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向红

作品数:38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口腔
  • 5篇感染者
  • 4篇睡眠
  • 4篇疗效
  • 4篇病毒
  • 3篇低通气
  • 3篇低通气综合征
  • 3篇人类免疫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睡眠呼吸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通气
  • 3篇前牙
  • 3篇缺陷病
  • 3篇综合征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睡眠

机构

  • 2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2篇昆明医学院
  • 7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昆明市第一人...
  • 1篇云南医学高等...
  • 1篇云南省肿瘤医...
  • 1篇信息技术有限...

作者

  • 34篇杨向红
  • 10篇段开文
  • 6篇赵利芬
  • 6篇于鸿滨
  • 5篇欧阳骞
  • 5篇李德宏
  • 4篇殷凌云
  • 3篇向盈盈
  • 3篇李承文
  • 3篇宋飞
  • 3篇王瑞
  • 2篇魏云林
  • 2篇杨晓京
  • 2篇翟维维
  • 2篇夏志刚
  • 2篇周静
  • 2篇张凌鹏
  • 2篇黄燕飞
  • 2篇易春艳
  • 2篇陈雷

传媒

  • 7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口腔材料器械...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广东牙病防治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口腔疾病防治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种植冠颊舌减径及不同牙尖斜度设计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种植冠的形状与种植体的机械受力大小密切相关,种植冠不同的颊舌径、牙尖斜度设计,会使种植牙在行使咬(牙合)功能时引起种植体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变化,周围骨质的重建和吸收也会因此而发生改变。综述种植冠减径和不同牙尖斜度设计对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合理设计种植冠的形状,减小种植体的受力,使种植体生理生存,预防种植体周围炎,长期稳定提供参考。
赵文宏毛雨杨向红
关键词:牙尖斜度应力分布三维有限元分析
芦荟壳聚糖口腔复合膜治疗复发性口疮3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芦荟壳聚糖口腔复合膜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芦荟壳聚糖口腔复合膜贴敷于溃疡面,对照组采用碘甘油液涂擦溃疡面,每天3次,连用5天。观察溃疡面积大小和疼痛指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2%和6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溃疡期和疼痛指数比较2组也有差异(P<0.05)。结论:芦荟壳聚糖口腔复合膜可缩短溃疡发作期的作用又可减轻疼痛,是一种有潜力的口腔溃疡局部药物。
段开文谭葆春赵利芬杨向红夏志刚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芦荟壳聚糖复合膜疗效
云南地区HIV感染者口腔健康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云南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口腔卫生习惯、观念、行为和自身口腔健康报告等情况,为防治口腔疾病和提升生命质量提供重要信息。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和个人访谈方式,对就诊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确的HIV感染人群进行...
赵利芬段开文白劲松杨向红祁燕伟
关键词:口腔健康HIV感染者
文献传递
腮腺区非腮腺来源良性肿瘤10例分析
2014年
腮腺区非腮腺来源良性肿瘤病理类型多样,症状较为相似,临床不易鉴别,常常造成误诊。现对笔者所在科2006年01月—2013年04月收治的10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术前诊断率,进行正确的术式选择,以指导临床治疗。
于鸿滨黄月苏欧阳骞张凌鹏杨向红
关键词:腮腺区良性肿瘤误诊
壳聚糖/葡甘聚糖共混膜的生物降解性能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比例壳聚糖和葡甘聚糖共混膜在体外及体内的生物降解性能.方法流延法制备壳聚糖与葡甘聚糖含量比例分别为3:0、2:1、1:1、1:2的混合膜.将其分别置于含/和不含溶菌酶的林格氏液及昆明鼠股部肌肉内,检测其在体外和体内的降解性能.结果壳聚糖/葡甘聚糖含量为3:0、2:1、1:1和1:2的混合膜在体外有溶菌酶存在时70d降解率分别为40.75%、65.7%、74.2%和84.6%;纯壳聚糖膜在体内降解时间为16周左右,壳聚糖/葡甘聚糖混合膜的降解时间为8~12周左右.结论壳聚糖/葡甘聚糖共混膜的降解性较单独的壳聚糖膜有了改善,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牙周诱导再生膜材料.
赵利芬李承文陈庆华马丽丽杨向红段开文
关键词:壳聚糖魔芋葡甘聚糖复合材料
云南昆明地区四环素牙颜色特征的测量与分析
2024年
目的 收集云南昆明地区四环素上前牙的颜色数据,研究其颜色特征及分布规律。方法 随机抽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昆明市延安医院就诊的四环素牙患者100例,平均年龄48岁,使用VITA Easyshade Advance4.0无线电脑比色仪进行比色,牙位为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测量每颗牙颈1/3、中1/3、切1/3部位的L^(*)a^(*)b^(*)值,按四环素牙不同性别、年龄、部位、着色程度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四环素上前牙不同着色程度中1/3 L^(*)a^(*)b^(*)值总体分布为:轻度:L^(*)值:64.1~75.7,a^(*)值:1.4~5.1,b^(*)值:12.5~24.2;中度:L^(*)值:51.8~70,a^(*)值:1.5~8,b^(*)值:13.8~34.3;重度:L^(*)值:44.9~65,a^(*)值:3.3~11.6,b^(*)值:11.4~29.5。四环素上前牙不同性别色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四环素上前牙不同年龄L^(*)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部位a^(*)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着色程度L^(*)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云南昆明地区四环素上前牙的色泽改变与性别无关,与其年龄、部位和着色程度有关;相较于正常牙,四环素牙色度范围分布更广泛,总体色相较正常牙偏红,偏黄,偏灰,重度四环素牙明度整体偏暗,提示临床进行四环素牙美学修复比色或者制作色板时,可选用明度略偏低以及偏红、偏黄和偏灰的比色片做参考。
毛雨赵文宏易春艳王婷珊张涛杨向红
关键词:四环素牙比色着色程度
Mig/CXCR3轴诱导口腔舌鳞癌细胞失巢行凋亡抵抗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肿瘤的侵润及转移是一个多程序、复杂的过程.当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或邻近细胞脱离接触时必须要逃逸失巢性凋亡并存活下来才能发生远处转移.失巢性凋亡是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细胞脱离细胞外基质后,失巢性凋亡...
刘建启尹志华杨向红何永文
关键词:CASPASE3
牙体疾患影像学失真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牙体疾患影像学失真的表现和应对策略。方法收集根尖片或曲面断层片影像学诊断失真的牙体疾患病例14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牙拔除,2例患牙完善根管治疗,1例摘除骨瘤。结论牙体疾患影像学失真表现复杂,对于无法确诊的病例应组织会诊讨论,避免盲目拔牙,尝试多种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于鸿滨霍迎春殷凌云周静杨向红
关键词:误诊
OSAHS患者经止鼾器治疗前后上气道流体动力学变化
2023年
为了解下颌前伸式止鼾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治疗效果,通过CT影像数据建立OSAHS患者上气道三维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其上气道三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OSAHS患者在佩戴止鼾器前后上气道内流体动力学的变化,利用CFD-post对仿真结果进行后处理。研究表明:在OSAHS患者佩戴止鼾器后,上气道结构形态发生变化,下颌前伸式止鼾器能够扩大OSAHS患者上气道体积,改变患者上气道内空气的流速与压力,对患者睡眠时的鼾声减小有一定帮助。
吴伟杨晓京袁锐波杨向红王瑞李宗睿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上气道计算流体动力学
云南昆明人群上前牙颜色的测量与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采集云南昆明地区人群上颌前牙颜色信息,分析变化规律,为临床美学修复体比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VITA Easyshade Advance4.0无线电脑比色仪对云南昆明地区20~89岁300名人群,按年龄、牙位进行分组,共计1800颗上前牙(左右对称中切牙、侧切牙、尖牙),测量每颗牙中1/3区域的L^(*)a^(*)b^(*)值,用Spss24.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左右对称同名牙间L^(*)a^(*)b^(*)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不同性别同名牙L^(*)a^(*)b^(*)值颜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牙位L^(*)a^(*)b^(*)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不同年龄L^(*)a^(*)b^(*)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云南昆明地区人群上前牙牙冠的颜色与牙位、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2)从中切牙、侧切牙到尖牙,亮度逐渐减小,色相逐渐向红、黄色过渡;(3)随着年龄的增加,上前牙明度逐渐减小,色相向绿、黄色方向过渡。建议临床进行上前牙比色时,优先选同颌对侧同名牙,如果双侧同名牙缺失,选择饱和度最高的,且在口内不易脱落的牙位即尖牙作为参考比色。
祝晓程王瑞杨敏樊文陈西云杨向红
关键词:上前牙比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