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平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成像
  • 2篇结节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成像
  • 2篇CT
  • 1篇动脉成像技术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态增强扫描
  • 1篇多层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血流
  • 1篇血流模式
  • 1篇影像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四...
  • 1篇辽源市中心医...
  • 1篇长春医学高等...

作者

  • 7篇梁平
  • 5篇杨淑琴
  • 3篇张春雨
  • 3篇张千
  • 2篇王文志
  • 2篇杨海山
  • 1篇王睿
  • 1篇刘景鑫
  • 1篇周安国
  • 1篇赵永生
  • 1篇高德义
  • 1篇李丹丹
  • 1篇王永亮
  • 1篇许晶
  • 1篇侯铁
  • 1篇宫宝华
  • 1篇徐莹
  • 1篇孙长江
  • 1篇孙长江
  • 1篇徐芳

传媒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HRCT诊断和纤维支气管镜结果的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利用HR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利用GE HiSpeedCT扫描机对2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对病变区行HRCT扫描,层厚1 mm,层间距1mm,螺距1.5。20例患者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或刷检。结果经HRCT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17例(占85%),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18例(占90%),2例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浸润型6例,溃疡型4例,增生型3例,瘢痕狭窄型7例。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最有效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腔的病变。HRCT作为无创性检查,能观察气道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气道病变及支气管壁与肺内病变的关系,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徐芳杨淑琴李丹丹梁平李长峰孙长江
关键词:支气管内膜结核HRCT纤维支气管镜
影响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因素被引量:5
2011年
虽然迄今为止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仍为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但CAG仅能显示管腔的狭窄程度及范围,而且是有创检查,还可能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CA)不但可以显示血管管腔的改变,
张春雨王文志张千梁平王睿杨淑琴
关键词: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
CT增强方案的优化选择
2004年
增强扫描已成为CT检查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随着螺旋CT的出现,螺旋CT血管造影、肝脏双期CT增强扫描等新技术得以日益广泛的应用。CT增强的效果取决于注射速度、延迟时间、扫描方法等技术条件的选择。确切了解这些因素对CT增强的影响,恰当地选择扫描、注射的相关条件,对于扫描的成功至关重要。
刘景鑫周生岩梁平杨海山
关键词:CT检查CT增强扫描
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肺内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对39例肺内孤立性结节(SPNs)患者的不同增强模式进行分析,并绘制SPNs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测量其强化峰值和CT净增值。结果:良、恶性结节强化后具有不同的时间-密度曲线模式和CT净增值。肺癌的CT净增值[(41·9±2·8)]Hu高于结核的CT净增值[(11·7±7·85)Hu](P<0·01);炎性结节的CT净增值[(43·6±7·7)Hu]与肺癌的CT净增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肺癌的时间-密度曲线为初始急剧上升后缓慢下降,最后保持稳定水平;炎性结节曲线呈持续上升(无下降)趋势;肺结核的曲线呈平缓走行,无明显起伏。结论: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是用一种无创性方式对SPNs血流模式提供定量信息。
韩雪杨淑琴张惠茅周安国梁平杨棋
关键词:肺肿瘤
股骨头坏死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股骨头坏死的CT及MRI诊断及分型,观察和评价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本组216例,共计265侧肢体,进行CT、MRI诊断后介入治疗,其中男149例,女67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53.7岁,诊断后采用股动脉穿刺插管灌注尿激酶的介入综合治疗。结果影像诊断结果,本组265个髋关节,CT检查164例,MRI检查190例,24例早期MRI呈斑点状、线条状长T1长T2信号改变。CT骨小梁结构紊乱,正常“星芒”征消失,出现斑点状骨硬化或小透光区。Й期54例,Ⅱ期88例,Ⅲ期58例,Ⅳ期24例,Ⅴ期2例。介入治疗结果,临床疼痛改善或消失者占91%,功能改善占82.2%,骨小梁再生12.1%,Ⅰ、Ⅱ期者治疗效果显著,Ⅳ、Ⅴ期者效果欠佳。结论CT、MRI提高了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对介入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介入留管灌注溶栓治疗能改善微循环,建立侧支和活血化淤功效,从而使坏死组织逐渐康复,对股骨头坏死治疗是一种具有显著疗效的方法。
王永亮赵永生吕卓梁平杨海山高德义宫宝华徐莹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CTMRI诊断介入治疗
多层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一致性及CT多种重建技术综合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2例临床确诊冠心病及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同时进行多层螺旋CTCA及CAG检查,采用Cardiac IQ软件包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RT)、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仿真内窥镜(CTVE)等多种重建技术的后处理CT所得图像,以CAG为金标准,将二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CA与CAG比较结果符合率为97.9%,灵敏度为98.7%,特异度为97.6%。各种重建技术所得结果与CAG对比,82例患者中,73例(89%)VRT可帮助病灶的定位;78例(95.1%)CPR、75例(91.4%)CTVE能更准确判断狭窄程度;82例(100.0%)MIP图像能准确显示血管壁及管腔内的钙化。因此对于不同的病例应选择适合的重建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论:多层螺旋CTCA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与CAG比较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可以较准确评估冠脉疾病,可作为冠心病的筛选手段和冠脉狭窄术前评价以及术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杨淑琴王文志张千孙长江梁平张春雨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疾病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美国GE公司的HispeedCT16排螺旋CT灌注的扫描方法对43例SPN患者(有病理诊断38例,20例为恶性结节,8例为炎性结节,10例为良性结节)的肺灌注参数值进行分析,同时对病灶进行时间-密度曲线形态及强化程度的分析。结果:恶性结节的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均高于炎性结节(P<0.05),而血流量(BF)亦无显著性(P>0.05),而炎性结节的BF、BV、MTT、PS均高于良性结节(P<0.05)。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显示,恶性结节表现为速升缓降型,炎性结节表现为速升速降型,良性结节表现为平缓型(P<0.05)。强化形式,恶性结节多表现为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炎性结节多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良性结节多为不强化(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既能提供结节的形态学信息,又能提供结节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为临床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恰当的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杨淑琴侯铁张千梁平许晶张春雨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血流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