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翔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隧道
  • 3篇铁路
  • 2篇地质选线
  • 2篇选线
  • 1篇地应力
  • 1篇断层
  • 1篇断层破碎带
  • 1篇岩爆
  • 1篇燕山山脉
  • 1篇越岭隧道
  • 1篇整治措施
  • 1篇治理措施
  • 1篇山脉
  • 1篇水压致裂
  • 1篇水压致裂法
  • 1篇隧道断层
  • 1篇塌方
  • 1篇塌方原因
  • 1篇特长隧道
  • 1篇铁路工程

机构

  • 6篇中国铁路设计...
  • 1篇铁道第三勘察...

作者

  • 7篇李翔
  • 1篇李建伟
  • 1篇孙元春
  • 1篇赵松
  • 1篇高文峰
  • 1篇刘广英
  • 1篇王学刚
  • 1篇周海
  • 1篇马传广
  • 1篇刘占峰

传媒

  • 3篇铁道标准设计
  • 3篇铁道勘察
  • 1篇铁道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张唐铁路燕山越岭隧道地质选线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张唐铁路穿越燕山山脉,地形起伏大,山坡陡峻,地质构造复杂,煤矿铁矿铜矿采空区发育,水文环境因素影响大,如何在地质复杂地段进行越岭隧道方案比选,是张唐铁路地质勘察的工作重点。结合张唐铁路燕山越岭隧道两大方案,对隧道地质条件及经济技术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最终提出了合理的地质选线意见。
李翔
关键词:越岭隧道地质选线
某隧道DK87+443处塌方原因分析及治理被引量:2
2014年
某隧道DK87+443处塌方,主要是由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很弱,开挖后没有受到足够支护抗力导致。治理过程中,首先将围岩级别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V级,并在治理措施中采用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拱部采用双层超前注浆小导管加固围岩,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均适当加强等措施,有效保证了塌方段围岩的稳定性。
周海李翔孙元春
关键词:隧道围岩塌方治理措施
基于代表性探测和验证探测的综合物探在特长燕山隧道地质勘察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结合燕山隧道综合物探的应用实例,研究隧址区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的特征以及各物探方法的应用原理和适用条件,总结出综合物探的主要内容、应用原则和实施方案,以及典型地质体的物性和电性特征。
赵松李翔黄东桥王学刚陈大敏
关键词:特长隧道勘察综合物探
铁路工程放射性影响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研究目的:以集宁通辽铁路蒙根塔拉至大板段放射性环境影响评价为例说明铁路工程放射性影响评价的基本方法、步骤和程序。研究结论:铁路工程放射性影响评价方法包括评价限制标准、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施工运营期间的辐射影响预测等几个步骤,研究表明集宁通辽铁路越岭地段可能形成局部铀异常,但难以形成铀矿床,岩石、土壤、地下水及空气中各项指标均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工程施工及铁路运营期间对工作人员造成的照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工程弃碴不具放射性,不需要按放射性废物进行处理。
李翔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放射性铁路工程
InSAR技术在高速铁路采空区地质选线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选线不可避免地将会穿越采空区,需要准确查明采空区的分布和影响范围。文中使用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通过2009~2015年间的数据对比分析,查明某在建高铁跨越采空区的分布和影响范围,为线位的选择提供指导。结果表明,InSAR是一种有效的采空区变形监测技术,在铁路跨越采空区变形分析及指导地质选线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马传广李翔高文峰
关键词:INSAR采空区沉降监测铁路选线
张集铁路旧堡隧道断层破碎带初期支护大变形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被引量:12
2014年
旧堡隧道穿越太古代变质岩系,构造发育、岩体破碎,地质条件极差。隧道于DK28+e80~DK29+6e0段穿过断层及其影响带,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溜渣突泥突水塌方并引起初支大变形,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及工程进度。结合该段地质条件,从围岩岩性特点、岩体结构特征、多期构造运动叠加及地下水共同作用等几个方面,探讨该隧道大变形的原因和机制,并阐述了后期施工中采取的加强结构支护、注浆加固、增设临挡护墙等处理对策,对类似工程地质条件地区隧道施工支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翔刘占峰
关键词:断层破碎带大变形整治措施
燕山山脉某隧道地应力特征及岩爆预测与防治被引量:1
2015年
岩爆预测一直是地下工程世界性难题之一。为研究燕山山脉某深埋隧道的地应力特征及岩爆预测,对研究区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构造破碎带的地质过程进行分析,并在研究过程中选取典型部位,采用水压致裂法实测获得了工程区地应力资料,利用多种方法对隧道岩爆进行预测:(1)该隧道三个测试钻孔附近地应力分布较为稳定,无明显异常带,以水平主应力作用为主,隧道轴线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夹角约17°,轴线选择方案可行,基本有利于隧道的稳定性。(2)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片帮现象或轻微的岩爆。经施工验证,开挖过程中实际岩爆特征基本与预测一致。
李建伟刘广英李翔
关键词:地应力水压致裂法岩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