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夷樵

作品数:21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武夷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6篇哲学宗教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社会主义
  • 11篇主义
  • 6篇文化
  • 5篇邓小平
  • 4篇社会主义现代...
  • 4篇毛泽东
  • 3篇小康
  • 3篇和谐社会
  • 2篇道德
  • 2篇邓小平理论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中国共产党人
  • 2篇日常生活批判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主义和谐...
  • 2篇孙中山
  • 2篇农村
  • 2篇全面建设小康
  • 2篇主义和谐社会
  • 2篇现代性成长

机构

  • 11篇南平师范高等...
  • 9篇武夷学院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21篇武夷樵
  • 2篇何小霞
  • 1篇谢凌旭
  • 1篇郭萌

传媒

  • 7篇南平师专学报
  • 5篇青海师专学报
  • 2篇前沿
  • 2篇武夷学院学报
  • 1篇漳州师范学院...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安阳工学院学...
  • 1篇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文化创新
2004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现了“第二次现代化”的要求。它不仅是经济发展过程 ,而且要求以文化创新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发展观转变是它的时代背景 ,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它的内容。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教兴国、生态文明都超越了传统现代化 ,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只有以全新的文化观念认识小康社会 。
武夷樵
关键词:文化创新以人为中心科教兴国文化观念发展观
以日常生活批判培育“平民化”现代人格被引量:1
2007年
现代化是社会自我变革的过程,人的现代化是它的内在要求。人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体现在社会转型时期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性反思。这种批判既是对工具理性主义的超越,又是现代性“平民人格”成长过程,从而有助于在传统与现代、理性与文化、外源冲击与内源变革的兼容和谐中,形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武夷樵
关键词:日常生活批判范式转变
现代性成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引量:1
2009年
现代化是现代性成长中社会转型的过程。现代性成长在解构传统的同时,也必然导致社会的分裂,形成许多新的矛盾。从这一视角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不仅是一个有光明前景的目标,而且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在传统与现代、外源与内源、批判与建构的诸矛盾关系中,以全新的观念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武夷樵
关键词:社会主义
从社会转型的视角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被引量:6
2006年
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成为过去,我国社会已进入了现代化导致的转型时期。当年的知青都还保持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认识这一历史现象,就会发现,正是这种特殊经历,造就了一代人注重实际、探索真知、寻求真诚、艰苦创业的精神,从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武夷樵
关键词:知青农村解构
理学创新与地方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初解李约瑟命题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2006年
现代化的优势和特色是在对传统的创新中体现出来的。理学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寻求其原创性精华,解构其制度化中的糟粕,恢复其辩证法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李约瑟关于中国传统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命题,给了我们很大启示。把握理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契合点,是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传统与现代、内源与外源、变革与发展和谐,形成地方特色现代化的要求。
武夷樵
关键词:理学辩证法
把握现代化发展要求 实现指导思想升华——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2004年
在改革开放中 ,为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 ,全面启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然而 ,市场经济又强化了单纯经济增长观念的影响。面对“第二次现代化”的挑战和现代化深入发展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发展邓小平理论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小康社会建设中 ,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何小霞武夷樵
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市场理性与和谐文化
2007年
市场经济是现代化的驱动力,但它在推动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又必然使工具理性主义张扬起来,并且导致社会不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命题是建设和谐文化。把和谐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就可以为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因而,建设和谐文化就成为平衡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理想追求关系的必然选择。
郭萌武夷樵
关键词:社会和谐文化
把握时代要求,造就现代化中的文化优势——中国共产党人对孙中山文化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004年
文化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孙中山不仅以社会主义为目标提出了现代化的任务,而且提出了文化创新的思想。毛泽东继承孙中山的事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针。邓小平把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在实践上统一起来,确立了"三个面向"的文化发展原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的过程中,中央把文化提到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高度,把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动力,使文化建设体现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武夷樵
关键词: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文化
工具理性和道德理性对立统一与社会主义创新——兼论构建和谐社会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2007年
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现代化尚未完成的基础上的,因而工具理性与道德理性就处于矛盾状态中。以道德理性抑制工具理性必然忽视现代化,单纯强调工具理性又会失去对意义的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二者由"二律背反"走向了对立统一,从而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武夷樵
关键词:社会主义道德理性对立统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道德与伦理被引量:1
2007年
随着现代化的全面启动,工具理性主义在中国发展了起来。在推动社会变革的同时,又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有人求助于“道德理性”抑制工具理性的张扬,但收效甚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坚持以传统文化创新,寻求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这就要实现道德与伦理的分殊,以“求道之德”发挥人们的不懈追求精神,以“人伦之理”规范人们的行为,在现代化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精神。
武夷樵
关键词:道德伦理社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