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良俊

作品数:31 被引量:43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1篇地质
  • 6篇地下水
  • 4篇岩溶
  • 4篇城市地质
  • 3篇新区
  • 3篇岩溶地下
  • 3篇岩溶地下水
  • 3篇水文地质
  • 3篇环境地质
  • 3篇城市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质条件
  • 2篇地质问题
  • 2篇地质学
  • 2篇地质灾害
  • 2篇污染
  • 2篇煤层气
  • 2篇煤岩
  • 2篇煤岩变形

机构

  • 14篇中国地质调查...
  • 10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中国地质环境...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上海市地质调...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21篇林良俊
  • 3篇马凤山
  • 2篇柳富田
  • 2篇李云
  • 2篇谭成轩
  • 2篇孙继朝
  • 2篇李亚民
  • 2篇姜月华
  • 2篇孙晓明
  • 2篇张玉玺
  • 2篇裴艳东
  • 2篇葛伟亚
  • 2篇王贵玲
  • 2篇王金生
  • 2篇钱永
  • 2篇胡秋韵
  • 1篇侯宏冰
  • 1篇张兆吉
  • 1篇张泰丽
  • 1篇赵长荣

传媒

  • 8篇中国地质
  • 4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地球学报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2010年城...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层气储层工程的地下水行为研究
该文旨在通过对地下水动力因素控制煤层气储运的机理、煤层气储特性的地下水行为表征以及描述煤层产出过程中水固气耦合作用的数学模型及基有限元解法的研究,探寻煤层气储集和运移过程的地下水行为规律,为煤层所勘探开发提供水文地质理论...
林良俊
关键词:水气二相流煤岩变形
文献传递
晋陕峡谷地区北段岩溶地下水流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晋陕峡谷地区北段岩溶地下水流系统比较复杂 ,尽管在该地区开展了不少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工作 ,但仍然存在不少有争议的问题。本次研究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对研究区内的清水河地区、准格尔地区、偏关 龙口地区和天桥地区的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以及黄河水对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对区内岩溶地下水流系统取得较为清晰的认识。
林良俊王金生林学钰
关键词:岩溶地下水谷地水文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地下水资源
新时期沿海地区国土开发面临的形势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1 沿海地区国土开发面临的形势 在我国实施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背景下,国务院先后批准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北部湾、海峡西岸、辽宁沿海、江苏沿海、黄河三角洲等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沿海地区人口不断聚集,城镇化、工业化水平将迅速提高,国土开发强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林良俊孙晓明柳富田
关键词:环境地质问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
金川矿区地表岩移的GPS测定与井下系统归并研究
马凤山林良俊岳斌庞大强夏毅陈良珍
该课题研究就是针对金川矿区地表岩体移动区和裂缝带,布设多方位监测点,采用GPS高新技术, 实施岩移监测,以期获得高精度的变形数据,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从国内GPS应用情况来看,运用于监测矿区地表变形,且获得如此质量成果者...
关键词:
关键词:GPS监测
雄安多要素城市地质标准体系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雄安新区作为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城市,急需建立城市地质标准,为高水平现代化城市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从城市地质与现代城市行政管理有机融合的角度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地质标准现状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需求,研究提出雄安多要素城市地质标准体系。研究表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先进的多要素城市地质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应该包括空间、资源、环境和灾害等子体系:空间涵盖全域、重点区、特色小镇、工程建设场地等四方面,资源涵盖地热、矿泉水、地下水等三方面,环境涵盖土壤质量、地下水质量、湿地质量等三方面,灾害涵盖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砂土液化、地面塌陷等五方面。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运行等不同阶段城市管理密切结合,需要研制30项城市地质技术标准,包括空间标准6项、资源标准9项、环境标准7项、灾害标准8项。
林良俊韩博马震张曦李红英夏雨波郭旭裴艳东李海涛李海涛李洪强
关键词:城市地质
煤层气产出过程中气-水两相流与煤岩变形耦合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气 -水二相流和煤岩变形耦合作用是煤层气产出过程中一种复杂的物理现象 ,为准确描述这一现象 ,本文建立了气 -水二相流和煤岩变形的微分方程 ,并用有限元分别将它们进行离散化 ,然后讨论了煤岩变形模型和气
林良俊马凤山
关键词:煤层气煤岩变形有限元
雄安新区地上地下工程建设适宜性一体化评价被引量:47
2018年
为支撑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编制,2017年6月至8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雄安新区组织实施了大规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以典型示范区为例,探索了地上地下工程建设适宜性一体化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雄安新区全区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雄安新区建设场地稳定性较好,稳定场地和基本稳定场地占89.5%;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好,全区均适宜或较适宜工程建设,平均深度15~20 m、35~45 m、55~70 m的3段地层土体承载力普遍较高,可优先作为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复合地基或桩基的桩端持力层;雄安新区起步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优越,建议将70 m以浅地下空间分3层进行规模化开发利用,充分开发利用30 m以浅的浅层地下空间,适度开发利用30~50 m次深层地下空间,超前规划利用50~70 m深层地下空间;建议加强地下空间开发与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统筹协调。局部存在地面沉降、地裂缝、砂土液化、软弱土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岩土工程勘察中应加以重视。
郝爱兵吴爱民马震柳富田夏雨波谢海澜林良俊王涛白耀楠张竞孟庆华
我国城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为应对能源资源紧缺,推动节能减排,浅层地热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受到美国、瑞典、瑞士、德国等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并出台相应鼓励政策。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开发利用适宜...
蔺文静林良俊王贵玲
关键词:浅层地热能可再生能源
文献传递
晋陕峡谷地区岩溶地下水的同位素及水化学分析被引量:7
2004年
本文研究采用同位素和水化学分析的方法对本地区 2个泉域即天桥和柳林泉域的地下水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1)天桥泉域北部大部分地区岩溶地下水主要接受了大气降水的补给 ,同时在局部地区也接受了地表水的补给 ;天桥泉域南部岩溶地下水接受了不同高程的大气降水的补给 ,迳流较为活跃。 (2 )柳林泉域岩溶水系统存在浅部和深部 2个子系统 ,来自这 2个系统的地下水互相混合 。
林良俊王金生
关键词:岩溶地下水同位素水化学分析
5.12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情况初步分析被引量:26
2008年
5.12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地震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据初步调查统计,四川、甘肃和陕西等省地震区84个县(市、区)发现重大地质灾害点8439处,威胁1093667人的生命安全。地震区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其次为崩塌和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其次是甘肃省,陕西省相对较少。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其次为中型、大型,巨型较少。
林良俊方成李小杰徐建宇刘传正
关键词:重大地质灾害地震灾区崩塌滑坡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类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