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庆菊

作品数:27 被引量:159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武汉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缺血
  • 9篇脑缺血
  • 8篇电针
  • 8篇再灌注
  • 8篇缺血再灌注
  • 8篇灌注
  • 7篇脑缺血再灌注
  • 6篇脑缺血再灌注...
  • 5篇灶性
  • 5篇疗效
  • 4篇醒脑
  • 4篇醒脑开窍
  • 4篇血管
  • 4篇细胞
  • 4篇内皮
  • 4篇开窍
  • 3篇醒脑开窍针法
  • 3篇针刺
  • 3篇针法
  • 3篇中药

机构

  • 16篇武汉科技大学...
  • 8篇湖北中医学院
  • 3篇湖北中医药大...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武汉军械士官...
  • 1篇解放军第16...

作者

  • 27篇毛庆菊
  • 9篇陈邦国
  • 6篇孔立红
  • 5篇古青
  • 2篇马丽
  • 2篇刘保成
  • 2篇罗涛
  • 2篇张晓平
  • 2篇王胜强
  • 1篇周次利
  • 1篇金胜昔
  • 1篇袁琳娜
  • 1篇高小钢
  • 1篇程井军
  • 1篇王丹念
  • 1篇周琳娜
  • 1篇刘冠男
  • 1篇强世平
  • 1篇黎逢光
  • 1篇周游

传媒

  • 3篇World ...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3篇湖北中医杂志
  • 2篇针刺研究
  • 2篇湖北中医学院...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第六届上海国...
  • 1篇全国针灸高等...
  • 1篇中国针灸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微血管超微结构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8)、假手术组(n=8)、模型组(n=32)、电针组(n=32),后两组再各分为再灌注后1d、2d、4d、8d4个亚组,每组8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电针组于脑缺血0.5h再灌注1h后每天行1次电针治疗,取"百会""水沟""足三里"穴。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右侧大脑皮层微血管内皮的超微结构,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大鼠右侧大脑皮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的大脑皮层微血管超微结构损害明显,缺血侧大脑皮层VEGF mRNA表达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P<0.01);电针组大脑皮层微血管超微结构明显改善,大脑皮层VEGF mRNA表达水平与相应时相的模型组相比均明显增强(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促使缺血脑区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 mRNA合成;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微血管的超微结构形态学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电针治疗可进一步促进缺血脑区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 mRNA的表达并调控血管新生,帮助脑内微血管的功能重建是针刺发挥脑保护作用的途径之一。
毛庆菊陈邦国
关键词:电针大脑皮层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微血管内皮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及经电针刺激百会、水沟穴对大鼠缺血脑区微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P-select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实验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其缺血侧脑基底核区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P-选择素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治疗组大鼠缺血侧脑基底核区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P-选择素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穴位治疗可降低大鼠缺血侧脑基底核区微毛细血管ICAM-1、P-选择素表达水平;早期电针穴位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区炎性反应来实现的。
毛庆菊李厚秀孔立红陈邦国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细胞间黏附分子-1P-选择素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醒脑联合头针组、传统针刺组和对照组。3组采用MMSE、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醒脑联合头针组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组及对照组(P<0.05);3组治疗前后MMSE、Barthel指数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醒脑联合头针组与对照组、传统针刺组各量表得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是一种优化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运用。
毛庆菊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针刺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
电针对大鼠脑缺血海马损伤区神经元δ-连环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缺血海马损伤区神经元δ-连环素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δ-连环素在海马CA1区的表达。结果电针组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δ-连环素的阳性反应产物比缺血模型组增多(P<0.05)。结论本试验的结果提示,电针可能通过上调δ-连环素的表达,从而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钱长晖毛庆菊王芳吴艳刘冠男罗涛
关键词:海马针灸脑缺血
补肾纳气法治疗舒张性心衰18例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中医补肾纳气法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65岁以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随机分为补肾纳气组和标准治疗组各18例,标准治疗组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补肾纳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肾气丸合参蛤散。2组患者观察治疗6个月,并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A、E/A)及血浆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的测定。结果:补肾纳气组与标准治疗组相比,能显著提高E(P<0.05)及E/A(P<0.01),降低血浆N-端脑钠素前体水平(P<0.01)。结论:补肾纳气法具有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作用。
强世平杨凤君赵冬毛庆菊刘保成王玲
关键词:N-端脑钠素前体
双籽耳压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症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观察双籽耳压治疗心肾不交型顽固性不寐重症的疗效。方法将94例心肾不交型顽固性不寐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双籽耳压组38例,单籽耳压组34例和空白对照组22例。分别采用双籽耳压与单籽耳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双籽耳压组PSQI下降幅度均大于空白对照组和单籽耳压组(P<0.01,P<0.05);单籽耳压组PSQI下降幅度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双籽耳压组总有效率为100%,与空白对照组和单籽耳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籽耳压组总有效率为47.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籽耳压治疗心肾不交型顽固性不寐重症疗效满意,优于单籽耳压治疗。
张晓平古青毛庆菊刘保成高小钢熊霞
关键词:耳穴贴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心肾不交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区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和针刺对两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24h和针刺后取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ICAM-1、P-selectin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使缺血脑区皮质、基底节区微毛细血管ICAM-1、P-selectin表达水平增高(模型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电针可降低再灌注后升高的ICAM-1、P-selectin的表达(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对脑缺血损害有效防治作用是通过对脑缺血再灌注炎性反应的免疫调节机制而实现的。
陈邦国毛庆菊孔立红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电针P-选择素免疫调节机制
难治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3年
近年来,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RHF患者存在严重的临床症状、较差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预后的问题。尽管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不断丰富,但RHF的治疗仍是个难题。为更好地改善RHF患者预后,该文将对现有关于RHF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成科马丽毛庆菊
关键词:难治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
中药注射剂型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本文将对近年来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进行综述。目前中成药注射剂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广泛,但不足之处是临床应用指征、作用特点不明确,今后应严格把握适应证,进一步明确药理作用机制,促使AECOPD治疗个体化,提高治疗疗效及安全性。
张珍马丽毛庆菊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药注射剂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组织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及胰岛素样生长顺子-1(IGF-1)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分别应用TUNEL染色法、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及电针对大鼠缺血脑组织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及IGF-1的影响。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缺血侧海马CAI区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多(模型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P<0.01),IGF-1阳性表达数目少量增加,胞浆染色呈轻-中度阳性(模型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P<0.05),电针组大鼠缺血侧海马CAI区的凋亡细胞数减少.IGF-1的阳性表达数目增加,胞浆染色呈中-强阳性(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电针可降低大鼠缺血侧海马CAI区的凋亡细胞数,增强IGF-1的阳性表达;早期电针治疗对脑缺血损害的有效防治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IGF-1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的机制实现的。
孔立红毛庆菊陈邦国金镇国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电针海马凋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