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华
- 作品数:15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腹症SIRS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
- 朱世纯杜建华蒙国光李晓民李广州郑国利闫宁程巍巍刘伟
- 课题在国内首次研究、探讨了急腹症SIRS评分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的关系;针对急腹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阶段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变化特点,在国内首次检测了血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核因子κB(NF-κ...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腹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血浆细胞因子
- 急腹症伴SIRS患者血浆细胞因子TNF-α、IL-6及NF-κB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检测急腹症伴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患者血浆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与SIRS的关系。方法 81例急腹症伴SIRS患者于入院当日(0d)及入院后1、3、7d分别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IL-6及NF-κB的血浆浓度,另选30例健康成年人做为对照组。分别对NF-κB活性与TNF-α及IL-6水平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81例急腹症患者血浆各时间点TNF-α、IL-6及NF-κB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活性增高与TNF-α及IL-6血浆浓度增高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急腹症伴SIRS时,TNF-α、IL-6及NF-κB表达增多。TNF-α及IL-6血浆浓度与NF-κB活性呈正相关。
- 朱世纯杜建华李倩
- 关键词:急腹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比较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的效果。方法4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EN和PN两组,各24例。两组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从术前3d肠道准备期开始,术后24h内继续营养支持至术后第5d。EN组口服或经鼻肠管输注肠内营养剂,PN组经外周或中心静脉进行营养支持。测定各项观察指标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体质量(body weight,BW),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 fold,TSF),惯用手握力(grasp strength,GS),总淋巴细胞计数(total lymphocyte count,TLC),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营养支持前后无差异;PN组纤维结合蛋白营养后低于营养前,但EN患者PN营养支持前后无变化。两组患者营养后BW、TSF、GS、LYM、FN、PA、ALB水平无差异。EN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PN组,住院时间短,但无统计学意义。EN组患者平均营养费约为PN组的1/3。结论EN可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保持肠屏障功能,利于术后肠功能的恢复,益于术前准备的肠道清洁。
- 杜建华刘军
- 关键词:营养支持围手术期护理结直肠肿瘤
-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抽脓加中药消脓汤治疗阑尾周围脓肿86例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消脓汤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3例)和治疗组(B组43例),A组患者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配合B超引导下经皮脓肿穿刺抽脓术为辅,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消脓汤,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9.1%,B组总有效率为95.3%,B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消脓汤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是一种有效、不良反应小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杜建华李晓民
- 关键词:阑尾周围脓肿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在预测急腹症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 2010年
- 目的了解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评分与急腹症患者病情严重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的关系,进一步观察SIRS评分对预测急腹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193例患者分别予以SIRS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统计,并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SIRS评分≥2分组,APACHEⅡ评分增高显著,与SIRS评分=0/1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组患者SIRS评分显著增高(P<0.05)。入院第1、3天APACHEⅡ评分与SIRS评分明显正相关(P<0.01)。SIRS评分=0/1/2分组患者无1例死亡;SIRS>2分时,死亡例数逐渐增高(1例),以SIRS评分为4时最高(2例)。结论 SIRS评分与病情严重度密切相关,尤其SIRS评分≥2分与病情及并发症发生关系更为密切。支持SIRS评分是一个简单、独立、有价值的预后评分标准。
- 朱世纯杜建华李倩
- 关键词:急腹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预后
-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在胰头癌致胃十二指肠梗阻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7年
- 2003年3月~2005年4月治疗胰头癌致胃十二指肠梗阻7例,局麻下胃镜引导拖出法完成一次内镜引导经皮胃造瘘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与内镜引导下十二指肠置管营养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术后通过PEG胃肠减压,PEJ营养。术后住院5~9d。第2天经PEJ喂养,PEG管引出胃液200~1000ml/d。7例随访期无恶心、呕吐。1例术后3个月PEJ管阻塞,取出PEJ管冲洗通畅后重新放入,其余6例术PEJ管道通畅。5例死亡,2例随访至10个月仍存活。
- 马龙滨杜建华范锦辉赵志强王宝民李宾何津王新元
-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梗阻胃空肠吻合术
- 消脓组方在40例肛周脓肿患者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观察自拟消脓组方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肛周脓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一期根治术及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消脓组方,治疗后对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体温及血象复常时间、脓肿消失时间进行评价,同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体温及血象复常、脓肿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消脓组方可明显改善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 李晓民杜建华
- 关键词: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
- 胜湿止痒方配合护理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自拟胜湿止痒方药浴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胜湿止痒方,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评分及缓解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及缓解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胜湿止痒方药浴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配合精心的护理,疗效显著。
- 贾玉玲李晓民杜建华常瑜
- 关键词:瘙痒症止痒药尿毒症
-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加中药消脓汤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疗效观察
- 2012年
-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配合中药消脓汤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细菌性肝脓肿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8例)和治疗组(B组,48例)。A组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消脓汤。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9.0%,B组总有效率为96.3%,B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消脓汤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有效、不良反应小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杜建华李晓民
- 关键词:肝脓肿穿刺术中草药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156例分析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操作要点及手术方式的个体化选择。方法应用熟练的镜下操作技术,仔细解剖Calot三角、近胆囊断离胆囊动脉、恰当处理术中出血、灵活应用电凝止血与钛夹止血相结合,顺利完成LC 154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2例。结果无术后胆漏、腹腔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近期随访无胆管狭窄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胆囊炎行LC安全可行,关键是术者必须充分了解LC操作要点和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 杜建华刘军
- 关键词: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