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林
- 作品数:8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市陈星海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叶内型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探讨MSCT血管造影及其后处理技术在叶内型肺隔离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的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对异常供血血管进行后处理重建,并与手术资料结果对比。结果 4例位于右下叶后基底段,另外9例病灶位于左下肺,其中7例位于左下叶后基底段;1例表现为含气的单房囊状影,8例表现为含气或和含液的多房囊状影,囊壁薄,增强后未见强化,4例表现为类圆形肿块,增强后有中等强化;血管重建均可显示病灶内供血的异常血管(其中3例来自腹主动脉上段,另外10例来自胸主动脉下段),并能清楚显示其起源、分支及行程,血管显示情况与手术一致。结论MSCT血管成像及其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病灶内异常的供血动脉,对叶内型肺隔离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取代血管造影。
- 唐堪华黄大钡袁国奇刘海明杨朝林熊诗俊
- 关键词:支气管肺隔离症X线计算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
- 螺旋CT诊断老年人支气管异物的价值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老年人支气管异物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老年人支气管异物患者胸部螺旋CT扫描资料,与支气管镜结果对比。结果螺旋CT诊断老年人支气管异物17例,支气管镜取出异物16例,1例为黏液栓。螺旋CT检查结果与支气管镜诊断结果在支气管异物病例中的符合率为94%。结论螺旋CT对老年人诊断气管异物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杨朝林袁国奇刘海明熊诗俊唐堪华陈浩浩
- 关键词:老年人支气管异物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64排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及重建功能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住院非阑尾炎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统计CT对正常阑尾显示率和测量阑尾外直径。收集同期住院手术并经病理诊断急性阑尾炎病例36例,作为实验组,统计患者阑尾外直径和CT诊断阑尾炎的准确率,两组病例测量数值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总结急性阑尾炎CT影像特征。结果 64排螺旋CT对正常阑尾显示率为98.0%,对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为96.6%;正常阑尾外直径为(7.7±1.8)mm,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外直径为(11.1±3.4)mm,两样本均数差别有高度显著性(T=3.67,P<0.01);在急性阑尾炎时,阑尾外直径明显增粗,阑尾本身结构模糊,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可形成渗出和包块;重建技术能够多方位显示阑尾,并能清晰显示阑尾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相关信息。结论 64排螺旋CT可快速准确显示急性阑尾炎及其并发症,对于一些危重的急腹症患者、尤其是怀疑急性阑尾炎患者应首选进行CT扫描。
- 杨朝林李清水袁国奇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多平面重建
- 炎症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炎症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特征及其病理学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支气管镜活检、经皮穿刺活检、开胸肺活检等病理证实的炎症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评价其在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5例炎症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在CT上表现为实变影伴有磨玻璃影、磨玻璃背景上多发结节、蜂窝征、病理性支气管充气征、病理性血管造影征等多种混合征象,肺容积未见缩小;抗感染治疗病灶反而增大;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无或少量胸腔积液,无远处转移。结论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过程有较一致的相对应关系。
- 杨朝林熊诗俊黄进军陈浩浩陈肇平
- 关键词:细支气管肺泡癌
- 直接数字X线摄影与传输系统在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评价直接数字X线摄影 (directdigitizedradiography ,DR)和影像存挡与通讯系统 (picturearchivingandcom municationsystems ,PACS)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应用DR和PACS设备前、后患者检查总计等待时间 ,以胸部为例的病灶检出率 ,图像检索时间 ,节约胶片率 ,并进行对照。结果应用DR机和PACS系统后 ,患者检查总计等待时间平均缩短了 60 % ;胸部病灶检出率提高了 2 5 % ;图像检索时间效率提高 98% ;节约胶片约 95 %。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 DR机和PACS系统的利用改变了传统X线投照和诊断模式 ,有助于提高医生工作效率 ,提高诊断正确率 ,减少患者候诊时间 ,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 李清水熊诗俊杨朝林袁国奇刘海明黄锦钊赖美莲
- 关键词:放射学信息系统
- MSCT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MSCT在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在我院接受诊断并治疗的8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并接受病理活检,观察分析其在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MSCT肝包膜侵犯征象诊断肝癌微血管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11%、95.24%、93.75%;微血管侵犯组(以下简称侵犯组)与无微血管侵犯组(简称无侵犯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犯组与无侵犯组肿瘤大小、边缘不光滑、各时期CT值等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侵犯组2年内复发率、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无侵犯组(P<0.05)。结论:MSCT在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方面具有显著价值。
- 杨朝林
- 关键词:MSCT肝细胞肝癌
-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伤椎高度变化的MSCT与临床疗效的评价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伤椎高度的变化的MSCT与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经MSCT检查确认25例患者的病变椎体,术前在CT图像上模拟穿刺路径及选择PVP穿刺方式,术后一周内及术后半年进行伤椎复查,对影像数据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从MSCT及临床角度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单侧椎弓穿刺成功率92%,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术前、术后椎体压缩率、cobb's角及视觉评分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半年后随访椎体压缩率、cobb's角及视觉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SCT能为PVP中穿刺针的选择及穿刺路径提供准确的解剖学数据,能协助临床改善PVP效果,并能在术后随访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 杨朝林刘日新袁国奇刘海明熊诗俊梁辉清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多层螺旋CT
- 直接数字X线摄影与传输系统在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中的初步应用
- 目的 评价直接数字X线摄影(directdigitizedradiography ,DR)和影像存挡与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 municationsystems ,PACS)在基层医院的临...
- 李清水熊诗俊杨朝林袁国奇刘海明黄锦钊赖美莲
- 关键词:放射学信息系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