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楠

作品数:54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10篇梗死
  • 8篇缺血
  • 8篇脑梗
  • 8篇脑梗死
  • 7篇急性
  • 6篇蛋白
  • 6篇脑缺血
  • 6篇雌二醇
  • 5篇再灌注
  • 5篇疗效
  • 5篇急性脑梗死
  • 5篇灌注
  • 4篇调节性
  • 4篇褪黑素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卒中
  • 4篇脑缺血再灌注
  • 4篇黑素
  • 3篇凋亡

机构

  • 48篇郑州大学第二...
  • 9篇郑州大学
  • 8篇郑州大学第五...
  • 6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53篇李楠
  • 19篇王建平
  • 17篇白宏英
  • 12篇李昕
  • 10篇刘春岭
  • 9篇顾志强
  • 5篇蒋超
  • 4篇马军
  • 3篇苏春贺
  • 3篇张中冕
  • 3篇贾延劼
  • 3篇赵晓静
  • 2篇王豪勋
  • 2篇王征帆
  • 2篇曾志磊
  • 2篇宁寒冰
  • 2篇张玲
  • 2篇魏瑞丽
  • 2篇晋华
  • 2篇娄季宇

传媒

  • 23篇中国实用神经...
  • 8篇医药论坛杂志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8
  • 12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给予谷红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滴,1次/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滴,1次/d。2组患者均给予脱水剂、脑细胞活化剂等基础治疗,2组疗程均为15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李昕王建平刘春岭李楠白宏英
关键词:谷红注射液脑梗死
双联抗血小板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2,阿司匹林)和观察组(n=62,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并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凝血指标的变化以及于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的预后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AS-Cog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的NIHSS评分、ADAS-Cog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T和APT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FI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后,观察组的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良好,推荐临床使用。
顾志强李楠
关键词:双联抗血小板临床疗效预后
雌二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2008年
目的探讨雌二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脑保护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神经细胞损伤变化,TTC染色测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阳性表达。结果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雌二醇用药组大鼠脑标本光镜下细胞损伤变性程度轻,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1),bcl-2阳性细胞数明显上升(P<0.01)。结论雌二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雌二醇可通过促进bcl-2的上调发挥脑保护作用。
李昕王建平刘春岭李楠白宏英
关键词:雌二醇脑缺血再灌注BCL-2
磁共振序列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意义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磁共振序列MRI、DWI、ADC值、MRS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意义。方法对3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MRI、DWI、ADC值、MRS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Ⅰ组(n=15)DWI优于常规MRI,Ⅱ组(n=9)DWI与常规MRI基本一致,Ⅲ组(n=10)常规MRI优于DWI。3组ADC值与发病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按病情轻重分组,轻度损伤组(GCS 9~15分)28例,重度损伤组(GCS 3~8分)8例,病变区域检测NAA/Cho降低,比值降低与病情损害程度呈正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研判磁共振不同序列表现及其变化值,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李楠白宏英
关键词:儿童病毒性脑炎
门诊护士对肿瘤化疗药物的防护对策被引量:1
2008年
晋华李楠郑秀云
关键词:肿瘤化疗门诊护士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主要是以急性白血病为主,急性白血病(AL)又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主[1]。CNSL是异常的白血病细胞浸润脑实质、脑膜及脊髓等部位,可对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本文选取60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对其结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0-12—2015-12我院儿科收治的60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
杨华李楠顾志强沈立云
关键词:中枢神经白血病大剂量阿糖胞苷
IL-2联合IL-21对人外周血NK细胞的诱导作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体外观察白细胞介素(IL)-2和IL-21联合诱导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自然杀伤(NK)细胞、调节性T(Treg)细胞比率以及相关基因NKG2D、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IL-2、IL-21单独或联合诱导培养,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Treg细胞比率,荧光定量PCR检测NKG2D、Foxp3基因mRNA表达。结果 IL-21组和联合诱导组第3、5、7、10天时,NK细胞逐渐增多,在第7天NK细胞比率最高;Treg细胞比率无明显差异。IL-21以及联合诱导10 d的淋巴细胞,NKG2D、Foxp3基因mRNA表达明显上调,Foxp3 mRNA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IL-21及与IL-21联合诱导,可促进NK细胞增殖,并上调NKG2D mRNA表达,不增多Treg细胞以及相关基因Foxp3的表达。
武海英马军孙佳李楠张中冕刘猛彭仁佳张亚丽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1PBMCNKG2DFOXP3
端粒结合蛋白作为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生物学标志物的应用
李昕宁寒冰王进蒋超赵丹李楠
生物体的衰老(aging)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物体内各种分子、细胞、组织以及器官的损伤会不断的积累,从而逐渐丧失功能,并最终导致疾病和死亡。近年来,延缓衰老以及延长人类的健康寿命成为了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
关键词:衰老生物学标志物
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雌二醇的保护作用及其对GDNF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雌二醇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6、12、24、48h后断头取脑,应用TTC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梗死体积、神经行为学改变及GDNF的表达。结果与手术对照组相比,雌二醇组神经行为学分值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亦显著缩小,在损伤区皮层,雌二醇组GDNF表达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且在再灌注24h最明显。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雌二醇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可以使GDNF表达增加,雌二醇可能通过上调GDNF的表达而发挥其作用。
李昕王建平刘春岭李楠白宏英
关键词:雌二醇脑缺血再灌注GDNF
不同神经递质系统调控室管膜下区神经发生的研究进展
2015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很高。研究显示,脑梗死后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zone,SVZ)神经发生处于亢进状态。新生的神经前体细胞一方面能够迁移至梗死灶周围,通过分化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以替代、修复受损脑组织;另一方面通过旁分泌功能发挥抗炎、抗凋亡、神经调节等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这提示SVZ神经发生可能是脑梗死治疗的重要靶点。
王建平张帝蒋超付晓杰余列李楠崔晓冰金东东王洛波
关键词:室管膜下区神经发生乙酰胆碱5-羟色胺Γ-氨基丁酸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