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贵庆

作品数:118 被引量:1,062H指数:19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88篇建筑科学
  • 11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7篇城市
  • 25篇乡村
  • 14篇住区
  • 12篇社会
  • 11篇居住
  • 11篇村落
  • 10篇传统村落
  • 9篇城乡
  • 9篇城镇化
  • 8篇人居
  • 8篇社区规划
  • 8篇可持续发展
  • 8篇城市规划
  • 6篇沙滩
  • 6篇公共服务
  • 6篇公共服务设施
  • 6篇村庄
  • 5篇人居环境
  • 5篇农村住区
  • 5篇居住区

机构

  • 103篇同济大学
  • 8篇上海同济城市...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中国城市规划...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华侨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浙江树人大学
  • 2篇四川省建筑设...
  • 2篇上海同济城市...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作者

  • 103篇杨贵庆
  • 4篇李京生
  • 4篇庞磊
  • 3篇宋代军
  • 2篇王德
  • 2篇王竹
  • 2篇陆希刚
  • 2篇黄璜
  • 2篇叶红
  • 2篇王娟
  • 2篇何兵
  • 2篇俞敏飞
  • 2篇戴慎志
  • 2篇王伯伟
  • 2篇韩倩倩
  • 2篇陈秉钊
  • 2篇唐子来
  • 2篇彭震伟
  • 2篇潘海啸
  • 2篇侯丽

传媒

  • 19篇上海城市规划
  • 12篇城市规划汇刊
  • 9篇规划师
  • 9篇城市规划
  • 7篇小城镇建设
  • 6篇同济大学学报...
  • 5篇城乡规划
  • 4篇西部人居环境...
  • 2篇时代建筑
  • 2篇浦东开发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华中建筑
  • 1篇新建筑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住宅科技
  • 1篇城市开发
  • 1篇国外城市规划
  • 1篇上海农村经济
  • 1篇南方建筑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及构成方式解析--以浙江省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为例被引量:16
2018年
传统村落的整体空间形态在风貌上呈现出的地方特征和审美价值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从组成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入手,分析、归纳其类型特征,结合其构成方式加以解析。研究指出: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物质要素由点、线、面三种状态组成,其中点状要素包括村庙/教堂、牌坊/牌楼、祠堂、戏台/钟鼓楼、古树、照壁,以及桥梁、水岸埠头等关键要素;线状要素包括由上述点状要素所组成的主街通道、主巷通道、主要街巷两侧的建筑界面;面状要素包括村口、村内多种类型的广场、街巷交叉口空地、水塘等。上述物质要素的基本状态根据村落的自然地理地貌特征、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乃至宗教信仰,形成了"点源结构、线型结构、网状结构"三种主要构成方式,成为担负起传统村落日常生活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的物质支撑。文章结合浙江省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进行案例分析,以期对深入认识我国传统村落的风貌特色、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起到借鉴作用,并对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传统村落优秀文化基因和价值有所启发。
杨贵庆王祯
关键词:传统村落风貌
我国农村住区集约化布局评价指标与方法的研究进展和思考被引量:4
2010年
回顾了我国关于城乡土地集约化利用评价指标与方法,包括综合指标体系方法、最优集约度法和各类信息技术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提出并分析了我国农村住区集约度的概念与基本特征,指出从"经济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空间属性和村民满意度(4+1)"方面,建构我国不同地域农村住区规划开放式数据库基本框架的思考,为建立全国范围典型农村住区类型的三维数据库打好基础,有效分类指导我国不同地域的新农村规划建设。
杨贵庆黄璜宋代军庞磊
关键词:农村住区评价指标集约度
德国乡村的内生发展及其对中国乡村建设的启示--以巴登-符腾堡州Achkarren村为例
Achkarren村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振兴乡村内生发展示范项目的示范村庄,本文通过对该村庄内生发展的实践分析,总结出我国当今乡村地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启示:应进一步注重科学合理规划,合理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实行乡村产...
王祯杨贵庆
关键词:乡村内生发展
“社会生态链”与城市空间多样性的规划策略被引量:9
2013年
"社会生态链"这一概念较好地解释了人群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关系的结构模式,有助于解释社会关系中集团利益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结构稳定或失衡的原因,可以解释货币具有缓解社会链接冲突和矛盾的重要作用,并揭示城市空间的社会属性及其分布特征。"社会生态链"多元结构对城市空间多样性具有相应的要求,社会生活的丰富性需要多样性的城市空间来承载。基于"社会生态链"理念,规划策略应加强对城市空间现状的调研和评估;注重传统城市空间"斑块"的保留和功能转型;提倡土地混合使用以承栽多元社会结构;适当运用小街坊划分方法,增加小尺度公共空间;加强公众参与规划过程和决策,体现多元社会集团利益。
杨贵庆
关键词:多样性社会价值
村庄规划“点穴启动”的方法探究——以浙江黄岩屿头乡沙滩村为例
2022年
“十四五”期间我国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村庄规划将发挥关键作用。村庄公共空间营造是村庄规划指导乡村建设并发挥“点穴”作用的重要抓手。文章从理论层面凝练了村庄规划“点穴启动”方法的十个要领,包括:一处尺度适宜的公共场地;体现当地文化内涵或特色主题;周边要有建筑或其他界面;可看到自然环境;与村庄主要步行道路相连且多个进出通道;邻近停车场;邻近公共厕所;局部要有覆盖、遮阴,提供座椅休息和避雨功能;采用乡土建筑材料,体现地方性的肌理图案作铺地;合适的夜间照明和辅助设施。结合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实践案例,进一步阐释了十个要领具体的设计运用,旨在为因地制宜开展村庄规划建设提供规划设计参考。
杨贵庆
关键词:村庄规划
城市旧住区居民的心态与价值取向——旧住区社会调查的分析与启示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通过对上海南市旧住区王家码头地段社会调查的分析,从居住环境与定居意识的角度讨论了“双重环境”。
杨贵庆
关键词:社会调查居住环境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参与乡村建设行动的优势与启示——以浙江省黄岩区乡村振兴实践为例被引量:13
2021年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汇聚力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和近年来我国各地相关实践综述,并结合笔者8年来组织同济师生团队参与浙江黄岩乡村建设的实证,提出高校参与乡村建设行动具有6大优势,即:以研究为先导汇聚科研力量精准施策;以文化为视角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导乡建适用技术应用;多学科交叉综合决策咨询;从实践中提升理论再指导实践;持续跟进的在地化服务。展望“十四五”,以校地合作更好地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提出6点启示,即:明确中央提出乡村建设行动的特定目标;注重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以邻近原则开展校地乡村建设行动;开展知识技能培训;组织保障给予可持续校地合作政策支撑;加强专业化指导和示范。
杨贵庆
关键词:校地合作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整体性特征及其社会学意义被引量:35
2014年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的整体性特征包括: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协调性、居住与生产活动空间组合的有机性、建筑群体空间形态的聚合性以及聚落内部公共中心场所的标识性。这些整体性特征是对我国各地丰富多样的传统聚落物质空间形态特征的结构性认知和整体抽象。它们对应于特定的社会学意义:堪舆术和身体宇宙的思想、特定历史阶段社会生活的结构特征、血缘和亲缘关系的脉络及其传承延续的作用以及空间结构对应的社会控制。当代人需要努力探索那些和传统聚落空间整体性特征十分贴切的新时代的社会经济活力,从而来重新定义其社会学意义,才能真正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聚落的建筑和空间环境特色。
杨贵庆
关键词:传统聚落整体性特征社会学意义
21世纪中国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思考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探讨了生存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发展与控制发展等基本问题,并结合城乡建设领域,指出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须进行必要的时空、角色和内涵界定。文章进一步提出在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领域内把可持续发展与专业研究相结合进行开拓性研究的切入点。
杨贵庆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表象城乡建设
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被引量:41
2014年
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关于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城镇化是一个城乡转型的社会过程.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是当今中国城镇化绕不过去的一个命题.它将决定中国的城镇化道路能否走向成功。乡村与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社会组织形态和治理模式的差异.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自组织机制在经历了近代化和人民公社运动之后逐步瓦解。
张尚武李京生郭继青叶红何兵杨军朱伟王竹陈雯施通才杨贵庆栾峰
关键词:乡村规划城镇化道路社会过程自组织机制乡村社会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