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艳芳

作品数:8 被引量:6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断层扫描
  • 2篇原发性
  • 2篇视网膜
  • 2篇术后
  • 2篇网膜
  • 2篇显微镜
  • 2篇活体
  • 2篇活体共聚焦显...
  • 2篇共聚焦
  • 2篇共聚焦显微镜
  • 2篇光学相干
  • 2篇病理
  • 2篇病理学
  • 1篇毒副作用
  • 1篇毒性
  • 1篇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眼球后
  • 1篇眼球后注射
  • 1篇移植术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8篇杨艳芳
  • 4篇王欣
  • 4篇刘峰
  • 3篇洪晶
  • 2篇昝丹阳
  • 2篇曲洪强
  • 2篇张惠蓉
  • 2篇鹿新荣
  • 2篇任婧
  • 2篇许永根
  • 2篇初颖
  • 1篇黄萍
  • 1篇刘瑜玲
  • 1篇许艺民
  • 1篇雷嘉启
  • 1篇张纯
  • 1篇丁爱华
  • 1篇马志中
  • 1篇王曼舒
  • 1篇王薇

传媒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眼科研究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眼科新进展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在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前组织病理学特点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筛选21例重度原发性翼状胬肉,记录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眼部疾病史,同时行常规眼部裂隙灯检查、眼前节像、眼前节OCT和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
王旻舒曲洪强初颖杨艳芳洪晶许永根
假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2008年
目的分析假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方法收集59例(59眼)假性黄斑裂孔患者,经黄斑中心的垂直和水平线性扫描采集OCT图像,选择符合假性黄斑裂孔的图像,进行裂孔形态、视网膜前膜观察,用随机软件测量裂孔大小、裂孔中央和孔周视网膜厚度,并分析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OCT图像表现为孔周视网膜增厚,视网膜组织内有低反射区,孔底无视网膜组织缺损及孔前盖膜,孔壁形态多样,依孔壁的形态不同分为5型:两侧均为陡峭壁型47眼;一侧陡峭;另一侧倾斜型7眼;两侧向内凹型2眼;一侧陡峭另一侧内凹型2眼;两侧均为倾斜型1眼。明确显示有视网膜前膜34眼。水平及垂直扫描裂孔中央厚度(平均113.3μm和110.0μm)与视力无明显的相关性(r2=0.013,P=0.39;r2=0.002,P=0.727)。裂孔的横径(平均476.5μm)略大于垂直径(平均446.5μm),裂孔呈横椭圆形。结论假性黄斑裂孔与全层或临界黄斑裂孔有不同的OCT图像,孔壁多为陡峭型,部分裂孔显示有视网膜前膜,裂孔中央厚度接近正常,视力下降程度轻。
窦宏亮马志中许艺民王欣杨艳芳刘峰
关键词:黄斑裂孔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家兔眼球后注射替曲朵辛的麻醉效果及毒副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对替曲朵辛(TTX)溶液球后注射的麻醉效应、安全性和视网膜毒副作用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组,每组6只,其中右眼球后注射不同剂量TTX及利多卡因溶液,左眼给予等量溶剂对照(柠檬酸钠缓冲液,pH4.3);分别采用角膜感觉试验、裂隙灯、视网膜电图、光电镜检查进行观察。结果 球后注射10μg TTX可致家兔全部死亡;≤5μg剂量家兔全部存活;具有明显的局部麻醉作用;5μg剂量组可观察到轻微视网膜毒性作用;而≤2.5μg则未见眼部毒性反应。 结论 球后注射低剂量TTX对家兔角膜可产生长效局部麻醉作用且无明显眼毒性反应,有希望应用于治疗某些疼痛性眼病及术中镇痛。
刘瑜玲张强杨艳芳
关键词:球后注射毒性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在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前组织病理学特点分析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病坪学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筛选21例重度原发性翼状胬肉,记录性别、年龄、发病H^f.J及眼部疾病史,同时仃常规眼部裂隙灯愉查、眼前节像、眼前节OCT和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2l例(21只眼)翼状胬肉均为单跟、鼻侧发生,胬肉头部已达瞳孔缘或部分遮盖瞳孔区,其巾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5_3±1.4)岁(52~81岁),平均发病时间:(12.1±0.8)年(8.6~20年);5例血管型,6例纤维型,10例f昆合型。眼前节OCT示所有胬肉组织均不同程度侵犯角膜上皮层、前弹力层和浅基质层,而与巩膜组织界限较清。活体共聚焦显微镜下胬肉体部上皮细胞表层有炎性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少量侵入,而深层侵入明显;胬肉头部上皮各层均有大量炎性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侵入,同时在交接处角膜上皮层巾也观察到炎性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侵入?结论活体共聚焦显傲镜町提供活体翼状胬肉组织病理细胞学特征,为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一种崭新、可靠的研究方法?
王曼舒曲洪强初颖杨艳芳洪晶王薇许永根
关键词:活体共聚焦显微镜翼状胬肉炎性细胞树突状细胞
急性胰腺炎合并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长期随诊一例被引量:1
2004年
急性胰腺炎合并眼底改变且导致视力下降者,临床较少见.笔者曾于1992年6月收治1例,并随诊至2004年2月,现将长达11年零8个月的随诊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张惠蓉雷嘉启鹿新荣杨艳芳刘峰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合并症视网膜病变脉络膜病变长期随诊
前节OCT对角膜内皮移植术后植床和植片位置关系的评价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应用前节OCT(AS—OCT)对角膜内皮移植术(EK)术后植床和植片的位置关系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09年4月北京大学眼科中心行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自动角膜刀取材内皮移植术(DSAEK)的患者42例(44眼),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15~83岁。术前术后分别行裂隙灯显微镜和AS-OCT检查,对比观察DSAEK术后植片与植床间的位置关系。结果28例患者在裂隙灯显微镜和AS—OCT检查均可清晰地显示植片贴附于角膜后表面、植片位置居中;术后不同时间植片、植床的厚度处于动态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植床水肿逐渐消退,植片和植床越来越稳定,贴附得更紧密,厚度变得更薄,角膜透明度增加;早期植片完全脱位者5例,占11.36%;植片部分脱位者2例,占4.55%;植片中央贴附良好,周围卷边者1例,占2.27%;植片偏位者8例,占18.18%。结论AS-OCT是评价EK术后植床和植片位置关系的有效工具。
王欣洪晶刘峰杨艳芳丁爱华任婧昝丹阳
关键词:前节OCT角膜内皮移植植床
视网膜静脉阻塞致黄斑水肿患者相干光断层扫描和视力预后观察被引量:46
2005年
目的探讨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检测视网膜静脉阻塞致黄斑水肿患者的灵敏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及其视力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应用OC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测90例(91只眼)各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36例;年龄20~74岁,平均(57.8±13.8)岁;45只右眼,46只左眼(其中1例为双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54只眼,半侧静脉阻塞9只眼,分支静脉阻塞28只眼。追踪观察时间1~46个月,平均6.1个月。比较OCT和FF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检测55例另侧健眼的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在OCT扫描下观察黄斑水肿的形态,有黄斑囊样水肿71只眼(78.0%),视网膜神经上皮下积液14只眼(15.4%),黄斑板层裂孔1只眼(1.1%)。黄斑囊样水肿的囊泡高度最小为94μm,最大为1317μm,平均(668.18±245.58)μm。54只对侧健眼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最小为110μm,最大为236μm,平均(154.09±21.85)μm。视网膜神经上皮下积液,最高可达1377μm,甚至超过OCT所能检测的高度。(2)OCT检测黄斑囊样水肿的灵敏度为98.6%、特异度为100%;FFA的灵敏度为86.1%、特异度为100.0%。(3)黄斑囊样水肿患者的视力预后:随访3个月以上的黄斑囊样水肿患者60例(61只眼),分支静脉阻塞致黄斑水肿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央静脉阻塞和半侧静脉阻塞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视力预后的因素有病程长短、黄斑中心区是否积血、病情严重程度等。病程<3个月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程≥3个月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OCT检测视网膜静脉阻塞致黄斑水肿患者,其方法安全,诊断结果可靠,解析度高,是非侵入性、可重复操作的新技术。但黄斑囊样水肿患者视力预后差,应大力推广OCT检查�
张惠蓉王欣鹿新荣杨艳芳刘峰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闭塞
AS—OCT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形态及形成过程评估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S—OCT)对青光眼滤过术后不同时期滤过泡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各种类型滤过泡的内部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以期寻找不同形态滤过泡与其功能间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前瞻性分析研究。对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眼科中心行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患者62例(68只眼),年龄从27—79岁,平均年龄(62.56±14.06)岁,其中男性26例(29只眼),女性36例(39只眼)。在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和AS—OCT检查。结果68只眼中有4只眼在术后6个月时眼压高于20mmHg,其余64只眼在随访期间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术后1d至术后6个月,滤过泡的总体高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壁厚度逐渐增加(P〈0.05),囊壁回声逐渐增强(P〈0.05)。AS—OCT能清晰显示滤过泡的内部结构;量化有效滤过泡的各项指标,包括滤过泡总体高度,囊壁的厚度,巩膜瓣下的滤过通道等;显示滤过手术后不同时期滤过泡的动态变化。结论AS—OCT是评价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形态的有效工具。探明滤过泡外观、内部结构及其功能的相互关系,有助于为滤过泡的功能维护提供客观参考。
王欣张纯黄萍杨艳芳任婧昝丹阳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手术滤过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