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通
-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委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福建荔枝酸腐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对福建省分离的荔枝酸腐病菌的形态学特征、生长速度、产孢、分生孢子萌发及侵染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荔枝酸腐病的病原菌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4~28℃,pH值为8~9,光照时间为12~20h,最适生长与产孢培养基为PDA,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5℃,10min;该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与pH值、培养基、光照时间、温度及营养成分等有关,其中该菌在24~32℃,光照时间为16~20h,培养15d时所产生的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该菌不同培养时间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及不同温度条件对其侵染荔枝的能力也不同,培养10d所产生的分生孢子侵染力最强,侵染最适温度为28~32℃。该菌除了寄生荔枝外,人工接种还能侵染胡萝卜、番茄、水蜜桃、龙眼、葡萄、茄子和黄瓜。试验结果为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发生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 蔡学清林通谢玲平吴昌镇林娜胡方平
- 关键词:荔枝生物学特性
- 内生细菌在荔枝体内的定殖及其防病保鲜功能被引量:19
- 2011年
- 用含有GFP基因标记的内生细菌菌株BS-2-gfp和TB2-gfp,采用喷雾接种的方法,研究其在荔枝叶片、花、幼果及成熟果实果皮内的定殖动态及其与防病保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内生细菌BS-2-gfp和TB2-gfp能在荔枝叶片、花、幼果及采后果皮上定殖,能在各组织内繁殖并可在花和幼果间传导.内生细菌在荔枝叶片上的定殖因季节和荔枝生长期的不同而异,与秋季相比,春季定殖期限长,定殖量大.内生细菌在荔枝不同部位的定殖时间和定殖量也不同,在叶片上接种37d后还可分离回收到接种的2种目标细菌,在花上接种10d后就回收不到BS-2-gfp,而成熟荔枝果皮上2种菌的定殖量最大.防病试验表明,当荔枝霜疫病的病情指数急剧上升时,TB2-gfp在荔枝果皮的定殖量达到最大,为1.90×106CFU.g-1FM;保鲜试验发现,TB2-gfp菌株的保鲜效果优于BS-2-gfp,菌株在荔枝果皮内的定殖量也高于菌株BS-2-gfp,表明供试内生细菌在荔枝果皮的定殖量与其防病及保鲜效果呈正相关.
- 蔡学清陈炜林娜林通胡方平
- 关键词:荔枝内生细菌定殖防病保鲜
- 环境因子对荔枝霜疫霉生长及侵染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系统的探讨了环境因子对荔枝霜疫霉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孢子囊萌发及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生长及产孢最适的温度为24℃,pH为7.0;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的光照时间分别为20h和16h;该菌孢子囊的致死温度为45℃,10min。另外,结果还明确了该菌在不同的温度条件、光照时间、pH和营养成分下其萌发状态和萌发率不同。该菌在pH为7,光照时间为20h的PDA培养基上培养所产生的孢子囊,在24℃条件下萌发率最高。此外,该菌在24~28℃条件下最易侵染荔枝果实,其发病最为严重。试验结果加深了对该病菌的了解,为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发生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 蔡学清吴昌镇林通林娜谢玲平胡方平
- 关键词:荔枝霜疫霉环境因子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