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查祥德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开发银行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农村
  • 2篇金融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兴农战略
  • 1篇一体化
  • 1篇优劣势
  • 1篇优劣势分析
  • 1篇增长极
  • 1篇增长极理论
  • 1篇政府
  • 1篇政府决策
  • 1篇支配
  • 1篇指标体系
  • 1篇省会
  • 1篇省会城市
  • 1篇实证
  • 1篇能源建设
  • 1篇农产
  • 1篇农产品
  • 1篇农产品价格

机构

  • 8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国家开发银行
  • 1篇中国建设银行...

作者

  • 8篇查祥德
  • 5篇杨清
  • 1篇王致萍
  • 1篇陈秉谱
  • 1篇刘学珍

传媒

  • 3篇发展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耦合度测定及评价——基于甘肃省的实证
2022年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在其发展过程中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因此,在阐述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方法,对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的耦合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9—2018年期间甘肃省的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优化趋势,经历了2009—2010年的严重失调阶段、2011—2015年的轻度失调阶段和2016—2018年为中级失调阶段。因此认为,甘肃省应积极推进城镇化质量提升,实施金融结构多元化,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夯实基础,发挥政府“先锋人”作用,引导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优质协调。
杨清张婵婵查祥德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耦合协调度
甘肃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对历史的认识和依据城乡发展客观规律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政策制...
查祥德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文献传递
甘肃区域经济实力比较研究
2013年
本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甘肃区域经济实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区域经济实力差异明显,但区域间差异有缩小趋势,并就提升经济实力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能为各级政府决策和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量化依据。
查祥德杨清
关键词:指标体系政府决策区域间
甘肃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从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客观分析了甘肃经济发展在资源、产业、区位、自然环境、人口素质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并结合实际,就加快甘肃经济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杨清查祥德
关键词:经济发展
“增长极理论”在甘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以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以及后来学者对该理论的不断完善和补充为切入点,在对甘肃区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确定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十六字战略:以兰白都市经济圈为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两大新基地,中部地区组团发展,最后完成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
杨清查祥德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增长极非均衡发展
加快发展甘肃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思考被引量:5
2010年
从发展农村金融的必要性出发,全面深入地分析了甘肃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最新精神,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甘肃农村金融的对策建议。
查祥德陈秉谱杨清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
浅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为例被引量:1
2003年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提出要在本世纪头 2 0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农民的收入提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武威市凉州区经济情况和农民收入现状 ,分析了制约该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重点就如何促进该区农民收入增长提出了一些途径和建议。
王致萍查祥德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村人力资源农产品价格农民负担科教兴农战略农村能源建设
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分析——基于“变异系数”的角度被引量:2
2016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收入差距问题日渐显现。城镇有着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拉大往往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关键因素。文章借助于变异系数,对西部12个省会城市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及其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2003—2012年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的变异系数从0.115扩大到了0.204,表明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异逐年增大。同时认为,区位因素、经济增长水平、教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是造成差异产生和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杨清查祥德刘学珍
关键词:省会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