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志文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感染性
  • 3篇感染性腹泻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法定传染
  • 2篇法定传染病
  • 2篇感染性腹泻病
  • 2篇传染
  • 2篇传染病
  • 1篇大学生
  • 1篇单胞菌
  • 1篇登革热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调查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机构

  • 11篇海口市疾病预...
  • 1篇海口市琼山区...

作者

  • 11篇林志文
  • 9篇朱庆
  • 3篇冯福
  • 1篇符绩超
  • 1篇杨来辉
  • 1篇曾小平
  • 1篇卢君毅
  • 1篇苏爱芳
  • 1篇温荣春
  • 1篇逯吉国
  • 1篇黄淑平
  • 1篇符学师
  • 1篇李智慧

传媒

  • 8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8
  • 6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口市三甲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
2007年
目的为掌握和评价海口市三甲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方法以《全国医院法定传染病与死亡病例管理及报告质量正式调查方案》为标准,通过查阅门诊日志、住院登记、检验室登记等有关资料,对全市6家三甲医院2006年上半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调查。结果三甲医院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为14.19%,报告及时率为58.47%。结论三甲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亟待提高。
朱庆林志文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
海口市农村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调查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本市2005~2006年发生的3起农村腹泻病暴发的成因,探讨减少农村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对策。[方法]对腹泻病人按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进行调查登记,并现场调查与发病相关的因素,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3起农村的生活饮用水源井受到污染源污染,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均超过国家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年)限值和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三级水源水质限值卫生要求,分别检出细菌性痢疾杆菌、邻单胞菌、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结论]该市腹泻病暴发的主要原因与相关自备水源水污染高度关联。
杨来辉林志文朱庆李智慧
关键词:水源性感染性腹泻
海口市乙型肝炎病例报告质量调查及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掌握海口市医疗机构乙型肝炎病例报告现状,为探索乙型肝炎病例最佳报告模式提供科学理论论据。[方法]以《全国2006年医疗机构乙肝病例报告专题调查工作实施方案》为标准,通过抽查医疗机构登记的乙型肝炎病例个案及病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结果判定,并核对病例报告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临床医生对乙肝病例诊断、报告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诊断符合率为32.93%,漏报率为64.27%,确诊病例急慢性判定准确率100%,误报率为66.67%,重报率为26.63%,临床医生乙肝病例诊断、报告知识知晓率为27.78%。[结论]海口市医疗机构在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报告存在诊断符合率低,漏报率、误报率和重复报告率高的问题,报告质量亟待提高。
朱庆林志文
一起群体感染性腹泻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查明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发生一起群体性腹泻病暴发的原因,采取措施控制疫情。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检测,查清暴发原因。结果2006年10月10~20日3个村发生的感染性腹泻病暴发事件具有同源性,暴发原因为使用受产毒性大肠杆菌污染的猪粪引起。结论这是一起由产毒性大肠杆菌污染粪便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病暴发事件。
朱庆林志文卢君毅
关键词:产毒性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病
海南省首例O_(157):H_7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病例调查报告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析海口市在腹泻病人监测发现的1例O157:H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制O157:H7感染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在常规监测中发现的1例腹泻病人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患者肛拭子标本实验室检测结果为O157:H7大肠杆菌阳性,并参考海南省肠道传染病监测资料和疫情信息,认定该病例系海南首例报告O157感染性腹泻病例。疫情得到有效处理,病人痊愈,无二代病例发生。结论海南省存在有O157疫情的威胁,今后应加强该病监测。
黄淑平逯吉国林志文陈垂基
海口市登革热媒介分布与控制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掌握登革热媒介的地理分布、孳生习性和季节消长情况,科学合理、有的放矢地投入卫生资源,在存在埃及伊蚊的主要地区开展媒介控制工作,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发生或流行。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市24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4个农场的1522个村(居委会)运用蚊幼虫调查法开展登革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孳生地调查,掌握其地理分布、季节消长及密度,并与以往监测资料相比较,明确登革热媒介的地理分布、变迁和季节消长规律;在埃及伊蚊密度较高的6个乡镇采用"社区参与、健康教育、环境制约"的"儋州模式"开展以消灭媒介孳生地为主要措施的媒介控制工作。结果(1)调查的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农场均有白纹伊蚊分布,阳性率为100%,自然村(居委会)阳性率为87.84%;埃及伊蚊分布在16个乡镇和2个农场,阳性率为54.54%,自然村(居委会)阳性率为32.46%;(2)埃及伊蚊幼虫全年均存在,密度高峰在5-11月,12月开始下降,12月至次年3月处于较低水平,4月开始上升;(3)埃及伊蚊布雷图指数从52.5降至34.4,控制效果明显,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18,P<0.005)。结论海口市仍广泛存在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环境,通过媒介控制能有效降低蚊虫密度,从而阻断登革热的传播,而且媒介分布调查对科学合理、有的放矢投入或使用卫生资源,防控登革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朱庆林志文符绩超符学师
关键词:登革热媒介
海口市吸毒人群行为特征和HIV与梅毒感染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了解海口市吸毒人群行为特征及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为开展针对吸毒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强制戒毒所的914名男性吸毒人员采用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结果914名吸毒者平均年龄为28.8岁,最小16岁,最大50岁。吸毒人员以未婚青年为主,吸毒方式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占53.72%,共用针具吸毒占静脉注射吸毒的20.98%。HIV检测阳性率为0.22%,梅毒血清RPR+TPPA检测阳性率为4.49%。结论吸毒人群有明显的高危行为,静脉注射吸毒比例较高,HIV、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这类人群进行综合干预,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冯福苏爱芳林志文温荣春付海玲
关键词:吸毒HIV梅毒
海口市2008年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海口市2008年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以便进行规范管理。方法抽查61个医疗机构,通过访谈和随机查阅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化验室登记、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等有关资料,与传染病直报系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质量。结果被考核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11.38%,报告及时率为78.89%,报告卡准确率为87.30%;二级医疗机构报告质量高于其他级别医疗机构;化验室的漏报率为29.14%,是漏报的主要环节。结论海口市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均亟待提高,应针对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分类指导,加强监管。
朱庆林志文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
海口市青年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了解海口市青年大学生中有关艾滋病/性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合青年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健康教育方案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口市某大学的918名青年大学生进行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与艾滋病病人发生性关系、输血或输入血制品有传染艾滋病的危险、与艾滋病人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等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较高,分别是94.55%、90.41%8、5.72%和91.83%;而蚊虫叮咬、与艾滋病人握手、拥抱等日常接触、正确使用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性病等非传播途径知识回答正确率较低,分别是72.11%、87.04%、68.08%;有部分大学生对艾滋病人存在歧视现象;在性行为观念方面,赞成婚前性行为35.37%,赞成有多个性伴侣13.61%;获得艾滋病知识来源前三位是电视广播72.32%、杂志书刊52.23%和医务人员宣传48.24%。结论青年大学生艾滋病/性病知识掌握还不够,性观念较开放,应加强对青年大学生艾滋病/性病教育、性道德教育,改变错误观念和不良行为,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冯福林志文朱庆
关键词:大学生艾滋病问卷调查
一起饮用水污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07年
朱庆林志文冯福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性腹泻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