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丽

作品数:16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吸毒
  • 4篇吸毒人群
  • 3篇注射吸毒
  • 3篇注射吸毒人群
  • 3篇免疫
  • 2篇针具交换
  • 2篇注射吸毒者
  • 2篇吸毒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美沙酮
  • 2篇美沙酮维持
  • 2篇美沙酮维持治...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原性
  • 2篇安全性
  • 1篇代谢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机构

  • 1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1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大学
  • 2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南宁市疾病预...
  • 1篇长春百克生物...

作者

  • 14篇李明丽
  • 6篇蓝光华
  • 6篇李荣健
  • 5篇董柏青
  • 3篇陈礼
  • 3篇吴兴华
  • 3篇莫曾南
  • 3篇左梦玲
  • 2篇李明丽
  • 2篇李艳萍
  • 2篇陆华湘
  • 2篇黄玉满
  • 2篇陈欢欢
  • 2篇刘伟
  • 2篇梁爽
  • 2篇梁爽
  • 1篇潘姣姣
  • 1篇吴泳贤
  • 1篇陈震
  • 1篇王学燕

传媒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在10~60岁健康人群中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评价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在10~60岁健康人群中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在广西岑溪市和苍梧县选择1 200名10~60岁健康人群,采用随机、盲法、同类制品阳性对照的试验设计,将1 200名受试者按1∶1随机配对,分别接种试验及对照疫苗(市售国产同类制品)。按0、3、7、14、28 d免疫程序接种,观察首剂疫苗接种后42 d随访期内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于首次接种后14及42 d采集静脉血,通过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检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计算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结果共有1 199名受试者完成安全性观察,试验疫苗组(600名)和对照疫苗组(599名)的全身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33%和18.03%(P<0.05),常见症状均为发热(发生率分别为8.00%和13.19%);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3%和10.52%(P<0.05),均以疼痛为主(发生率分别为4.17%和8.85%)。1 147名受试者完成免疫原性观察,试验疫苗组(571例)和对照疫苗组(576例)首剂疫苗免后14 d抗体阳转率分别为100.00%和99.83%,42 d均达10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d抗体GMC分别为8.94和7.96 IU/ml,42 d分别为17.26和15.04 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
黄莉荣吕腾荣潘贵秋曹守春张巍侯玉婷李明丽李艳萍
关键词:安全性免疫原性
广西注射吸毒人群参与针具交换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广西注射吸毒人群参与针具交换的影响因素,为吸毒人群综合干预策略与模式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社区及新进入戒毒所的注射吸毒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参与针具交换的因素。结果共调查474人。近1年内参加过针具交换的比例为67.3%,但维持时间在10-12个月的调查对象仅占25.7%。害怕被抓和路途遥远,是调查对象报告的其本人及毒友不愿参与针具交换的主要原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汉族、已婚/同居、注射吸毒年限较长、对共用注射辅助材料的危害有正确认识及最近30天无高危注射行为,是参与针具交换的促进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婚姻状况外,上述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均是注射吸毒者参与针具交换的影响因素。结论进一步向注射吸毒者宣传共用针具及注射辅助材料的危害,重视对注射吸毒年限较低的人群的干预,根据民俗特点加强少数民族注射吸毒者的干预等,有可能促进更多的注射吸毒者参与针具交换。
李荣健蓝光华李明丽黄玉满刘伟
关键词:注射吸毒者针具交换影响因素
国产和进口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两针免疫程序在12岁以上中国健康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比较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两针免疫程序在12岁以上中国健康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采用随机(2∶1)、盲法、阳性对照设计,在广西金城江区选择930名12岁以上健康人群,按照0,(6±1)周两针免疫程序,分别接种国产和进口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进行为期6周的安全性观察;分别于第1、2剂免前和全程免后42 d采集静脉血,采用膜抗原荧光抗体法检测抗体水平,并计算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 928名受试者完成安全性观察,国产疫苗组(619名)和进口疫苗组(309名)全身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76%和3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2 4),常见症状为发热;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24%和16.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以疼痛和瘙痒为主。867名受试者完成免疫原性观察,国产疫苗组(575名)和进口疫苗组(292名)抗体阳转(4倍增长)率分别为98.78%和97.95%,国产疫苗组-进口疫苗组率差为0.84%(95%CI:-1.02%,∞);免后抗体GMT分别为1∶148.82和1∶111.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结论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两针免疫程序的免疫原性非劣效于进口对照疫苗,同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黄腾司国爱李长贵李明丽陈震邱平朱昌林贾维史赫关莹李艳萍
关键词:水痘减毒活疫苗安全性免疫原性
广西美沙酮替代治疗门诊2006年入组者的情况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阿片类毒品成瘾者参加美沙酮替代治疗(MMT)的治疗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广西MMT门诊2006年入组的阿片类毒品成瘾者进行随访,数据来源于广西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治疗趋势及影响因素等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13年12月31日随访终点时,1919名研究对象中,仍在治疗、退出治疗及死亡的人数分别为781人(40.7%)、993人(51.7%)、145人(7.6%)。随访期间有≥2个治疗阶段的比例占66.8%(1282人),第1、第2及第3治疗阶段的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18.1±17.3)、(16.6±14.6)及(11.9±10.6)个月;但其重新入组治疗的时间间隔随着退出治疗次数的增多呈现缩短的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入组、工薪人员、服药时间≥1年,是阿片类毒品成瘾者连续治疗的保护因素;而独居及治疗期间尿检阳性率≥11%,是其连续治疗的危险因素。结论广西阿片类毒品成瘾者在MMT期间反复"入组治疗-退出治疗"的情况普遍存在,亟须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该现象对MMT良好效果的影响。
李明丽蓝光华李荣健潘沛江陈礼左梦玲董柏青
广西某县HIV现场监测与定点监测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现场监测与定点监测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发现HIV阳性病例提供防治依据。方法在广西艾滋病高发区选择某县,获取2013年1月1日~2014年3月31日发现报告的HIV阳性数据(定点监测),同期对当地常住人口进行现场HIV抗体检测同时收集相关信息(现场监测)。运用对应分析法分析两种疾病监测方式下发现的HIV阳性人群流行病学特征间的关联性。结果现场监测214 586人,发现阳性1 195例,发现率0.56%(1 195/214 586);定点监测151 365人,发现阳性584例,发现率0.39%(584/151 365),现场监测发现率高于定点监测(X^2=53.69,P<0.001);对应分析显示,现场监测更容易发现"年龄在55~岁、文盲/小学文化、农村、异性传播、HIV感染者和CD4细胞计数≥200(个/mm^3)"的特征人群;定点监测更容易发现"30~岁、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城镇、艾滋病、其他传播途径和CD4细胞计数<200(个/mm^3)"的特征人群。结论实施现场监测有利于发现非病症感染者,老年人群、低文化程度和农村人群是HIV感染的重点高危人群。
左梦玲董柏青吴兴华陈欢欢陆华湘黄慧陈礼李明丽韦舒琳
关键词:HIV疾病监测流行病学
新旧注射吸毒人群HIV传播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旧注射吸毒者的人口学特征及HIV传播因素,为预防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针具交换点和戒毒所新旧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新旧人群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干预服务参号隋况、高危行为学特征及HIV传播影响因素。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474例注射吸毒者,其中新人群(注射吸毒≤5年)及旧人群(注射吸毒〉5年)分别为157例(33.1%)和317例(66.9%)。调查对象的HIV感染率为20.5%,HIV感染率与吸毒年限呈正相关趋势(_=0.83,P=0.004),且在5年内的变化速率最快。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在〈30岁的新人群中,男性、重复使用及共用针具是HIV传播的影响因素;在30~40岁的旧人群中,男性、知晓共用注射辅助材料的危害及共用针具是HIV传播的影响因素;在〉40岁的旧人群中,男性、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参加过针具交换及共用针具是HIV传播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对新旧人群的宣传教育力度,倡导针具交换、有套性交、扩大干预服务覆盖面,知而信、信而行,是预防控制HIV传播与流行的有效措施。
李明丽潘沛江朱金辉蓝光华李荣健潘姣姣董柏青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吸毒人群
广西壮族自治区专项示范区15岁及以上HIV阳性人群特征和检出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专项示范区筛查项目HIV阳性检出人群的主要特征,分析HIV检出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个示范县≥15岁常住居民进行HIV抗体检测,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分析HIV阳性者特征及影响HIV检出的因素。结果共对770454名≥15岁常住居民开展HIV抗体检测,HIV阳性检出率为1.58%。HIV阳性者主要特征为≥30岁、男性、已婚、小学/初中文化等。≥30岁、男性、小学/初中文化是3个示范县HIV检出的共同危险因素,而已婚是HIV检出的保护因素。汉族、离婚/丧偶是A示范县HIV检出的危险因素,非农民、离婚/丧偶和高中以上文化是B示范县HIV检出的危险因素,汉族和农民是C示范县HIV检出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对HIV阳性检出率较高的人群强化筛查工作,以尽早发现一般人群中的HIV感染者。
陈礼董柏青吴兴华陆华湘陈欢欢罗柳红李明丽左梦玲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广西2005—2012年艾滋病时空聚集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测2005—2012年广西艾滋病(AIDS)时空聚集性,为广西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针对性防控措施的制定和防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县区尺度上,对广西2005—2012年AIDS的新报告率运用空间经验贝叶斯平滑率估计法进行平滑处理;通过泊松模型的时空扫描统计量探测AIDS的时空聚集性;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时空聚集区的可视化。结果空间经验贝叶斯平滑估计的新报告率专题图和时空扫描统计量均揭示柳州市城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北区)、鹿寨县、柳江县、柳城县、贺州市八步区、钦州市灵山县、西南部与越南相邻的龙州县、宁明县、凭祥市、防城港市的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贵港市的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及兴业县等是广西AIDS疫情流行严重地区;2005—2012年,广西HIV/AIDS新报告率存在6个高发的时空聚集区,其中一级时空聚集区以鹿寨县为中心,辖17个县区,始于2011年3月,止于2012年9月(LLR=1 886.21,RR=2.97,P=0.000);主要的次级时空聚集区以上思县为中心,辖20个县(市、区),聚集于2010年3月—2011年9月(LLR=944.69,RR=2.00,P=0.000);其次为以贵港市港南区为中心,辖11个县(市、区),聚集于2010年11月—2012年5月次级时空聚集区(LLR=135.02,RR=1.36,P=0.000)。结论时空扫描统计量可以较好地揭示广西AIDS的时空聚集性,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AIDS时空高发聚集区的防控工作。
陈栏心朱秋映王学燕吴兴华李明丽董柏青唐咸艳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
血浆醛固酮浓度对血清尿酸代谢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相关表型与血清尿酸(S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2月在广西南宁市与玉林市两所医疗中心筛查的1986例PA高危人群。基于横断面观察性设计,采用多重线性回归、二元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评估血浆醛固酮浓度(PAC)、血浆肾素浓度(PRC)、PA与S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风险的关系。结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PAC与SU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β=0.064,95%CI:0.039~0.090,P<0.001),而PRC与SUA无明显相关关系。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C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AC的第3个四分位数(Q3组)和第4个四分位数(Q4组)发生高尿酸血症风险分别为第1个四分位数组(Q1组)的1.390倍和1.717倍。PA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47,95%CI:1.172~2.313,P=0.004)。RCS分析结果表明,PAC与SUA水平(P_(overall)<0.001,P_(nonlinear)=0.192)及高尿酸血症风险(P_(overall)=0.002,P_(nonlinear)=0.192)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结论:PAC与SUA、高尿酸血症存在正相关关联,提示适当控制循环醛固酮水平有助于预防尿酸代谢异常。
韦玉霜李明丽许名杰严伯腾金希慧麦小游吴泳贤吴泳贤莫曾南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尿酸高尿酸血症肾素
广西防城港市男性肥胖指标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广西防城港市男性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身体圆度指数(BRI)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并计算不同肥胖指标预测T2DM的价值及其最佳阈值,为T2DM的健康教育和疾病筛检提供参考。方法:样本来源于2013年广西防城港市男性健康体检调查人群(FAMHES),通过1∶2倾向性匹配选取215例T2DM患者和430例对照。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各肥胖指标与T2DM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并比较不同肥胖指标对T2DM的预测能力。结果: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参考组(Q1组)相比,CVAI、BRI、WC、BMI的最高分位组患者T2DM的风险增高,分别为OR=3.86(95%CI:2.32~6.43)、OR=3.60(95%CI:2.18~5.95)、OR=2.80(95%CI:1.92~4.10)、OR=2.27(95%CI:1.34~3.85)。和其他肥胖指标相比,CVAI对T2DM患病风险影响最大;CVAI每增加一个标准差(SD),T2DM患病风险增高,OR=1.879(95%CI:1.539~2.295)。ROC分析显示,CVAI(AUC=0.651)对T2DM的预测效果优于其他肥胖指标(均P<0.05)。结论:BMI、WC、BRI和CVAI是T2DM的危险因素;与其他肥胖指标相比,CVAI预测T2DM的能力更优。
林家莉李明丽李明丽李明丽梁爽陈泽凤梁爽
关键词:肥胖2型糖尿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