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华 作品数:40 被引量:426 H指数:13 供职机构: 上海市气象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然科学总论 矿业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加密探空资料在华东区域业务模式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8 2016年 采用中国气象局2014年6月1日—30日14时加密探空资料,利用华东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比较同化加密探空观测资料前后模式预报结果的差异。研究表明,同化加密探空资料后,对模式初始时刻不同高度的位势高度、比湿、温度、风速等变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对位势高度、温度和风场的影响在高层100—150 h Pa比较显著,而对比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层700—750 h Pa。同化加密探空资料后模式初始场更接近实况。批量数值试验的统计检验表明,同化加密探空观测资料后对强降水及形势场预报均有不同程度改进,24 h暴雨和大暴雨量级降水的预报技巧分别提高了2.5%和8.1%。 徐同 王晓峰 张蕾 杨玉华 李佳关键词:同化试验 数值模拟 面向航空安全的高分辨数值天气预报集成系统 王晓峰 张蕾 江勤 李佳 杨玉华 许晓林 张赟程 殷岳 张旭 李佰平 郭巍 黄伟 谭燕 徐同 陈葆德 气象因素是造成飞行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近一半以上的航班延误是由天气原因造成的。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对提升飞行安全水平、降低飞行成本、优化机场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开展高分辨率预报系统研发是提高与航空飞行相关的天气预...关键词:关键词:航空飞行安全 数据处理系统 登陆台风短时定量降水预报方法初探 被引量:10 2006年 利用登陆台风的GMS-5 IR1 TBB资料及地面自动站逐时雨量资料,初步建立了适用于登陆台风的定量降水估计(QPE)方法,基于QPE结果,采用外推法,初步实现了对登陆台风未来0~3 h的短时定量降水预报(QPF).应用于0104号登陆台风“尤特”和0414号登陆台风“云娜”两个例表明:对单站逐小时雨量定量预报而言,如果50%相对误差可以接受,0、1、2、3 h的QPF准确率分别达20%~70%、30%~80%、30%~70%、20%~60%;对于单站过程雨量定量预报而言,如果50%相对误差可以接受,0、1、2、3 h的QPF准确率基本都达60%~80%;对未来0~3 h的面雨量也具有一定定量预报能力.0~3 h QPF结果对实际短时登陆台风降水业务预报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岳彩军 陈佩燕 雷小途 杨玉华关键词:登陆台风 定量降水预报 外推法 我国登陆台风引起的大风分布特征初步分析 在台风所带来的所有灾害之中,尤以风灾为甚。诸如船只的翻沉、房倒屋塌等建筑物的毁坏,及台风浪、台风潮等灾害均直接取决于台风的大风。而且,由于陆地是人类活动和财产的主要聚集地,因此,掌握台风所引起的大风特征,特别是陆上大风的... 杨玉华 雷小途关键词:登陆台风 文献传递 上海中尺度天气集合预报业务系统研制 陈葆德 王晓峰 谭燕 李泓 许晓林 殷岳 王平 黄伟 杨玉华 李佳 张旭 张蕾 徐同 骆婧瑶 唐碧 该项目是上海市科委立项支持的应用研究项目,由上海市气象局申请,上海台风研究所承担并完成,2012年9月通过专家验收。项目立足于上海及华东地区的中尺度高影响天气,以台风、暴雨、强对流、雷电、高温热浪等恶劣天气为研究对象,突...关键词:关键词:中尺度天气 SMS-WARMS V2.0模式预报效果检验 被引量:25 2016年 对新一代上海区域中尺度模式(SMS—WARMS V2.0)系统预报结果进行了统计检验,检验量包括降水、2 m温度场、10 m风速、500 hPa位势高度场和850 hPa温度场、风场和相对湿度。结果表明:新一代模式的预报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模式各量级降水的TS和ETS评分都有提高,说明模式对降水事件发生的捕捉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分析2 m温度场的均方根误差及预报准确率发现新版业务模式的2 n、温度场预报优于原业务模式。此外新业务模式的10 m风速预报的均方根误差的逐月和多月平均值都低于原业务模式。高空形势场检验结果显示,新业务模式埘500 hPa位势高度场和850 hPa温度场的预报都优于原业务模式,850 hPa风场预报相关系数高于原业务模式,850 hPa相对湿度提高不明显。个例分析表明,新版业务模式强降水预报产品相对于原业务模式产品埘大气预报更具参考价值。 徐同 李佳 杨玉华 王晓峰 陈葆德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信息变分同化及在暴雨数值预报中应用的试验研究 本文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开发的三维变分同化系统Grapes-3Dvar、973项目'中国暴雨研究与试验'资料和模式系统进行了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信息变分同化及其在暴雨数值预报中应用的试验研究.其中,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信息... 万齐林 倪允琪 杨玉华关键词:三维变分同化系统 暴雨数值预报 文献传递 IPCC-AR4全球气候模式在华东区域气候变化的预估能力评价与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16 2010年 本文分析了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的全球气候模式在华东区域的气候预估能力与不确定性。以均方根误差作为衡量预估能力的标准,比较了IPCC-AR4中21个气候模式在中等排放情景下的预估能力,结果表明气候模式对华东区域气候变化的模拟能力差异较大,模式NCAR-CCSM3和MRI_CGCM2_3.2在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2个要素的均方根误差均较小,说明它们对华东区域的气候预估能力比其他模式强。在中等排放情景下,气候模式能够模拟出接近观测实况的年平均气温与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但是由于空间分辨率较低,模式不能模拟出局部细致的结构;多模式集合平均对华东区域气温预估存在明显系统偏差,比观测实况偏低1.6℃以上,偏低幅度超过了不确定性(一倍的模式间标准偏差)能涵盖的范围;华东区域年降水模式间标准偏差占模式集合平均百分比为26.7%,表明直接用AR4多模式集合平均的结果难以准确反映华东区域该要素的未来变化。 顾问 陈葆德 杨玉华 董广涛关键词:气候模式 情景预估 不确定性 2009年5—9月上海区域中尺度模式降水预报效果检验 被引量:7 2010年 随着数值预报技术的飞速发展,模式定量降水预报已成为天气预报业务工作中的主要参考依据。本文对上海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2009年5—9月降水预报性能采用传统定量降水检验评估方法和基于目标的空间检验诊断技术(MODE)进行综合评估,检验结果表明:模式对华东大部分地区有无降水预报总体效果较好,其中华东南部地区评分相对较高,TS评分随着预报降水量级增大而减小,模式空报率高于漏报率,模式对降水目标的空间位置预报比较准确,但预报降水强度较观测偏强,尤其表现在降水中心区域。 徐同 李佳 王晓峰 陈葆德 杨玉华关键词:降水 MODE 近58年来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47 2009年 利用1949—2006年《台风年鉴》和《热带气旋年鉴》资料,主要分析了1949—2006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频数、登陆位置、登陆季节延续期和登陆强度等要素及其概率分布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年来,登陆中国热带气旋年频数有减少趋势,但登陆时达台风强度的年频数变化不明显;按登陆地点分区统计发现,登陆华南地区的热带低压及(强)热带风暴年频数以减少为主,而登陆东部地区的热带气旋年频数变化不明显。登陆点历年最北位置(最南位置)有南移(弱的北移)趋势,导致登陆点历年南北最大纬度差逐渐减小,这表明热带气旋登陆区域更为集中,在23°—35°N增多,而在35°N以北和23°N以南以减少为主。登陆中国热带气旋季节延续期缩短了近1个月。热带气旋年平均登陆强度及其概率分布偏度有增加趋势,表明登陆的强台风有增加;登陆中国华南和东部地区的台风强度都有增强趋势,前者比后者趋势更明显。另外,热带气旋年最大登陆强度差长期呈现减小的趋势。 杨玉华 应明 陈葆德关键词:登陆热带气旋 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