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涛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早幼粒细胞
  • 2篇早幼粒细胞白...
  • 2篇转录
  • 2篇转录调控
  • 2篇细胞
  • 2篇粒细胞
  • 2篇粒细胞白血病
  • 2篇基因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早幼粒
  • 2篇急性早幼粒细...
  • 2篇急性早幼粒细...
  • 2篇急性早幼粒细...
  • 1篇知识库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序列
  • 1篇数据整合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杨文涛
  • 4篇张济
  • 4篇王侃侃
  • 2篇何苗苗
  • 2篇李易真
  • 1篇张芳
  • 1篇杨贤雯
  • 1篇陈竺
  • 1篇贾小红
  • 1篇陈赛娟
  • 1篇朱雪花
  • 1篇颜晓菁
  • 1篇范惠咏
  • 1篇陈明杰
  • 1篇徐海峰
  • 1篇石建涛

传媒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第13届全国...

年份

  • 5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AML1-ETO融合蛋白对CST7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
<正>目的:为了阐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亚型中南t(8;21)染色质易位产生的AML1-ETO融合蛋白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意义,深入研究AML1-ETO对其靶基因的调控模式,为t(8;21)亚型白血病发生的分子机...
李易真杨文涛何苗苗张芳张济王侃侃
文献传递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FLT3的异常表达及其分子机制
目的:FLT3基因编码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之一,在调节造血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FLT3基因高表达与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表达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特征性的PML-RARα融合...
汤琳颜晓菁杨文涛陈竺陈赛娟
文献传递
基于知识库的基因组数据整合分析
2011年
数据整合逐渐成为生物数据分析的重要方向。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广泛应用,基因组序列数据大量产生,而如何充分、高效地整合这些序列数据成为了一个难题。本文从序列角度出发设计了一套新的数据整合方法:序列群富集分析(Sequence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EA),并用实验数据探讨了其潜在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SSEA能更好的挖掘出序列数据中的复杂生物学信息。
杨文涛石建涛陈明杰徐海峰王侃侃张济
关键词:数据整合生物序列生物信息学
PML-RARα对BHLHB2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
2011年
本研究探讨异常转录因子PML-RARα对BHLHB2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进一步揭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致病机理。利用RT-PCR技术研究PML-RARα融合蛋白及ATRA在APL模式细胞株PR9和APL病人来源的NB4细胞中对BHLHB2转录的影响;利用ChIP-PCR技术探讨PML-RARα在体内调控BHLHB2转录的作用方式;通过分析病人样本数据,观察BHLHB2在各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随着PML-RARα融合蛋白的表达升高,BHLHB2的转录受到明显抑制,并且无论在APL模式细胞株PR9还是APL病人来源的NB4细胞中,ATRA均能够解除这种抑制,诱导BHLHB2的表达上调;而在不表达PML-RARα的U937细胞株中,ATRA不能诱导BHLHB2的表达上调。研究结果提示,PML-RARα通过结合于BHLHB2的启动子区域抑制其转录。与其他类型的AML和正常的骨髓细胞相比,BHLHB2在APL中表达较低。结论:BHLHB2是PML-RARα的靶基因,PML-RARα通过与其启动子区域结合对其转录进行负调控。
贾小红杨文涛朱雪花杨贤雯张济王侃侃
关键词:PML-RARΑ转录调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通过整合分析解析AML1-ETO融合蛋白靶基因的方法
2011年
目的:通过整合不同来源的表达谱数据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方法,以解析受AML1-ETO融合蛋白调控的潜在靶基因。方法:整合含有异常转录因子的表达谱数据和RNA干扰该转录因子的表达谱数据,筛选出与该转录因子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应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法解析和评价该转录因子的潜在靶基因。以富集和干扰AML1-ETO融合蛋白表达的表达谱数据作为实例,具体解析AML1-ETO融合蛋白调控的潜在靶基因,并通过染色体免疫共沉淀-实时定量PC(R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real time quantitative-PCR,ChIP-qPCR)验证这种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获得与AML1-ETO融合蛋白密切相关的基因311条,其中72条包含有AML1-ETO结合位点(上调25条、下调47条)。上调和下调基因与背景基因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5)。整合之后,2组表达谱中共同调变的基因中,潜在AML1-ETO融合蛋白调控的靶基因比例更高。随机选择潜在靶基因进行ChIP-qPCR验证,证实这些基因大多能被AML1-ETO融合蛋白结合。结论:通过整合分析筛选AML1-ETO融合蛋白调控潜在靶基因的方法是可行的,且可信度较高。
李易真杨文涛何苗苗范惠咏张济王侃侃
关键词:白血病基因表达调控靶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