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年
- 作品数:19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 戏曲现代戏与“国剧梦”被引量:6
- 2016年
- 戏曲现代戏是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中很有争议的戏剧形态。它缺乏传统戏曲的美学特质,也存在"话剧加唱"的流弊,很难成为一种成熟的戏曲样式。其"戏曲化"路向在现代社会生活和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追求面前是很难实现的。倒是提倡"融合东、西两法"的"国剧梦"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并能够指引"现代戏"继续向前发展。
- 李贤年
- 关键词:戏曲现代戏戏曲化
- 兰州太平鼓的起源及其文化功能新考被引量:3
- 2008年
- 兰州太平鼓是西北地区,特别是兰州地区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现已成为当地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究其根本,我们发现它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本文立足于兰州太平鼓的起源问题,试图挖掘此类鼓种的流变过程及其特殊的艺术人类学意义。
- 李贤年
- 关键词:文化功能人类学
- 韩国新战争电影中的民族性格书写——以“朝鲜战争”题材电影为例被引量:3
- 2017年
- 韩国战争电影的发展得益于电影审查制度的改革与商业化的驱动。弱化国家意志、意识形态的宣讲,强调普世价值的传达,是韩国新战争电影的特点。这一特点不是对美国好莱坞类型片人文精神的简单因袭,而是充分融入了本民族的精神与性格。对民族性格的书写是韩国新战争电影民族化过程中最为生动的内容。但这种书写又是模式化的,可复制的,高度服膺于"商业至上"原则。
- 李贤年
- 关键词:民族性格
- 斯坦尼体系与中国话剧演剧
- 纵观二十世纪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发展史,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简称“体系”)的影响是至关重要且意义深远的。1930年代,受国内政治运动及“左翼戏剧”思潮的双重影响,中国话剧开始“走俄国人的路”。从这一刻起,“体系”就逐渐...
- 李贤年
- 关键词:现实主义
- 文献传递
- 论苏联戏剧专家对中国戏曲的评价及其影响
- 2022年
- 20世纪50年代,中国戏剧界形成了一种写实主义一统天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独尊的局面。在这样的演剧氛围中,被邀请来华指导共和国戏剧事业的苏联戏剧专家们的言论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特别是他们对传统戏曲的看法,不仅会深刻影响到戏曲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话剧的发展同样意义深远。这些专家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是认为戏曲与现实脱离,应该用“体系”为核心的现实主义(写实主义)演剧方法全面取代戏曲固有的演剧体系(方法);另一种意见则充分地赞扬戏曲高超的演剧水平,认为其内在原理和精神与“体系”不二。这两种意见都不同程度地深刻影响到了话剧和戏曲的发展。
- 李贤年
- 关键词:中国戏曲
- 苏联援华戏剧专家与中国话剧导表演人才培养体系
- 2023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戏剧教育事业是在“以俄为师”的“一边倒”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它是以苏联戏剧教育为典范的,在演剧上推崇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导表演人才培养体系)。为了这种苏联模式的顺利推行,中国戏剧界前后邀请了七位苏联(援华)戏剧专家来华从事教育教学指导工作。客观地说,这些苏联戏剧精英利用短短三四年时间,为中国戏剧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影响也一直持续至今。
- 李贤年
- 关键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 论古里叶夫对斯坦尼体系“行动学说”的理论阐释
- 2025年
- 20世纪50年代,苏联戏剧家格·尼·古里叶夫在援华期间,组织多次关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讲述活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他对“体系”的理论阐释,可以看作观测特定时代“体系”发展传播的一个缩影。他以唯物论为逻辑起点,以“两个阶段论”把“体系”分离成新旧两个派别,认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俄罗斯帝国时期的“情绪记忆学说”带有唯心论的错误倾向,只有其在苏维埃时代发展出的“行动学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系”。这种学说强调“体系”的物质属性,以可见的“形体行动方法”综合一切心理技术,追求“身心合一”的舞台效果,对中国戏剧的影响巨大。
- 李贤年
- 论王晓鹰的导演艺术特色及审美取向
- “新时期”的“戏剧观争鸣”,既是对建国十七年戏剧的总结与反思,又是为今后中国戏剧的发展、前进寻求出路。而事实上,“争鸣”是应“危机”之时爆发的。面对我国戏剧持续低迷、停滞的困境,“争鸣”之潮掀起的波澜巨大而又影响深远。总...
- 李贤年
- 关键词:导演艺术审美取向假定性
- 文献传递
- 陈白尘喜剧电影文学创作风格探源
- 2014年
- 陈白尘新中国成立前的三部电影剧作融合了幽默喜剧和讽刺喜剧两种品貌,兼顾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探赜其深层根源,我们不难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左翼"文艺运动是陈白尘艺术生命的两条主脉。另外,鲁迅的创作观念对他也有深刻影响。这些因素造就了陈白尘喜剧电影创作的"奇特"风格。
- 李贤年
- 关键词:喜剧电影
- 格·尼·古里叶夫在华期间讲述斯坦尼体系平议
- 2023年
- 20世纪50年代,随着苏联戏剧专家来华工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取得了演剧领域的独尊地位。同时,苏联戏剧专家作为传播“体系”的使者,享有其理论的最高阐释权。格·尼·古里叶夫作为所有专家的理论代表,曾向全国各地抽调的千余名戏剧干部系统讲述了“体系”,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讲述基于《演员自我修养》和苏联戏剧界当时对斯坦尼体系遗产的讨论成果,比较准确地传达了斯坦尼体系的原理方法,也将其重要成果——“形体动作方法”及时介绍到中国;当然,受当时苏联政治语境、意识形态导向、文艺政策及个人理论修养等因素的制约,古里叶夫对“体系”的阐释带有某些“左倾”的色彩,这给中国戏剧家正确地理解、实践“体系”制造了一定的障碍。
- 李贤年
- 关键词:中国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