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文超

作品数:8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医
  • 3篇针刺
  • 3篇中医药
  • 2篇循证
  • 2篇循证医学
  • 2篇针灸
  • 2篇随机对照试验
  • 2篇疗效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亚健康
  • 1篇亚健康状态
  • 1篇医药治疗
  • 1篇针刺效应
  • 1篇针刺镇痛
  • 1篇针刺镇痛原理
  • 1篇针灸疗法
  • 1篇针灸临床
  • 1篇针灸临床研究
  • 1篇深度访谈

机构

  • 8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世界卫生组织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中医药学...
  • 1篇山东步长制药...

作者

  • 8篇毛文超
  • 6篇何丽云
  • 5篇刘保延
  • 4篇刘为民
  • 2篇刘志顺
  • 2篇康婧
  • 2篇罗文舒
  • 1篇文天才
  • 1篇刘波
  • 1篇白文静
  • 1篇方积乾
  • 1篇李幼平
  • 1篇崔学军
  • 1篇王淑勤
  • 1篇赵晔
  • 1篇丁沙沙
  • 1篇吴东宁
  • 1篇李雪
  • 1篇姜锐
  • 1篇孙涛

传媒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专家深度访谈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深度访谈法从医生的角度解析中医专家治疗艾滋病的真实感受,为完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性研究中深度访谈的方法,访谈者由艾滋病疗效评价的专门人员担任,围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为核心的访谈主题,分别对8名专家展开深度访谈,将录音转录成文字稿存档,对每个访谈记录进行整理研究。结果中医药疗效评价指标应该包括基于患者自身感受所研制出的量表和安全性指标、中医药对西药的辅助作用、医生和患者之间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医生对病情和疗效的判断3个方面关于疗效判定的重要信息。结论通过对临床专家进行深度访谈的范例研究,可以帮助完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的内容和指标,同时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领域引入深度访谈法奠定了相关基础。
康婧何丽云毛文超蔡南乔
关键词:艾滋病评价指标深度访谈
引入GRADE体系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的思考与实践探析被引量:11
2011年
推荐等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是国际统一的证据质量分级和推荐强度标准,它综合考虑研究设计、研究质量、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和证据的直接性、利弊平衡、资源配置、结局指标的重要性,并认为观察性研究也是重要的证据来源,它是循证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介绍了GRADE的来源及其理论框架,阐明了建立亚健康国际标准的必要性和步骤、方法,提倡采用GRADE制定亚健康的国际标准。同时,主张将GRADE引入中医药临床评价,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临床评价体系,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刘为民刘保延何丽云文天才罗文舒孙涛姚乃礼李丽慧黄宝斌毛文超张艳宏王天芳王佳佳宋丽娟李幼平吴泰相
关键词:循证医学中医药国际标准
稳心颗粒治疗心房颤动的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调查稳心颗粒治疗房颤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质量。方法:采用Jadad评分量表、CONSORT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RCT文献66篇。采用Jadad量表评分,其中4分2篇,3分1篇,2分54篇,1分7篇,0分2篇。仅2篇文章描述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无1例报道如何执行随机隐藏,1篇文章中提及盲法,文章中提及失访情况的有59篇(89.4%),按照CONSORT标准,仅6篇(9.1%)描述了如何产生随机序列,其中4篇(6.1%)为半随机,19篇(28.8%)有纳入标准,有6篇(9.1%)文章提及随访记录,51篇(77.3%)描写了不良事件,均未进行样本含量计算、意向性分析和分层分析,均未报道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情况。结论:目前稳心颗粒治疗房颤的临床研究较多,在研究设计方法、文章报告全面性、质量等方面有待提高。
刘为民姜锐丁沙沙傅威王淑勤李雪康婧吴东宁刘波毛文超何丽云刘保延
关键词:稳心颗粒心房颤动随机对照试验
关于针灸临床研究中安慰针刺对照设置的思考被引量:30
2013年
从影响针刺效应的因素出发,系统辨析了针刺效应与假针刺效应的区别与联系。认为假针刺效应并不能够完全等同于安慰剂效应,不论治疗针刺还是假针刺,其产生的效应均由特异效应和非特异效应组成,通过盲法、随机等手段可以将治疗针刺与假针刺的非特异效应的差异最大程度地降低,因而治疗针刺与假针刺的效应差异主要取决于特异效应差异的大小。当针刺的特异效应最小时,其效应也最小,才可作为理想的安慰针刺。因此在进行安慰针刺设置时应综合考虑影响针刺特异效应的因素(机体状态,刺激部位,刺激参数),使其产生的特异效应相对最小。
毛文超刘保延何丽云刘志顺
关键词:假针刺
循证医学与亚健康国际化、标准化
本文提出经过循证医学客观评价的证据为基础,采用国际通行的标准制定方法,制定国际、国内标准,充分实现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研究的国际化、标准化;在循证医学、转化医学等的指导下,以疗效评价为中心,客观评价多种干预手段对于亚健康的疗...
刘为民毛文超刘保延何丽云孙涛盛梦志黄宝斌李幼平白文静康婧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循证医学中医药干预疗效评价
疼痛类疾病安慰针刺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针灸疗法以其简、便、效、廉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古今医学文献都记载和报道了针灸的临床疗效,尤其是无药物毒副作用的优点符合当今自然疗法的大趋势。而当前国外大量的对针灸疗效的系统评价结论是“不确...
毛文超
关键词:针灸疗法随机对照试验
中医临床患者报告结局及其评估被引量:17
2012年
患者报告结局是一类直接以患者对其自身健康状况的感受来测量与评价疾病及其后果的结局指标,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本文介绍了PRO目前研究情况,PRO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应该如何评估,并重点说明用于PRO评估的EMPRO及其应用情况,EMPRO包含了8个方面的内容:概念和测量模型、信度、效度、反应性、可解释性、负担、其他的操作方式和文化和语言调适。研究表明,EM-PRO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可靠性,已经用于评估SF-36、诺丁汉健康量表、COOP/WONCA量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和EORTC-QLQ-C30生存质量问卷等量表。
刘为民崔学军何丽云刘保延罗文舒白文静毛文超方积乾
从针刺镇痛原理看安慰针刺设置的问题被引量:15
2013年
本文回顾了针刺镇痛的神经机制及规律,即针刺镇痛的特异性与广泛性取决于刺激强度与刺激部位,当刺激部位与痛源处于同一神经节段时,不论弱刺激或强刺激均可产生镇痛效应;当刺激部位与痛源处于非同一神经节段的远端时,强刺激才能产生镇痛效应。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针对疼痛类疾病临床研究中安慰针刺对照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疼痛类疾病临床研究中,合理的安慰针刺的设置应当在与痛源部位处于非同一神经节段的远端部位进行弱刺激。
毛文超刘保延何丽云刘志顺刘佳赵晔
关键词:针刺镇痛神经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