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杨
- 作品数:181 被引量:305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不同破断距下开采覆岩裂隙网络分形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为研究神东矿区不同破断距下开采覆岩裂隙网络分形特征,分析了基本顶周期破断距影响因素,选取大柳塔煤矿52505和上湾煤矿12401工作面进行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探究了不同破断距影响下覆岩裂隙网络分布特征,借助Matlab软件获取不同覆岩裂隙网络分布分形维数,定量描述了覆岩裂隙发育特征,进一步探讨了覆岩裂隙传播影响下不同岩层沉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基本顶周期破断距主要因素包括基本顶厚度、抗拉强度以及承载载荷;大柳塔52505工作面、上湾12401工作面模拟开采平均破断距分别为20和30.4 m;不同破断距下覆岩裂隙网络的分形维数随煤层工作面推进呈现阶梯形增长态势,分形维数可较好地表征覆岩裂隙分布。两工作面最高离层裂隙发育高度与分形维数变化趋势均近似呈非线性正相关;不同破断距对覆岩整体裂隙发育扩展趋势影响显著,工作面回采前期大柳塔52505工作面分形维数相对较低,回采中后期则相反,破断距小,覆岩整体裂隙发育程度相对较高;两工作面覆岩沉降曲线呈“凸”型,近似以采空区中部对称。
- 刘俊熙张士川沈宝堂肖越李杨杨张有成
- 关键词:破断距覆岩运动周期来压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煤层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模型被引量:10
- 2015年
- 为了有效预测煤层底板破坏深度与控制底板突水灾害,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煤层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模型。选取采深、煤层倾角、采厚、工作面斜长、断层情况作为底板破坏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各因素权重。结合灰色系统理论与工作面现场数据,确定预测底板破坏深度的GM(0,N)模型参数。通过预测工程实例,分析了该模型预测底板破坏深度的可行性与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GM(0,N)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相比经验公式降低了28.83%,在满足其适用条件时其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4.14%。该模型相比传统经验公式更接近工程实际,在其适用条件下可为现场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提供参考。
- 路畅尹立明李杨杨陈军涛孙熙震张士川
-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
- 不同倾角穿层裂隙组合岩石力学性能及破坏特征研究
- 2025年
- 煤矿开采过程中,覆岩中原生裂隙贯通是导致工作面发生水害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原生裂隙不同赋存条件又影响裂隙间贯通形态,研究不同形态原生裂隙间破坏贯通方式对揭示工作面突水机理尤为重要。采用MTS816岩石力学剪切试验机开展了不同倾角裂隙组合岩石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样破坏过程中应力-应变、峰值强度及能量耗散特征,并使用颗粒流(PFC)数值模拟软件对岩样宏细观破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岩样的单轴应力-应变曲线整体呈现缓升-陡升-急降趋势,当裂隙倾角为30°、60°时,曲线出现大幅度二次波动。组合岩石抗压强度受强度较弱岩石影响更为显著,岩样峰值强度与裂隙倾角呈正相关,当裂隙倾角为30°、90°时,岩样峰值强度较无裂隙组合岩石降幅分别为73.17%、21.07%;峰值应力对应耗散能转化率随裂隙倾角增大而增大,当裂隙倾角为30°时,耗散能转化率为17.52%;裂隙倾角为90°时,耗散能转化率为47.51%。应力峰值点对应损伤变量D为0.252,岩样峰前损伤程度较小,峰后阶段耗散能占比急剧增大,岩样损伤程度大幅增加;不同裂隙倾角组合岩石均发生以拉伸破坏为主的“倒Y”型拉-剪混合破坏,且不同裂隙倾角岩样破坏过程可分为裂纹萌生、预制裂隙贯通、裂纹扩展及岩样破坏4个阶段。岩样不同倾角裂隙间的贯通与岩体断裂韧性及应力强度因子有关,且随裂隙倾角增大,岩样破坏时产生裂隙数量增多,预制裂隙贯通方式分为裂隙相邻尖端贯通、裂隙对角尖端贯通、两裂隙近接触面与裂隙尖端贯通3种类型。
- 李杨杨侯嘉琦张士川孙宁李宗凯冯海龙苏鹭
- 关键词:能量耗散破坏特征
- 一种竖向条带巷道掘进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条带巷道掘进方法,其通过改变现有技术的掘进机一次成巷技术,在开掘巷道时,在巷内沿竖向根据实际矿井地质岩层性质每间隔一定距离进行一定宽度岩层的开采,各岩层掘进工作面均相互平行且呈条带状,沿垂直于掘进工作...
- 赵金海尹立明路畅李杨杨江宁张士川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粗糙面裂隙生成方法及试验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粗糙面裂隙生成方法及试验系统,涉及岩石力学试验技术领域,步骤包括:A.加载岩石试件,试件内形成贯穿裂隙,清除试件表面碎屑;B.扫描仪对粗糙裂隙表面进行扫描,获得粗糙裂隙表面的数字图像;C...
- 赵金海郭惟嘉尹立明江宁陈军涛李杨杨张士川孙文斌张俊明
- 文献传递
- 一种充填体变形在线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填体变形在线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涉及矿山充填体监测技术领域。其包括延长部、固定装置、充填体横向位移测量装置、充填体竖向位移测量装置、挡板、钢管、延长线、数据传输线、通讯分站、通讯主站、电话线、数据采集...
- 江宁陈绍杰冯帆潘海洋马俊彪尹大伟马波汪锋刘奇赵金海李杨杨张士川蒋邦友
- 文献传递
- 一种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装置,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增设挡板架,采用抽拉式可伸缩挡板以及将实验机台的右边框改成可拆卸的结构形式,使得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装置所能进行模拟实验的模型长度尺寸可任意调节,拓宽了相似...
- 路畅尹立明陈军涛孙熙震李杨杨张士川张保良江宁王海龙张浩强王其锋赵金海毕成尚晓龙张涛王荣发王学武谢正正
- 文献传递
- 煤层采动诱发顶板涌水溃砂灾害模拟试验系统及监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采动诱发顶板涌水溃砂灾害模拟试验系统及监测方法,其包括支架,其中,所述支架内设置有试验仓,所述试验仓的底部设置有能移动的模拟采煤拖动板,所述模拟采煤拖动板下部设置有倾斜布置的水砂汇聚渠道,所述水砂汇聚...
- 郭惟嘉王海龙李杨杨孙熙震陈绍杰张新国尹立明孙文斌刘音陈军涛江宁张保良
- 文献传递
- 一种岩层运动在线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岩层运动在线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属于煤矿、金属矿山监测设备领域。该装置包括主控制器、若干个监测单元和计算机,主控制器内的单片机与计算机连接,单片机的另一端与若干个监测单元连接,每个监测单元包括数据传输器...
- 张保良郭惟嘉张新国陈军涛李杨杨陈绍杰常西坤刘音江兴元赵铁鹏江宁白继文张士川张浩强张海云
- 基于煤矿上覆岩层物化改性的顶板突水治理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煤矿上覆岩层物化改性的顶板突水治理系统及方法,包括高压空气泵、制冷管道、制冷装置、制热管道、制热装置、进气套筒和出气套筒。高压空气泵安装于煤矿巷道内,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制冷管道和制热管道,用于向进气套筒...
- 李杨杨侯嘉琦张士川张浩争党金铭任邓君蔺成森王一同汪義茗郑嘉明寇爱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