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翅翅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脂肪
  • 3篇脂肪层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治疗
  • 3篇腱膜
  • 3篇细胞
  • 3篇帽状腱膜
  • 3篇干细胞
  • 2篇异体
  • 2篇同种异体
  • 2篇皮肤
  • 2篇皮肤扩张
  • 2篇自噬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凋亡
  • 1篇悬吊
  • 1篇血管

机构

  • 6篇温州医科大学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大连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2篇李翅翅
  • 4篇黎冻
  • 3篇王琪海
  • 3篇郑君达
  • 3篇潘盛盛
  • 3篇周翔
  • 3篇肖翔辕
  • 3篇莫海雁
  • 3篇李力群
  • 3篇张丹
  • 2篇郑岩
  • 2篇夏炜
  • 2篇王晓燕
  • 2篇齐丙迪
  • 2篇孟宝玺
  • 2篇马显杰
  • 1篇李玉苹
  • 1篇张晨
  • 1篇倪彬婷
  • 1篇王志军

传媒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1
  • 3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皮帽状腱膜及部分脂肪层切除治疗脂肿性头皮1例
脂肿性头皮(lipedematous scalp,L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皮肤病。主要表现是头皮增厚,体检时触之似棉花团或者装满水的水囊。头皮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均可见到头皮皮下脂肪层增厚。临床表现为良性,目...
王琪海黎冻周翔莫海雁肖翔辕李翅翅
关键词:帽状腱膜脂肪层
文献传递
辅加横切口额肌瓣悬吊治疗上睑下垂60例分析
<正>目的:探讨一种新的额肌瓣悬吊治疗上睑下垂的整形术。方法:在常规额肌瓣悬吊术的基础上,辅加眉下缘中部横行切口长约1.5cm,在明视下形成一个蒂在上方的矩形额肌SMAS瓣,与睑板缝合,形成动力性悬吊。结果:全部病例术后...
郑君达李力群倪彬婷潘盛盛李翅翅
文献传递
自噬减轻模拟缺血/再灌注微环境中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微环境下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PMVECs)的自噬变化,研究自噬在维持I/R条件下HPMVECs细胞存活及内皮屏障完整性中的作用。方法: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预处理HPMVECs,在缺糖缺氧/恢复糖和氧供(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xygen-glucose restoration,OGD)模拟的I/R微环境中孵育细胞。应用Western blot及透射电镜法检测细胞自噬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通透性小室法检测HPMVECs通透性。结果:OGD条件下HPMVECs的自噬水平明显升高,RAP预处理进一步上调了OGD条件下的细胞自噬。OGD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细胞通透性增加。RAP预处理不仅降低了OGD引起的细胞凋亡率,而且减轻了OGD条件下细胞通透性。结论:自噬在I/R诱发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发挥保护性作用,提高自噬水平有助于减少I/R条件下细胞凋亡并维持内皮屏障完整性。
张丹李静李玉苹李翅翅
关键词: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自噬
自噬通过抑制凋亡促进体外饥饿状态下脂肪细胞存活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体外饥饿状态下脂肪细胞的自噬变化,研究自噬在维持体外饥饿状态下脂肪细胞存活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3T3-L1细胞诱导成为脂肪细胞后,雷帕霉素(rapamycin,RAP)预处理脂肪细胞,在缺糖缺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拟的饥饿环境中孵育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及透射电镜法检测细胞自噬变化,用TUNEL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脂肪细胞凋亡。结果:OGD条件下脂肪细胞的自噬水平明显升高,RAP预处理进一步上调了OGD条件下的细胞自噬。与对照组相比,OGD组细胞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及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RAP预处理降低了OGD条件下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并明显降低了细胞凋亡率(P<0.05)。结论:自噬在饥饿状态下脂肪细胞存活中发挥保护性作用,提高自噬水平有助于降低饥饿状态下脂肪细胞的凋亡水平。
李翅翅李力群黄春霞张丹
关键词:脂肪细胞饥饿自噬雷帕霉素
Continuous Buried-Suture Approach combined with mini-Incision(free removing stitches) Method for Creating a Natural Double-Eyelid for Patients With Puffy Eyelids
Background Double eyelid operation is the most commonly performed cosmetic surgery in China.There are two tech...
李力群郑君达潘盛盛李翅翅
关键词:MINI-INCISION
文献传递
头皮帽状腱膜及部分脂肪层切除治疗脂肿性头皮一例被引量:5
2009年
脂肿性头皮(lipedematous scalp,L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头皮弥漫性增厚,触之似吸水海绵或装满水的水囊。头皮的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可见皮下脂肪组织增生。目前国外英文文献检索仅见报道14例的Ls,而国内文献罕见报道。现将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一例脂肿性头皮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王琪海黎冻周翔莫海雁肖翔辕李翅翅
关键词:切除治疗帽状腱膜脂肪层组织病理学检查脂肪组织增生病因不明
头皮帽状腱膜及部分脂肪层切除治疗脂肿性头皮1例
脂肿性头皮(lipedematous scalp,L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皮肤病。主要表现是头皮增厚,体检时触之似棉花团或者装满水的水囊。头皮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均可见到头皮皮下脂肪层增厚。临床表现为良性,目...
王琪海黎冻周翔莫海雁肖翔辕李翅翅
关键词:帽状腱膜脂肪层
文献传递
第三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同种异体移植受体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初步研究第三方骨髓间充质于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诱导同种异体移植受体免疫耐受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雌性C57BL/6小鼠作为供体,40只雄性BALB/C小鼠作为受体,建立稳定的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模型,BMSCs取自sD大鼠骨髓。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①空白对照组:只进行皮肤移植,未给予其他治疗;②环磷酰胺组(CP组):大剂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腹腔注射,200mg/kg,连用2d(q.d.);③单纯给予SD.BMSCs移植组(SD-BMSCs组):移植当天自受体小鼠尾静脉输注2×10。个SD.BMSCs;④细胞药物联合应用组(CP+SD-BMSCs组):大剂量CP腹腔注射,200mg/kg,连用2d(q.d.),并于移植当天自受体小鼠尾静脉输注2×10。个SD-BMSCs。检测指标包括:移植皮片存活情况;SD大鼠BMSCs表面抗原CD29、CD34、CD45和CD90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受体脾脏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ELISA检测受体外周血TGF-p、IL-10、IFN-1的含量;异基因T淋巴细胞与经60^Co照射的不同来源BMSCs共培养后,MTT法测定异基因T淋巴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CP+SD-BMSCs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为(15.7±1.4)d,空白对照组为(6.1±1.1)d,CP组为(12.3±1.5)d,SD-BMSCs组为(12.6±1.8)d,CP+SD—BMSCs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比后3组延长(P〈0.05)。全骨髓贴壁培养的BMSCs表面抗原鉴定:CD29^+、CD44^+分别为99.7%和96.7%,CD34-、CD45-分别为1.6%和1.3%。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含量SD-BMSCs组和CP+SD-BMSCs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CP组(P〈0.05);ELISA检测受体外周血SD-BMSCs组和cP组TGF—B和IL-10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D—BMSCs和cP组IFN-γ则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共培养结果显示:来源于C57小鼠和sD大鼠的BM
齐丙迪孟宝玺杨阳刘蓓李翅翅夏炜郭树忠张晨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皮肤移植免疫耐受
小鼠皮肤软组织扩张模型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本研究旨在观察小容量硅胶扩张器能否使小鼠皮肤扩张产生新的“额外”皮肤,现报道如下。
李翅翅郑岩王晓燕高红英黎冻马显杰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扩张小鼠皮肤扩张小容量
脂肪源性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持续进展的间质性肺病,患者通常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干咳为主要临床症状,临床确诊后中位生存期仅为3~5年[1]。IPF的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证实持续的炎症反应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与IPF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EMT过程的药物在临床上发挥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这些药物的使用存在其局限性。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仍是肺移植,却受限于转诊时机的确定和移植后的低存活率。因此进一步研究IPF的发生发展机制并寻求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汪望佳王敏李翅翅张丹
关键词:外泌体脂肪源性干细胞特发性肺纤维化上皮-间充质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