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峰
- 作品数:169 被引量:1,043H指数:17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院校研究:概念分析与价值取向被引量:1
- 2007年
- 不同时期学者对于院校研究的本质和功能有着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概念反映出院校研究多样化的价值取向。院校研究和院校发展的本质需要是分不开的,学术质量和办学效益是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院校研究的价值取向。提高管理水平是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自然也不是院校研究的价值取向。
- 李志峰
- 关键词:院校研究
- 基于学术职业专业化的高校教师政策创新被引量:12
- 2006年
- 学术职业具有学术性、自由性、独立性、竞争性、精神性的本质属性,知识、权力、伦理、社会利益是评价学术职业专业化的四个价值向度。我国学术职业正处于准专业化向专业化的进程之中,高校教师的政策创新应当基于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
- 李志峰沈红
- 关键词:高校教师学术职业
- 从文化冲突到文化自觉:新常态下大学文化体系的建构被引量:2
- 2016年
- 大学文化对于大学、学生、教师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文化体系是由一系列不同层次类型的文化要素构成的思想体系,不同文化要素之间具有内在的价值统一性、思想互补性和要素相洽性。而当今大学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文化要素的矛盾与冲突,导致了大学文化体系建设呈现出要素碎片化、分散化、疏离化的特点,缺乏价值整合,文化体系的效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需要从社会、知识、人三个维度去整合文化要素,形成文化自觉,继而建构新常态下的大学文化体系。
- 廖志琼李志峰
-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要素文化冲突文化自觉
- 美国学术职业流动的类型与特征被引量:2
- 2009年
- 美国是个高等教育高度市场化、分权化和多样化的国家,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美国学术职业流动的类型与特征多种多样。从历史上看,美国学术职业经历了高流动性到相对稳定的流动,再到高流动性的过程。从学术职业流动类型看,大体可以分为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两大类;从学术职业流动的特征看,制度化与规范化,开放性和合约管理、流动管理的自治性、稳定与流动相结合是其基本特征。
- 李志峰易静
- 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观测指标的构成与特点被引量:2
- 2008年
- 从职业的特性出发,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是资源竞争力、学术竞争力、职业吸引力、国际影响力和环境竞争力的集合。其中资源竞争力是高深知识存量的竞争力指标,学术竞争力是高深知识增量与价值的竞争力指标,职业吸引力是高深知识流向的竞争力指标,国际影响力是高深知识国际声望的竞争力指标,环境竞争力是高深知识生态的竞争力指标。每一个观测指标又包括若干个二级和三级指标,它们共同形成观测指标体系。这个观测指标体系反映了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具有动态和发展性、主观观测和客观观测相统一、以诊断为主导功能等特征。
- 李志峰
- 关键词: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
- 高职专本衔接学制的类型与课程结构设计被引量:16
- 2002年
- 李志峰梁世翔
- 关键词:课程结构高职教育
- 独立学院发展的内外动因与基本特征分析
- 2007年
- 独立学院的发展有着其时代背景和内在动因,其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积极探索阶段和规范管理阶段。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特征: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空间布局呈现非均衡性;投资呈现多渠道;办学运作机制民营化。
- 李志峰吴永桥
- 关键词:动因
- 高等教育理念:历史与现实的三个维度被引量:3
- 2014年
- 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三大理念一直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成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点。然而,三大理念并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而是分别从三个维度反映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的三大核心问题,即大学与外部力量的关系,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和学术发展的本质要求。
- 吴兰平李志峰
-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念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
- 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的数字时空互嵌模式再造
- 2025年
- 现有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的设计模式阻碍了彼此的互动,强化了职能分化,教学与科研组织“此消彼长”的实践逻辑进一步强化了教学与科研组织的失衡,滞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的目标、技术、结构、价值等内部要素存在着组织目标的传播性与生产性困境、组织技术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困境、组织结构的紧密性与松散性困境、组织价值的保守性与开放性困境。因此,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融合需要数字化技术赋能,实现价值协商、促进目标交融、强化技术关联、突破结构壁垒,推动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之间深度融合,实现教学和科研组织的数字时空互嵌模式再造,继而实现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授的融合发展。
- 李志峰柯忻瑜沈振锋陆思铭
- 关键词:本科教育教育数字化
- 当代中国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及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高校学术职业分层是按照某种学术标准或者资格将教师区分为高低不同的职位等级序列,并形成一个职位与地位对应的社会结构的过程,其内在分层机制是高校职位等级系统对教师进行的制度化分类,职称和岗位成为分层的重要依据。我国当代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呈现出政策分层、特色分层和声望分层等多种形态,竞争性和多样化成为分层的核心特征。学术精英层与底层教师层的疏离,学术职业分层差异明显,以及效率取向是当代中国学术职业分层的新变化。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在体现组织效率和促进教师群体发展的同时,形成扁平化的学术职业分层阶梯、缩小分层地位差距、形成多样化的分层结构是重要的制度创新基础。
- 李志峰廖志琼
- 关键词: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