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滨滨
-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市胸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与脉冲多普勒Tei指数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比较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通过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及脉冲多普勒法测定左心室Tei指数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方法26例心力衰竭患者用QTVI及脉冲多普勒法测量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及等容舒张期(ICT+IRT)、主动脉射血时间(ET),计算Tei指数,并与正常组各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心力衰竭组的ET明显缩短(P<0.05),ICT+IRT明显延长(P<0.01),Tei指数明显增加(P<0.01);两种方法测定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应用QTVI法测定Tei指数更简便,可综合评价心脏的整体收缩和舒张功能。
- 吴红宁李滨滨
- 关键词:定量组织速度成像TEI指数心力衰竭
- Tei指数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矽肺患者右室功能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运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Tei指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矽肺患者右室功能的改变。方法:对照组30例,矽肺组30例,所有研究对象行2DE右心常规超声指标测量;脉冲组织多普勒(PWTDI)模式下测算右室Tei指数;QTVI获取三尖瓣前叶及隔叶瓣环的心肌运动速度曲线,记录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计算VE/V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矽肺组右心大小及肺动脉压无明显变化,右室Tei指数明显增大(P<0.01);心肌VA增加、VE降低,VE/VA值降低(P<0.05或P<0.01)。结论:右室Tei指数及QTVI测量的右心室局部心肌组织运动速度可以早期、敏感、准确地反映矽肺患者右室功能的变化,是评价矽肺患者右室功能的较好指标。
- 曹怡曾萍王燕杨慧李滨滨吴红宁
- 关键词:TEI指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矽肺右室功能
- 应用超声的不同方法评价健康成人左心房机械功能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应用超声的不同方法检测健康成人左心房整体心肌舒缩功能及与年龄的关系,并对不同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方法对128名健康志愿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取标准心尖四腔切面。①二维超声应用Simpson法测量左心房舒张末期容积(LAEDV)、收缩末期容积(LAESV)、左房容积变化率即左房射血分数(LAEF)。用体表面积(BSA)标化上述各测值,得到左心房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AEDVI)、左心房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AESVI)。②应用多普勒超声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的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计算e/a比值。③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软件中的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测量左心房侧壁及房间隔基底部收缩期心肌组织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心肌组织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心肌组织运动速度(VA),计算VE/VA比值。用线性分析法检测各测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①LAEF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LAEDV、LAESV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经体表面积标化后,与年龄的相关系数明显提高。两性之间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e、e/a比值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a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③VS、VE、VE/VA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VA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④上述3种评估左心房功能的方法间均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超声的不同方法可以评价左心房机械功能,但QTVI技术使定量评价左心房的机械功能更加简便、精确。
- 李滨滨吴红宁曹怡王燕
- 关键词:左心房功能评价超声心动描记术健康成人
-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机械功能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检测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局部心肌舒缩时的机械运动特性。方法:对38例正常对照组及41例高血压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左心房侧壁、房间隔壁基底段及中段心肌的组织多普勒二维图像,定量分析上述各节段心房心肌运动的速度曲线及心房壁心肌收缩的起始时间、达峰时间与结束时间。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相同房壁、相同节段心室收缩期心房峰值速度(VS)、心房收缩起始时间(PA-T1)和达峰时间(PA-T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舒张早期心房峰值速度(VE)及VE/VA值减低,心室舒张晚期心房峰值速度(VA)增加,心房收缩结束时间(PA-T3)、收缩加速时间(△T2-T1)、减速时间(△T3-T2)及整个收缩时间(△T3-T1)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高血压组相同房壁、不同节段的VS、VE、VE/VA值及心肌收缩时间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心肌收缩速度增加,收缩加速时间、减速时间及整个收缩时间延长;QTVI技术可定量、简便、无创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局部的机械运动特性。
- 李滨滨吴红宁曹怡王燕
- 关键词:左心房定量组织速度成像高血压
- 应用应变及应变率技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采用应变(strain,SRI)及应变率(strain rate,SR)技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舒张功能。方法选取26例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应变及应变率技术,在心尖四腔切面,将取样点分别放置在后间隔及侧壁的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心肌,测量收缩期室壁不同节段的心肌应变(SRI)、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应变率(SR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各节段的SRI、SRS及SRE显著降低(P<0.05,P<0.01),各节段间的SRI及SRS阶梯差消失,SRA无显著改变。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左心室收缩及舒张障碍,应变及应变率技术不失为无创定量评价的方法。
- 吴红宁李滨滨
- 关键词:心力衰竭应变率
- 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正常成人心房机械功能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检测正常人心房局部心肌舒缩功能的运动特性。方法:对128例健康志愿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取标准心尖四腔切面,采集左心房侧壁、房间隔和右心房壁基底段及中段心肌组织的DTI二维图像,定量分析上述各节段心房肌运动的速度曲线(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组织位移(displacement,Ds)及心房壁收缩的起始时间与达峰时间。结果:(1)心房心肌的峰值速度,相同节段不同房壁与不同节段相同房壁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相同节段右心房壁>左心房侧壁>房间隔,各房壁自身基底段>中段(P<0.05或P<0.01),心室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与年龄呈负相关(分别为r=-0.38、r=-0.72,P<0.01),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与年龄呈正相关(r=0.36,P<0.01)。(2)心房心肌收缩的起始时间,右心房壁<房间隔<左心房侧壁(P<0.01);达峰时间,房间隔<左心房侧壁及右心房壁(P<0.01),左心房侧壁与右心房壁间无显著差异。(3)Ds在相同节段不同房壁与不同节段相同房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心房壁>左心房侧壁及房间隔,基底段>中段(P<0.01),与年龄呈负相关(r=-0.33,P<0.01)。(4)所有数据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成人心房心肌组织机械运动速度和位移由房室瓣环处向心房顶部递减;右心房的运动速度和位移大于左心房,运动起始时间早于左心房。TDI技术可定量、简便、无创评价心房局部的运动特性。
- 吴红宁李滨滨曹怡王燕
- 关键词:组织多普勒正常成人
-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及组织追踪成像评价心衰患者心肌不同步性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及组织追踪成像评价心衰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不同步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6例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QTVI成像软件和TT分析软件,在心尖四腔心,取后间隔及侧壁基底段(B)和中段(M)心肌分别放置取样点,测量收缩期及舒张期的心肌运动速度及组织位移的达峰时间,计算相同节段不同室壁间及不同节段相同室壁间的时间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收缩期速度及组织位移的达峰时间明显延长,舒张早期速度达峰时间无显著差异性,舒张晚期速度达峰时间明显缩短,而收缩期及舒张期速度及组织位移的时间差明显延长。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左心室收缩及舒张的不同步性,定量组织速度及组织追踪不失为早期、精确、无创、定量评价其不同步性的方法。
- 吴红宁李滨滨
- 关键词:心力衰竭组织多普勒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及组织追踪成像评价矽肺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及组织追踪成像(tissue tracing imaging,TTI)对矽肺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变化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月江苏省南京市胸科医院收治的矽肺患者42例(矽肺组);同时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成人3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心腔内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igh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area change,RVFAC)、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应用QTVI获取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tricuspid annular peak systolic velocity,TAPVs);应用TTI获取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结果:矽肺组患者右心腔内径、RVFAC、PASP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组TAPVs、TAPSE均较对照组减低(P<0.01)。结论:QTVI及TTI可以定量、简便、敏感地评价矽肺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变化。
- 曹怡杨慧王燕李滨滨吴红宁曾萍
- 关键词:矽肺右室收缩功能定量组织速度成像组织追踪成像
-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测定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索老年人COPD敏感指标。方法 对 5 8例健康老年人 ,67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进行呼吸功能测定并比较结果。结果 老年COPD患者尚处于病变早期COB阶段 ,MMEF明显降低 ,随病情程度加重 ,呼气流速指标更加明显下降 ,而气道阻力明显增高。结论 MMEF ,V2 5、V50 、Raw、sGaw都是反应病情程度的指标 。
- 李滨滨
- 关键词:老年人肺疾病阻塞性呼吸功能试验
-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图及组织追踪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通过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及组织追踪成像(TT)技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方法:26例心力衰竭患者用QTVI及TT法测量心尖四腔,观察左心室二尖瓣环及室壁各节段收缩期、舒张期的速度犤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平均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平均峰值速度(VA)犦及收缩期位移(DS)等参数,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心力衰竭组二尖瓣环及室壁的VS、VE、VA、DS明显降低(P<0.05,P<0.01)。且VS、D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间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P<0.01)。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及组织追踪成像技术可简便、精确地反映心脏舒缩运动状况,为进一步了解整体和局部心肌功能提供更多信息。
- 吴红宁李滨滨
-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超声心动描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