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挺伟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混凝土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体积稳定性
  • 2篇人工神经
  • 2篇人工神经网络
  • 2篇住宅
  • 2篇住宅楼
  • 2篇住宅楼板
  • 2篇网络
  • 2篇楼板
  • 2篇工神经网络
  • 2篇人工神经网
  • 1篇压强度
  • 1篇应力
  • 1篇预应力
  • 1篇预应力高强混...
  • 1篇粘结
  • 1篇粘结预应力
  • 1篇商品混凝土

机构

  • 6篇福州大学
  • 5篇福建省抗震防...

作者

  • 7篇林挺伟
  • 6篇季韬
  • 5篇郑忠双
  • 3篇林旭健
  • 1篇鄢飞
  • 1篇林立军

传媒

  • 3篇建筑材料学报
  • 2篇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水泥胶砂流动度预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在给出水泥胶砂名义水灰比和标准砂平均浆体厚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水泥胶砂流动度与水泥胶砂名义水灰比、标准砂平均浆体厚度、粉煤灰与胶凝材料用量比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该关系可用于高效减水剂减水率的测定,同时也可为混凝土坍落度的预测及高体积稳定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奠定基础.
季韬林挺伟郑忠双林旭健
关键词:水泥胶砂标准砂流动度水灰比减水率体积稳定性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方法被引量:36
2005年
在给出混凝土等效水灰比和骨料平均浆体厚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等效水灰比、骨料平均浆体厚度和粉煤灰与胶凝材料用量比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该研究成果可减少混凝土试配次数,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并为高体积稳定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季韬林挺伟林旭健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混凝土抗压强度
商品住宅楼板早期极限拉应变的计算模型被引量:5
2003年
在CEBMC1990和DeSchutter关于早期混凝土计算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混凝土早期极限拉应变计算模型,通过对2个模型相互之间及其与试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该计算模型采用应变判断准则,可应用于在商品混凝土住宅楼板的早期开裂预测及控制.
郑忠双季韬林挺伟
关键词:住宅楼板
商品住宅楼板早期约束应变的计算方法被引量:1
2003年
在研究温度应变、收缩应变和徐变应变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商品住宅楼板早期约束应变的计算方法,并采用应变判断准测,对工程中商品住宅楼板的早期开裂进行了预测和控制.
季韬林挺伟郑忠双
关键词:住宅楼板计算方法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预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在给出混凝土名义水灰比和骨料平均浆体厚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与混凝土名义水灰比、骨料平均浆体厚度、粉煤灰与胶凝材料用量比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该研究成果可减少混凝土试配次数,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并为高体积稳定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进一步探讨奠定基础.
季韬林挺伟郑忠双林旭健
关键词: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混凝土配合比体积稳定性试配
商品混凝土早期裂缝的研究
郑忠双季韬鄢飞林立军林挺伟
该项目是针对商品混凝土早期非结构性裂缝的“热点”问题进行的专题研究,就住宅楼板的早期裂缝展开系列研究,主要内容有: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的研究。进行普通混凝土、密实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等应力环试验。混凝土早期开裂预...
关键词: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扁梁柱板边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
扁梁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楼盖结构形式,它降低了建筑物的层高,减少了由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结构内力,避免了管道穿梁和互争空间的问题,简化了支模、钢筋绑扎和震捣的程序,给施工带来了方便;另一方面它降低了工程造价,具有很好的经济...
林挺伟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扁梁无粘结预应力抗震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