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来晓春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腺
  • 2篇胰腺实性假乳...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瘤
  • 2篇实性
  • 2篇实性假乳头状...
  • 2篇假乳头状瘤
  • 1篇低度
  • 1篇低度恶性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CT扫...
  • 1篇低剂量扫描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瘘
  • 1篇断层扫描
  • 1篇断层摄影
  • 1篇断层摄影技术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机构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6篇来晓春
  • 3篇崔凤
  • 2篇刘锦鹏
  • 2篇叶斌
  • 1篇胡日红
  • 1篇杨勇
  • 1篇邓国辉
  • 1篇郝亮
  • 1篇杜芳
  • 1篇瞿华
  • 1篇许莎莎
  • 1篇杜芳
  • 1篇徐顺华

传媒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被引量:1
2010年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是一种罕见的交界性胰腺肿瘤,预后相对良好,但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误诊率高,而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笔者对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SPTP患者的资料作一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探讨该病的CT表现特点,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徐顺华刘锦鹏来晓春崔凤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病理证实交界性
256层iCT在上肢动静脉瘘CTA检查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256层iCT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行上肢动静脉瘘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尿毒症血液透析上肢动静脉造瘘患者30例,采用飞利浦256层iCT行上肢动静脉瘘CTA检查,选择临床提示造瘘时间0-3年内,血液透析流速〈200ml/min患者。从非患侧手背注射对比剂350安射力60-80m1.监测气管分又处下方1cm处的降主动脉,阈值150HU,达到阈值后再延迟15s从头侧开始扫描。后处理使用飞利浦星云5.0工作站,使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多种重建方法。对造瘘血管狭窄段进行多种方法分析处理。结果30例患者中引流动脉异常1例(0.33%),造瘘血管异常9例(30%),回流静脉异常20例(66.7%)。结论上肢动静脉瘘CTA检查可以准确显示造瘘血管情况异常程度,血管异常与造瘘时间与穿刺次数有关,上肢动静脉瘘CTA对临床造瘘血管狭窄诊断提供帮助。
石徐崔凤康书朝胡日红叶斌来晓春
iDose重建低剂量CT扫描在儿童鼻窦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i Dose重建低剂量CT扫描在儿童鼻窦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剂量(100k V、100m A)CT扫描滤波反投影重建与低剂量(100k V、25m A)CT扫描i Dose重建,测量感兴趣区的客观噪声,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级,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及剂量长度乘积,并从辐射剂量、噪声、图像分级方面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常规剂量组比较,低剂量组的辐射剂量下降约76%,噪声增加,但两组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对于鼻窦炎患儿进行i Dose重建低剂量CT扫描,能有效地降低辐射剂量,同时也能满足诊断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来晓春郝亮杜芳
关键词:X射线计算机儿童鼻窦炎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RI表现被引量:1
2014年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低度恶性胰腺肿瘤,多数肿瘤能被完整切除而治愈,预后良好。因此,术前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SPTP 的MRI影像具有一定特征性,但目前国内对SPTP的MRI表现报道不多。本文回顾性分析17例SPTP的病例资料及MRI影像,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探讨SPTP的MRI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来晓春杜芳刘锦鹏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MRI表现MRI影像低度恶性完整切除特征性
睾丸损伤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表现及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睾丸损伤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睾丸损伤患者52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以及CT表现。结果:本组52例患者的CT表现主要可分为5种类型:白膜下血肿型6例(11.5%),肿胀型8例(15.4%),出血型24例(46.2%),破裂型12例(23.1%),脱位型2例(38.5%)。CT临床诊断准确率为100%,但CT分型准确率为94.2%;34例接受手术治疗,均获得痊愈;18例接受保守治疗,其中2例转行睾丸切除术,均获得痊愈。结论:CT对于睾丸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分型准确率,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祝莹许莎莎来晓春
关键词:睾丸损伤断层摄影技术
探讨256i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小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观察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对肺部小结节病灶显示的差异,探讨在肺部小结节鉴别诊断的早期肺癌筛查中低剂量CT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应用常规剂量(120 k V/100 m As;滤波反投影法重建图像,FBP)检测出肺小结节患者46例,经患者知情同意3~24个月后隔期复查时采用低剂量参数(120 k V/50、30 m As;迭代算法重建图像,IR)扫描,分别对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进行主观图像分析、评分,以及客观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比较。结果 两组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肺结节数目及形态特征,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图像的CT值、SD值、SNR、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没有区别;而两组在CTDIvol、DLP、ED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结论 低剂量扫描方案可以在肺部小结节鉴别诊断中大幅度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在早期肺癌筛查中值得临床推广。
康书朝崔凤来晓春叶斌瞿华邓国辉杨勇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肺结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