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逸

作品数:253 被引量:2,702H指数:29
供职机构: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7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7篇机械工程
  • 20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理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5篇汽车
  • 59篇电动
  • 45篇助力转向
  • 44篇电动助力
  • 43篇电动助力转向
  • 37篇转向系
  • 24篇助力转向系统
  • 23篇电动助力转向...
  • 23篇悬架
  • 23篇混合动力
  • 23篇车辆
  • 21篇线控
  • 21篇仿真
  • 18篇线控转向
  • 18篇客车
  • 16篇车辆工程
  • 14篇控制策略
  • 13篇动力汽车
  • 11篇电池
  • 10篇弹簧

机构

  • 158篇北京理工大学
  • 90篇吉林大学
  • 31篇北京汽车研究...
  • 15篇中国第一汽车...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1篇吉林工业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 6篇邢台职业技术...
  • 6篇泛亚汽车技术...
  • 5篇北京交通大学
  • 4篇长春工业大学
  • 4篇南京航空航天...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汽车技术...
  • 2篇中国铁道科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53篇林逸
  • 69篇施国标
  • 43篇陈潇凯
  • 21篇何洪文
  • 18篇于蕾艳
  • 18篇魏跃远
  • 15篇申荣卫
  • 13篇王望予
  • 13篇张君媛
  • 12篇张昕
  • 11篇赵万忠
  • 10篇林程
  • 9篇史文库
  • 9篇詹文章
  • 9篇张建伟
  • 7篇闵海涛
  • 7篇朱剑峰
  • 7篇张义民
  • 7篇马天飞
  • 6篇邹常丰

传媒

  • 38篇汽车工程
  • 34篇汽车技术
  • 18篇吉林大学学报...
  • 17篇农业机械学报
  • 15篇公路交通科技
  • 1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1篇计算机仿真
  • 8篇中国机械工程
  • 7篇吉林工业大学...
  • 7篇中国公路学报
  • 6篇农业装备与车...
  • 5篇机械工程学报
  • 5篇拖拉机与农用...
  • 4篇江苏大学学报...
  • 3篇上海汽车
  • 3篇塑性工程学报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高技术通讯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13篇2010
  • 28篇2009
  • 30篇2008
  • 27篇2007
  • 18篇2006
  • 23篇2005
  • 12篇2004
  • 14篇2003
  • 6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6篇1999
  • 9篇1998
  • 5篇1997
2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装备EPS系统特锐样车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被引量:1
2007年
对装备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的整车操纵稳定性进行评价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装备EPS的整车操纵稳定性评价的具体内容。给出装备EPS的特锐样车原地转向轻便性、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转向回正性、转向瞬态响应特性(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的试验方法和标准,对其操纵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有效、可行。
吴浩王德平杨兴旺林逸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操纵稳定性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能源配置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能源系统的配置包括元件尺寸选型、控制策略确定和车辆行驶循环工况选择三要素。文中针对某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的能源系统配置,对能源系统选型、控制策略类型和车辆行驶循环工况三要素分别进行了系统论述。借助于Advisor车辆仿真平台,通过对控制策略采用基线控制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能源系统配置的实例分析,提出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给出其能源配置的一般方法,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并验证配置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李玉芳何洪文林逸
关键词: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配置方法
汽车安全气囊起爆车速与乘员伤害关系的仿真研究被引量:17
2004年
利用碰撞受害者模拟软件MADYMO建立了某客车乘员约束系统前碰撞计算机仿真模型,通过对不同碰撞车速下乘员伤害值的仿真计算,研究了保证乘员伤害指标达到一定要求的汽车安全气囊起爆车速。使用生物力学灰度区的概念描述和确定气体发生器的点火阈值,也就是从乘员保护的观点出发,确定不同结构汽车的气囊点火车速,从而为整车匹配安全气囊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和依据,并能够大大降低匹配时间和周期。
张君媛林逸张建伟
关键词:汽车工程
微型客车概念设计阶段车身结构抗撞性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提出了应用车辆结构正面抗撞性的参数化模型进行微型客车概念设计的方法。分析了底部吸能结构的主要刚度参数的变化对乘员舱变形、车体减速度和底部吸能特性的影响,阐述了在概念设计阶段运用参数化模型控制底部吸能结构吸能特性及与乘员舱刚度参数的匹配,从而保证整车的正面抗撞性能。给出了微型客车概念设计阶段车身结构抗撞性设计指标、设计过程与方法,实现了通过参数化模型来快速确定正面碰撞时车身各部分的吸能指标,从而为详细结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林逸刘静岩张君媛张建伟王宇
关键词:车辆工程微型客车抗撞性概念设计
改进的解析目标分流法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最初的解析目标分流(ATC)法存在只适用于层次型多学科设计优化(MDO)问题和设计目标只能在第一级设置的问题,在非层次型MDO问题的每个子系统都引入设计目标,利用分解协调策略,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解析目标分流(IATC)法。IATC是一种两级MDO方法,通过交替求解系统级和子系统级问题达到子系统间的一致性。通过两个典型解析算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且发现随着步长加大,误差变大、计算花费变小。
赵迁陈潇凯林逸
关键词:复杂系统多学科设计优化分解协调
基于快速原型系统的电压模式EPS转矩控制策略研究
2009年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压模式EPS转矩控制策略,即通过控制电动机端电压为目标指令电压来使电机的实际电流跟踪目标电流。用装备快速原型系统的实车试验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电压模式EPS转矩控制策略原理简单,省去了复杂的PID控制器设计及参数整定过程,且无需额外增加转向系统成本,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吴浩林逸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电压模式快速控制原型
Simulation of Restraint System Performance upon the Occupant's Response During Impact
1999年
目的研究约束系统特性对乘员碰撞响应的影响规律,为约束系统设计提供依据.方法以多体系统动力学和经典碰撞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利用RW方法建立了具有14个刚体、37个自由度、带滑移铰的汽车乘员多体系统碰撞仿真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仿真软件SVC3D.结果仿真和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伸展率较小或配备了预紧器的约束系统约束效果好.结论所建立模型和所开发软件是正确的;在一定范围内,应采用伸展率较小的安全带并应配备安全带预紧器。
孙立清林逸孙逢春
关键词:多体系统动力学碰撞动力学汽车被动安全性
键合图理论在汽车纵向角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应用键合图理论建立了汽车5自由度振动系统的键图模型并推导出状态方程,以垂直振动、纵向角振动能量最小和控制能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利用状态反馈原理代化出前悬架减振器的最佳控制力,对汽车驶过三角形单凸起时的振动响应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具有主动控制悬架的汽车,其纵向角振动得到明显的衰减。
林逸陈家瑞刘明科郭九大
关键词:汽车纵向角振动键合图
遗传算法优化转向增益的线控转向控制策略被引量:6
2008年
线控转向系统取消了转向轮与转向盘之间的机械连接,因而可以主动控制前轮,提高操纵稳定性。研究了基于理想传动比的转向控制策略,以各车速下的闭环总方差为适应度函数,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转向增益。提出的转向控制策略可以降低驾驶员的转向负担,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于蕾艳林逸施国标
关键词:线控转向遗传算法
汽车零部件转动惯量的测量方法被引量:1
1999年
汽车整车和有关零部件的转动惯量是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必要参数,本文介绍了测量三类汽车零部件转动惯量的方法:形状对称零部件通过试验进行测量;形状不规则零部件使用UG软件进行计算;整车簧载质量通过试验进行测量。
刘岩丁玉兰张成宝林逸
关键词:零部件UG软件转动惯量汽车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