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淋巴
  • 3篇脂肪
  • 3篇胃癌
  • 3篇淋巴结
  • 3篇淋巴结清扫
  • 3篇腹腔
  • 2篇脂肪分布
  • 2篇胃癌患者
  • 2篇二尖瓣
  • 2篇二尖瓣置换
  • 2篇癌患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心肌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李赵龙
  • 4篇燕敏
  • 3篇严超
  • 3篇朱正伦
  • 3篇李琛
  • 2篇李海清
  • 2篇杨秋蒙
  • 2篇陈军
  • 2篇陈明敏
  • 2篇姚学新
  • 2篇项明
  • 2篇赵强
  • 1篇陈安清
  • 1篇朱正纲
  • 1篇林言箴
  • 1篇王哲
  • 1篇周密

传媒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第9届全国胃...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和肿瘤的的发生、发展、转归、复发、预后之间的确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这些发现给肿瘤的预防与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临床上,这种全身炎性反应可以通过一些炎性因子、细胞因子、炎性细胞反映出来。该文对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与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李赵龙燕敏
关键词:炎性反应恶性肿瘤
腹腔脂肪分布与胃癌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关系
目的:探讨腹腔脂肪分布的CT测量与胃癌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在瑞金医院普外科病房接受经腹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的226例胃癌患者。于手术前通过CT扫描及重建分别测量了...
李赵龙朱正伦陈明敏严超杨秋蒙李琛陈军项明姚学新燕敏
文献传递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治疗
2022年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见并发症。左室重构是IMR的主要发生机制。心肌梗死后发生IMR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于重度IMR患者,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同期处理二尖瓣已形成共识,但对于中度IMR患者,CABG同期是否行二尖瓣成形术尚存争议。该文介绍IMR的发生机制、反流程度的评估及治疗措施。
陈飏李赵龙李海清赵强
关键词: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置换
不同术式治疗室间隔厚度较小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比较
2021年
目的总结分析不同术式治疗室间隔厚度较小(≤18 mm)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外科行外科手术的室间隔厚度≤18 mm的HOCM患者84例。根据是否合并二尖瓣手术,分为二尖瓣处理组(n=41)与非二尖瓣处理组(n=43)。收集患者术前、术后1周内以及随访时心脏超声资料和围术期并发症情况,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与术前比较,二尖瓣处理组与非二尖瓣处理组患者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显著降低,二尖瓣收缩期前移显著改善,二尖瓣反流程度显著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处理组患者术后30 d死亡2例(4.9%),其病死率显著高于非二尖瓣处理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围术期输血率也显著高于非二尖瓣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9%vs.23.3%,P=0.041)。出院后80例患者获随访,症状均消失,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仍保持较低水平,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改良Morrow术治疗室间隔厚度较小(≤18 mm)的HOCM患者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但需要经验积累。这一策略可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二尖瓣手术,其近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李赵龙周任周密王哲陈安清赵强李海清
关键词:心肌病室间隔厚度二尖瓣置换术
腹腔脂肪量与胃癌病人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脂肪分布的CT测量与胃癌病人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外科胃切除加D2淋巴结清扫术的226例胃癌病人。手术前通过CT扫描及重建分别测量了腹腔脂肪面积(IFA)及腹腔脂肪体积(IFV)。将IFA分为高IFA组(IFA≥85 cm2)和低IFA组(IFA<85 cm2)两组;IFV分为高IFV组(IFV≥3 000 mL)和低IFV组(IFV<3 000 mL)两组。分别记录病人手术时间、术后胃周淋巴结剥出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大IFA、小IFA两组病人在中位淋巴结检出数分别方面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病人腹腔脂肪面积影响胃癌的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
李赵龙朱正伦陈明敏严超杨秋蒙李琛陈军项明姚学新燕敏朱正纲林言箴
关键词:胃癌多排螺旋CT淋巴结
腹腔脂肪分布与胃癌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关系
目的 探讨腹腔脂肪分布的CT测量与胃癌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在瑞金医院普外科病房接受经腹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的226例胃癌患者.于手术前通过CT扫描及重建分别测量了...
李赵龙朱正伦燕敏李琛严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