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明剑

作品数:111 被引量:1,095H指数:20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8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3篇地震
  • 26篇发震
  • 21篇裂带
  • 20篇震源
  • 20篇发震构造
  • 18篇断裂带
  • 18篇震源机制
  • 12篇鲜水河断裂
  • 12篇龙门山
  • 11篇地震序列
  • 11篇断层
  • 11篇M
  • 10篇震源机制解
  • 9篇地表破裂
  • 9篇地貌
  • 9篇第四纪
  • 8篇青藏高原
  • 8篇晚第四纪
  • 8篇鲜水河断裂带
  • 8篇古地震

机构

  • 99篇四川省地震局
  • 37篇中国地震局
  • 17篇中国地震局兰...
  • 12篇成都理工大学
  • 9篇中国地震局地...
  • 8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江苏省地震局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3篇河北省地震局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中国地震台网...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天津市地震局
  • 2篇陕西省地震局
  • 2篇中铁二院工程...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11篇梁明剑
  • 26篇龙锋
  • 16篇易桂喜
  • 15篇袁道阳
  • 14篇宫悦
  • 12篇王思维
  • 12篇吴微微
  • 12篇赵敏
  • 10篇李大虎
  • 10篇苏金蓉
  • 10篇王明明
  • 10篇周荣军
  • 9篇杜方
  • 9篇王世元
  • 8篇冉勇康
  • 7篇郑文俊
  • 7篇张致伟
  • 7篇闻学泽
  • 7篇祁玉萍
  • 6篇李彦宝

传媒

  • 20篇地震地质
  • 13篇地球物理学报
  • 7篇地震学报
  • 7篇四川地震
  • 6篇地震工程学报
  • 5篇中国地震
  • 5篇震灾防御技术
  • 4篇西北地震学报
  • 4篇地震地磁观测...
  • 3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地震研究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地球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震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5篇2023
  • 8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12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龙门山断裂南段天全段的新活动特征与1327年天全地震的关系被引量:6
2016年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之后,仅过5a时间,2013年在汶川以南的芦山发生了7.0级地震,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危险性成为关注的热点。通过地震地质调查和古地震研究,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双石-大川断裂(芦山地震震区以南段)在全新世有过新活动,主要表现为断续展布的槽谷地貌,探槽揭露断层断错了晚第四纪地层。综合历史地震史料分析认为,1327年天全地震震中应在四川天全一带,与双石-大川断裂新活动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其震级可定为6^(1/2)~7级。
梁明剑陈立春冉勇康王虎李东雨
关键词:历史地震发震构造
龙门山地区水系发育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隆升的指示被引量:8
2015年
龙门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既是青藏高原周缘山脉中陡度最大的山脉,也是构造活动和地貌景观塑造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因此,该区域成为研究构造-地貌-水系之间相互关系的实验场。本文基于ASTER GDEM数据,提取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15条基岩河道的纵剖面,采用简单数学函数拟合河流纵剖面形态,并结合基岩水力侵蚀模型,分析龙门山不同位置的地形特征。本次研究获得以下几点认识:①通过对龙门山地区河流纵剖面的分析,龙门山整体上具有较高的隆升速率,导致这一地区强烈的河流侵蚀作用;②龙门山中段和南段的河流双对数图以上凸型为主,说明该区域尚未达到均衡状态,处于前均衡期;③龙门山北段的河流双对数图呈直线形态,说明该区域达到均衡状态,处于均衡期;④龙门山不同地区的水系发育特征,表明龙门山中段和南段具有更强的构造活动性、更高的隆升速率,龙门山北段则具有较弱的构造活动性、较低的隆升速率,并反映了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作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李奋生赵国华李勇李勇颜照坤梁明剑闫亮李敬波郑立龙
关键词:龙门山造山带青藏高原东缘
安宁河断裂带南段滑动速率估计被引量:3
2018年
安宁河断裂作为青藏高原地区川滇地块东边界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断层活动性,特别是晚第四纪以来断层滑动速率,能够为进一步揭示川滇地块的变形机制和运动学特征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目前安宁河断层的滑动速率研究主要集中在断裂的北段,而南段相关的研究还比较少。文中选择在安宁河断裂南段的大水沟和帽盒山2个地点,通过高精度影像解译、实地测量、探槽开挖及14C年代测试,获得大水沟一带近3 300a以来断层左旋平均位移速率约4. 4mm/a,推测帽盒山地点的断层左旋位移速率可能为2. 6~5. 2mm/a。2个地点的位移速率存在较好的一致性,该位移速率与安宁河断层北段基本一致,另外考虑到南北2段的古地震复发周期相近的特征,认为安宁河断层南北2段的断层活动性存在一致性。
王虎冉勇康陈立春梁明剑高帅坡李彦宝徐良鑫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地块滑动速率
基于1973年炉霍M_(s)7.6地震震后跨断层变形的地震轮回特征
2021年
1研究背景地震活动断层不同区段和时段均具有不同的力学特性,主要是表现在活动断层上发生地震的断层段所呈现的震前、同震、震后和震间4个时域范围内的滑动行为。换言之,地震活动断层的滑动行为分为震前、同震、震后和震间4个滑动阶段。通过研究活动断层地震破裂段震前、同震、震后和震间滑动,可深入破解沿活动断层破裂段的应力、应变的积累和释放的时空信息变化(Reilinger et al,1999;Yagi et al,2001;Ozawa et al,2004)。
杜方吴江梁明剑
关键词:鲜水河断裂
2011年4月10日四川炉霍Ms 5.3级地震强震记录与震害特点被引量:5
2013年
四川数字强震台网中的9个台站获取了2011年4月10日四川炉霍Ms5.3级地震完整的三分向加速度记录,高频成分丰富,频谱主要成分集中在0.1~0.3s之间,最大加速度值为炉霍台EW向405.8cm/s2。震后的地震宏观考察结果表明,本次地震的极震区地震烈度达Ⅶ度,等震线沿鲜水河断裂呈NW-SE向的不规则椭圆形,NW部的面积明显大于SE部。综合分析认为,震区建筑物自振周期与本次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的高频成分高度吻合是震害偏重的主要原因,"崩科"藏式建筑抗震性能较差亦加重了震害。联系到本次地震P波向NW方向传播速度明显快于SE方向、等震线形态以及余震稀少等事实,推测这次地震系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的远程触发,导致鲜水河断裂上应力调整而产生弹性回跳的结果。
周荣军赖敏李大虎梁明剑龙锋黎小刚龚宇
关键词:强震记录震害鲜水河断裂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安丘-莒县断裂全新世活动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0
2018年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活动断裂带和边界构造带,其鲁苏段全新世活动断层的空间展布和古地震序列是地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准确评价区域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参数.以往研究工作多集中在郯庐断裂带地表地貌现象明显且有强震记录的山东段,而江苏段则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有关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全新世活动断层范围和古地震序列问题存在争议.本文利用野外地质地貌调查、浅层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剖面以及古地震探槽等多层次综合方法,重点开展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全新世活动断层的分布和古地震序列研究.结果显示全新世时期,安丘-莒县断裂是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的主要活动断层,且江苏全段该断层都是全新世活动断层.通过对比宿迁闸-皂河镇断裂南北安丘-莒县断裂的断层地貌和断层最新活动时间,并结合宿迁闸-皂河镇断裂在第四纪没有活动过等证据,推测该断层在全新世时期并不是区域阻碍破裂的断层.探槽揭示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全新世两次古地震事件,事件Ⅰ限定在(6.2±0.3)-(13.4±0.7)ka B.P.之间,而事件Ⅱ限定在(2.5±0.1)ka B.P.到现今,全新世两次古地震间隔较长.基于构造类比法,安丘-莒县断裂具有深部孕震的构造特点,是区域未来强震的潜在发震构造.
曹筠冉勇康许汉刚李彦宝马兴全梁明剑李西张鹏李丽梅
关键词:古地震
汶川Ms8.0地震四川及邻区数字强震台网记录被引量:14
2010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特大地震是龙门山构造带逆冲–右旋错动的结果,四川数字强震台网共获取133组三分向加速度记录,结合陕西、甘肃部分台站观测结果,根据原始记录绘制的加速度峰值等值线呈长轴为NE方向的不规则椭圆形,与地震影响烈度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次地震的加速度记录具有比较明显的方向性效应和断层上盘效应,即沿破裂传播的NE方向加速度峰值衰减显著慢于SW方向;而处于断层NW上盘的地震动峰值衰减明显慢于SE下盘,出现系统性偏高现象,且在发震断裂的映秀—北川段更为显著,与震源破裂的方式和过程具相关性。另一个现象是近发震断裂的竖向(UD)与水平向(H)地震动峰值的比值明显高于远场,在近断层附近比值在1.0左右,与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的比值2/3存在较大差异。随断层距的增加,加速度反应谱峰值逐渐移向长周期,当断层距大于200km时更为显著,但在近断层100km时存在速度大脉冲现象。
周荣军赖敏余桦龙承厚王世元亢川川梁明剑
关键词:测震学强震记录加速度反应谱
四川芦山7.0级强震:一次典型的盲逆断层型地震被引量:132
2013年
芦山地震区发育着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大邑隐伏断裂、双石-大川断裂、盐井-五龙断裂、耿达-陇东断裂等活动断层.地震现场应急科学考察表明,沿这些活动断层及其邻近地段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表可见到一些脆性水泥路面挤压破裂现象,说明在双石镇、太平镇、龙门乡、隆兴乡等地存在着NW-SE向局部的地壳缩短,结合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震源机制解等资料,推测芦山地震属典型的盲逆断层型地震.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尚未发生历史地震破裂的地震空段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徐锡伟闻学泽韩竹军陈桂华李传友郑文俊张世民任治坤许冲谭锡斌魏占玉王明明任俊杰何仲梁明剑
关键词:地震地表破裂带青藏高原
场地条件对地面加速度峰值离散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本文在研究了数百个工程场地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选取和构造了209个有代表性的典型场地剖面,利用目前工程上广泛应用的一维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进行了6种输入强度下(30gal、50gal、100gal、150gal、200gal、300gal)的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在计算时对每种工况均采用9条互不相关的基岩加速度时程作为输入地震波,同时用均方差来定量评估所得到的地面加速度峰值的离散性,发现计算结果离散性很大,其最大均方差为0.206,最小均方差为0.138,且离散性随基岩地震动输入强度的增大而变大,随场地类别的变差也变大。
李建亮亢川川何玉林梁明剑
关键词:地震反应
兰州市地震活断层探测新进展被引量:34
2008年
文中综述了兰州市地震活断层探测的最新进展情况。通过航、卫片解译,地质地貌调查,地球化学探测,浅层人工地震探测,电法探测,钻孔探测,特别是大型探槽等综合研究,对兰州市7条目标断层的新活动性提出了新的认识。修改了4条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即金城关断层、雷坛河断层、寺儿沟断层和西津村断层等前人提出为QP3活动断层,探测结果为Q1p-Q2P断层;特别是否定了穿过市区的晚第四纪活动的刘家堡断层(Qh)和深沟桥断层(Q3P),明确了马衔山北缘断层西段为晚更新世—全新世活断层,并为1125年兰州7级地震的发震断层。
袁道阳王兰民何文贵刘百篪葛伟鹏刘兴旺梁明剑郑文俊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