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勇刚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疗效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肺疾病
  • 2篇稳定期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疾病
  • 1篇毒副反应
  • 1篇虚证
  • 1篇益气
  • 1篇益气汤
  • 1篇支镜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结核
  • 1篇沙美特罗
  • 1篇沙美特罗替卡...
  • 1篇肾气

机构

  • 5篇攀枝花学院附...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作者

  • 5篇杨勇刚
  • 5篇胡强
  • 4篇王利玲
  • 3篇陈余思
  • 1篇汪宏云
  • 1篇宋本艳
  • 1篇潘嘉

传媒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补中益气汤改善晚期肺癌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通过对晚期肺癌化疗期间服用补中益气汤后的临床观察,评价补中益气汤在减少化疗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将46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病例根据肺癌病理分类采用NP或EP化疗方案;治疗组在每个周期化疗前3d开始服用补中益气汤。3个化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及体力状况Karnofsky评分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个化疗周期后治疗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改善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能减少晚期肺癌化疗后带来的诸多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胡强汪宏云杨勇刚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肺癌化疗毒副反应
鲑鱼降钙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鲑鱼降钙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择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椎体压缩性骨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服用钙尔奇D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鳗鱼降钙素,8周为1个疗程。结果 3个疗程后,观察组腰椎L2~4的骨密度、骨痛总有效率、体质量指数、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鲑鱼降钙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骨密度,增加体质量,有效缓解骨痛。
杨勇刚胡强王利玲陈余思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质疏松鲑鱼降钙素
纤支镜下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54例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经纤支镜下多种方式介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对54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进行纤支镜下吸引、钳夹及异烟肼喷洒、氩气刀、冷冻、球囊扩张等介入治疗并评价疗效。同时观察其中33例气道狭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气促指数及FEV1的变化。结果:54例患者均接受镜下异烟肼喷洒治疗,氩气刀治疗12例,冷冻治疗19例,球囊扩张治疗23例。治疗后显效4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33例气道狭窄病例治疗前后的气促指数和FEV1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不良反应多为出血、咳嗽、术后发热等,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经纤支镜下多种介入方式联合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陈余思杨勇刚胡强王利玲
关键词:支气管结核氩气刀冷冻治疗球囊扩张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临床疗效的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刺五加注射液联合用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刺五加注射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整体治疗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最后,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检测治疗组在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血浆内皮素-1/一氧化氮、血气分析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刺五加注射液与西药联用,能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临床疗效。
胡强宋本艳潘嘉杨勇刚王利玲
关键词:刺五加注射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证临床疗效
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舒利迭50/250μg剂型组)39例和B组(舒利迭50/500μg剂型组)39例,C组(万托林联合茶碱缓释片组)39例,后将A、B及C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3个月及1年时的血气、血流变、肺功能指标、血清ET-1、IL-1β、NO的水平及6min步行距离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及C组,治疗后3个月及1年时B组的血气、血流变、肺功能指标及6min步行距离的评价结果均优于A组及C组,而B组血清ET-1、IL-1β、NO水平均低于A组及C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且B组患者在1年的疗程中急性加重的次数要低于A组及C组。结论大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综合效果要优于小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勇刚胡强王利玲陈余思
关键词:沙美特罗替卡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