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虎 作品数:51 被引量:142 H指数:6 供职机构: 宁波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学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更多>>
逻辑式的普遍性:论元量化语义运算与句法结构左向拓展 2017年 考察逻辑式在生成句法自管约论始各阶段的理论发展与变化,其特征为论元量化语义运算与句法结构左向拓展,本质上是句法-语义接口解读方式的不断深化。逻辑式在生成语言学理论发展中经历了概念的演变和表达形式的变化,致使人们对逻辑式的认识产生迷失。结论有助于说明逻辑式在生成句法中应有的地位,澄清一些认识问题。逻辑式在生成句法中具有普遍性。 杨成虎 仝卓关键词:逻辑式 《语法化的界限》述评 被引量:5 2006年 《语法化的界限》是关于语法化研究较新的一本论文集。该论文集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语法化的界限问题,为语法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本文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部分观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评。 赵娜 杨成虎关键词:词汇化 英语分离疑问句的句法生成机制及其论元量化特征研究 2018年 英语分离疑问句一般由"特殊疑问句+是非疑问句的保留成分DP"构成。本文认为,从对其回答方式(Yes, DP./No, not DP.)来看,它是两种疑问句前后承接的句法结构,句中位于标志语、补足语或介词后的论元从准量化向存在量化过渡:Yes/No部分的回答表明保留成分DP代表是非疑问句,而DP/not DP仍是对特殊疑问句的回答。其句法生成机制是复制与删除的两次操作:1)在IP的基础上进行第一次复制与删除的操作,生成一个特殊疑问句;2)在特殊疑问句的基础上,再进行复制的操作,生成一个是非疑问句,其中wh-词过渡为DP;3)在是非疑问句的基础上,再使用删除的操作,删除与特殊疑问句重复部分的平行结构,保留不重复的DP。这三个步骤的句法生成机制完成论元从准量化向存在量化的过渡:英语分离疑问句中论元量化语义的过渡性与句法结构的承接性相对应。当保留成分DP从是非疑问句扩展到选择疑问句DP1 or DP2,或以附加语PP、从属句CP形式出现时,其量化及句法生成机制也可作同样的解释。 杨成虎关键词:删除 《红楼梦》英译本饮食名称翻译的对比研究——以杨宪益和霍克思的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1 2009年 《红楼梦》中的饮食名称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准确翻译这类饮食名称必须慎重考虑文化因素。以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思的两个《红楼梦》英译本为依据,对比分析小说中一些典型饮食名称的翻译,可以看出:由于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存在差异,词汇语义必然打上文化烙印,隐含不同文化内涵。语言翻译必须是建构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的信息交流,要尽可能再现源语语篇的文化信息和确保译语语篇的可读性及可接受性。 戴清娥 杨成虎关键词:翻译 文化差异 《天问》的研究与英文翻译 被引量:7 2005年 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文献,《天问》具有多科性和多意性,其阐释价值和研究价值很高。它不但是文学文献,而且也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神话学等方面的文献。但在翻译中,译者一般只能侧重一个方面进行处理,造成其他方面信息的遗失。在总结《天问》现有研究与英译问题的基础上,我们从阐释、文本和文化等三方面探讨英译中的有关问题。 杨成虎关键词:《天问》 楚辞 霍克思《楚辞·离骚》英译注释的学术价值 霍克思《楚辞》英译本(企鹅丛书,1985年版)是多家《楚辞》英译本中最重视注释的译本,各篇均带尾注,作品前有题解,与中文版《楚辞》注释本体例相仿,反映了该译本的学术价值和楚辞学性质。本文研究其《离骚》英译注释的有关问题。... 杨成虎关键词:楚辞 注释 中西文化 论诗歌险韵用词的翻译问题 2005年 押韵分两种:押稳韵;押险韵。所谓稳韵,是指押韵用词与所表达的含义和谐切贴;而险韵则指押韵用词不能和谐切贴地表达含义,只是服从于上下诗行韵脚的需要。在翻译中,除故意将有韵诗译为无韵诗外,译者用韵是根据译入语的诗歌语境选择的。这样,原诗中的险韵在译入语中不一定仍押险韵,而原诗中的稳韵也许押上了险韵。译者在译诗实践中须注意的是:要区分原诗的稳韵与险韵,不要拘泥于原诗的险韵而以辞害意。 杨成虎关键词:翻译 《离骚》“摄提”二句天文历法知识英译评议 自19世纪始,近3个世纪以来,中外译者纷纷对《楚辞》进行翻译,诸语中出现了多家英译本。总体来说,这些英译本对《楚辞》章句的理解多根据《楚辞》的传统注释(王逸、洪兴祖以及朱熹等人注本)进行英译,而后来的楚辞注本以及今人的楚... 杨成虎关键词:《离骚》 天文历法 语法化中主谓结构短语名词化的转喻解释 2009年 文章运用转喻的域包孕理论解释英汉语主谓结构短语词汇化过程。旨在提供主谓结构短语词汇化过程合理的解释。研究发现,在主谓结构短语名词化过程中,语法化促使词汇化,其功能上的改变可以用转喻来解释,并且在其演变过程中,不但有单重转喻,还有多重转喻。 叶建萍 杨成虎关键词:转喻 语法化 词汇化 名词化 霍克思《楚辞·离骚》英译注释的学术价值 霍克思《楚辞》英译本(企鹅丛书,1985年版)是多家《楚辞》英译本中最重视注释的译本,各篇均带尾注,作品前有题解,与中文版《楚辞》注释本体例相仿,反映了该译本的学术价值和楚辞学性质。本文研究其《离骚》英译注释的有关问题。... 杨成虎关键词:楚辞 注释 中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