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伟
- 作品数:87 被引量:26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 可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在研究XML数据交换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式接口的可重用构件开发技术。基本构件功能固定,通过数据总线传输数据,可组装成复杂构件,易于实现软件的移植和重用。
- 向凯全李雄伟王红胜张阳
-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构件化可重用性
-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安全性研究
- 简要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安全性研究的必要性,介绍了当前常用的一些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分析了路由协议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并针对一些特定路由协议的攻击方法进行了重点研究,详细阐述了这些协议存在的...
- 李雄伟杨义先周希元
-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安全性
- 文献传递
- 研究生人工智能原理优质课建设与实践被引量:3
- 2012年
- 结合人工智能原理课程及研究生教学的特点,本文从课程建设过程、建设内容、应用情况等方面阐述人工智能原理优质课建设情况,提出包括课程内容选定、教学方法设计及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一系列教改措施。
- 谭月辉王红胜齐剑锋李雄伟
- 关键词:课程建设人工智能研究生教学教学改革
- 装备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分析了装备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研究需求,提出了装备管理标准体系的研究目标及应把握的基本原则,重点从多个视角研究探讨了装备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希望能对加快我军装备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有所启示.
- 李雄伟王盼卿李晓辉潘华梁敏
- 关键词:装备管理信息化
- 基于多元正态分析的硬件木马检测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针对硬件木马旁路检测中投影变换等方法可能造成的多点关联信息丢失问题,从旁路信号的点特征分析入手,对旁路信号轨迹多元正态分布特征的检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验证,采用多元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金片旁路信号的分布特征,针对不同数据激励下的旁路信号轨迹,采用成对数据的t检验方法进行硬件木马判别.在FPGA平台上实现的8051微处理器中分别植入5种类型的硬件木马,并对电磁旁路信号进行了检测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成功检测逻辑规模低至0.05%的硬件木马.
- 张阳全厚德李雄伟陈开颜
- 关键词:多元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 通信网攻击仿真与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 2007年
- 提出了通信网攻击效果评估的安全性能指标的选择、度量和评估的方法,利用OPNET构建了仿真模型,最后以接通率为例,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 李雄伟王盼卿王希武
- 关键词:网络安全计算机仿真
- 基于性能分析的网络攻击效果评估方法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网络攻击效果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在信息系统的安全评估过程中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和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理论尚不成熟。简要概述了目前一些主要的网络安全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攻击效果评估的安全性能指标,提出了两种网络攻击效果的评估方法。
- 李雄伟
- 关键词:性能分析网络安全评估网络攻击信息系统性能指标
- 通信网络对抗及其仿真技术研究
- 2004年
- 通信网络对抗及其仿真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网络对抗及其仿真的必要性,介绍了通信网络对抗的概念及体系结构,分析了通信网络对抗仿真的对象和任务,建立了网络对抗仿真的框架、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
- 李雄伟李艳斌
- 关键词:网络对抗NCM仿真指标体系
- 基于工艺参数扰动特性的硬件木马隐蔽性研究
- 2014年
- 提出了一种增强硬件木马隐蔽性的新思想,通过模拟集成电路老化过程中工艺参数之一阈值电压Vth的扰动变化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将木马隐藏于由Vth引起的工艺参数扰动下,降低由木马引起的功耗泄漏,进而造成大部分基于功耗分析的木马检测方法失效;在Hspice仿真环境下增加阈值电压Vth的量由10%变化到80%,相对的电路功耗泄漏减少量增加,此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理念的有效性。
- 谢方方李雄伟陈开颜张阳李艳
- 关键词:隐蔽性HSPICE
- 基于故障注入的硬件木马设计与差分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基于差分故障分析原理,提出一种实现密码芯片密钥泄漏的新型硬件木马设计.利用随机状态值实现激活电路,利用单个异或门(XOR)实现故障注入,构建基于故障信息的差分分析模型.以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DES)密码算法为攻击目标,以SASEBO旁路攻击标准评估板作为硬件实现平台,设计并实现了极小化的泄漏型硬件木马电路,其逻辑测试空间超过2117,且仅需5个寄存器和8个LUT.采用差分分析方法,对两组故障信息进行分析,经过171.68s成功破解密钥.
- 张阳李雄伟陈开颜徐徐
- 关键词:差分故障分析数据加密标准密码芯片差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