4.71±0.42)、(3.62±0.31)ng/mL,P<0.05],其中LC组最高,ASC组最低;与ASC组相比,CHB组、LC组和HCC组外周血IL-4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HCC组相比,LC组外周血IL-4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LC组患者IL-4水平与总胆红素(TBIL)水平呈正相关(r=0.529,P<0.01);HCC组患者IL-4水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TBIL水平均呈正相关(r=0.263、0.323,P<0.05)。结论 IL-4在HBV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其外周血水平可作为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李彩东杨勇卫陈锡莲田鹏飞段正军刘学梅
关键词:病毒性乙型肝炎白介素-4HBVDNA
基于波长切换技术建立加味小柴胡胶囊质量标准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建立加味小柴胡方-益肝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柴胡、黄芩进行薄层定性鉴别;运用HPLC波长切换法对制剂中党参炔苷和柴胡皂苷a的含量进行同时测定,分析条件如下:菲罗门ODS C_(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党参炔苷检测波长267 nm(出峰时间前后3 min),柴胡皂苷检测波长210 nm(出峰时间前后3 min),其余采集时间仍为254 nm。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党参炔苷和柴胡皂苷a分别在0.042~0.630μg和0.036~0.5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2、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5%和99.73%,RSD分别为1.08%(n=9)和2.80%(n=9)。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益肝胶囊的质量控制。
王信李彩东潘新波张伟
关键词:益肝胶囊党参炔苷柴胡皂苷A
不同产地珠子草药材中有效成分咖啡酸含量的测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珠子草药材中咖啡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珠子草咖啡酸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Shimazu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B)∶0.1%磷酸(A)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10μL。结果:测得11个产地珠子草中咖啡酸含量在0.122~0.610 mg/mL浓度范围内,平均加样回收率100.06%。结论: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珠子草中咖啡酸含量的测定;云南产珠子草咖啡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地,以咖啡酸含量进行评判,云南产珠子草具有其道地性。
梁云李彩东张伟王信
关键词:珠子草高效液相色谱法咖啡酸
兰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和HBV-DNA,以不同临床分型和自然史分期为背景,对兰州地区724例HBV感染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和病毒复制作量化检测研究。结果在所有临床类型中,肝纤维化指标和HBV-DNA数值均高于正常,且最高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组;CⅣ、PⅢNP均以HBeAg(+)CHB组最高。按乙型肝炎自然史分期,PⅢNP、CⅣ在免疫清除期最高且CⅣ在HBeAg及HBV-DNA(+)组中均值都高于HBeAg及HBV-DNA(-)组。四项指标均为HBeAg(+)CHB组高于HBeAg(-)CHB组,但仅有HA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CⅣ与HBV-DNA以及HBV-M具有一定相关性,提示其可以间接反映肝损害程度以及病毒复制水平。
吴斌李彩东段正军田鹏飞李惠军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纤维化临床分型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